澳洲拥有寰球上最健全的薪资待遇体系,拥有寰球上较高的较低时薪标准,很少有加班,休息稳定,听起来貌似是工作者的天堂。
或许对于大部分澳洲人来说,澳洲的工作的确如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对于华人打工者或新移民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在国内有着体面工作的华人来到澳洲以后,面临职场的潜规则,面对语言的难关,只能从事最简单的体力劳作。日前澳媒就做了这样一则报道:从银行职员到公交司机,新移民的工作转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即使新移民在国籍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在澳洲并不被认可,他们被视为和无经验的工作者一样,尤其是一些金融和银行业的从业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Edwin Kusuma就是其中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他是来自于印尼的移民,移民澳洲以后,他和妻子定居悉尼,在此之前,Kusuma先生在印尼银行担任IT官员八年,而Kusuma女士则是一家配电公司的财务主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他发现自己在印尼的工作履历并不被澳洲公司认可,妻子面临同样的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两人都成为了悉尼的公交司机,这份工作也让两人找到了之前没有体验过的快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薪资待遇优厚,休息稳定,不用无偿加班,不用每天都对着大量的数字进行核算。轻松,自由,有充足的的休息时间。夫妻二人十分满意这份全新的工作,但他们在印尼的亲人却并不理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的亲戚甚至认为当一名公交司机会让祖先蒙羞。因为在印尼这并非什么高尚的职业。在印尼,人们追求的不只是工作带来的收入,更加追求工作带来的社会名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也是亚洲很多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海外的家人并不在意移民澳洲的亲戚薪资待遇如何,更在意的是他们从事的行业是否有足够的社会声望。在亚洲部分国家看来,会计、金融、医生、工程师,这些都属于高尚职业,而建筑、司机、清洁、老年护理等等都属于在他们眼中“会让祖先蒙羞”的职业。尽管一些蓝领工作在澳洲待遇更好,薪资更高,但海外的亲戚依然觉得,有一份名头响亮的工作更加重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墨尔本大学的发展研究专家Lan Anh Hoang就表示,高尚职业虽然不会给海外的亲友带来经济收益,但是却会让他们觉得很有面子。有类似经历的还有29岁来自马来西亚的移民Mr Lingkum,他在移民之前,曾任职马来西亚道路交通规划公司的主管,手下员工众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移民澳洲后定居墨尔本,成了一名面包师。这种职业转变让他的很多马来西亚亲友无法理解,认为他自暴自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本来以为只要能够赚钱,别人会无视他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显然他想错了,在亲友的眼中,一份体面的工作同样重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澳洲,很多新移民不得不接受职业降级,这是由于国情和澳洲职业规划所导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位来自中国的新移民Sophie,她在国内曾经是一名机械工程设计师,在家人和朋友眼中,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移民澳洲后,语言障碍,工作经历的不被认可,种种因素导致她无法寻找到类似工作。她辗转多个职业,在加工厂当过普通工人,然后又在酒店担任一名清洁员,从事退房清洁工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表示,在国内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蓝领的工作,可现在没有办法,她必须赚钱养家,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接受现实。工作选择极其有限,不仅是新移民需要面对,他们的父母同样需要面对,一些新移民的父母并没有到退休年龄,仍处于壮年,但英语问题,工作经验问题让新移民的父母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或者只能从事最基础的体力劳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且与很多澳洲人相比,新移民先天就处于劣势地位,同样的职位,澳洲雇主更倾向于雇佣一个本地人,而不是移民群体。但很多新移民都表示,虽然在澳洲需要经历职业降级,甚至工作行业完全转变,但澳洲对于蓝领工作的保障和福利待遇又是很多亚洲国家想象不到的。澳洲,人工成本昂贵,长期霸占澳洲较高时薪的工种是水管工,虽然医生、律师这些职业收入也很高,但要求十分苛刻,新移民在没有语言基础的支持下很难满足全部条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简单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待遇不足,以公交司机举例,公交司机的薪资待遇远超澳洲平均薪资水平。如果能够成为火车司机,待遇更高。在澳洲,行业歧视的现象存在极少,因为社会特性,人们不会过多在意其他人的职业,就连很多澳洲人自己都认为读大学并没有意义,转而读tafe,从事更有技术性一些的专业工作。或许传统思想束缚着一些亚洲的新移民,想要从事更体面更高尚一些的职业,但就澳洲国情而言,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已经很小,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澳大利亚成为工作者的天堂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