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女儿被10000条脏话骂上热搜:在中国, 反抗应试教育的人, 是真傻

来自:华人瞰世界 0 0 2019-10-2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可悲的教育,莫过于寒门养“贵子”。


· 华人瞰寰球诚意推荐 ·


本文来自于公众号:拾遗

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前几天,黄磊女儿多多又上了热搜,

因为13岁的她染了一头金色头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一两年时间里,

黄多多频频上热搜。

染头发;

打耳洞;

戴耳饰;

做指甲;

涂口红;

…………

新闻底下的评论区,

经常会出现许多骂她的字眼:

“小小年纪就染发,像什么样子?”

“才13岁就这样打扮,像初中时候那些混混。”

“好俗气,野模气质,孩子被爹妈毁了,已经自然做作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为父亲,黄磊不仅允许13岁的大女儿这样,

也允许7岁小女儿涂口红做指甲: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

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她有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

黄磊甚至允许女儿早恋,

“我女儿要15岁恋爱我觉得正常,

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情窦初开,

这是人本身最天然的东西,

我觉得是美好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黄磊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引起很多父母的赞赏:

“黄磊的教育方式太开明了,

我也要向黄磊学习,

尊重孩子的想法,

让她拥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了,

就放手让她去做。

对孩子很好的爱就是放手。”

“我没能遇上黄磊夫妇这样的父母,

但我要努力成为黄磊夫妇这样的父母。

我也要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看待,

尊重她的想法,尊重她的意愿,

永远不用‘你还小,就得听我的’这样的话,

对孩子加以控制,

让她在自由的环境里快乐成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

很多人一边赞扬黄磊,

一边斥责应试教育:

“我从骨子里反对当前的应试教育,

一个应试扼杀了多少人的童年。”

“我也反对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不仅扼杀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应试教育催生了恐怖的恶性竞争,

应试教育不除,素质教育不兴,

作业难消!祸害无穷!”

批评应试教育、反对应试教育,

现在已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不仅专家批评、学者反对,

连很多家长也跟着起哄:

“应试教育真的太害人了!”

“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能拯救孩子。”

听着家长们的这些话,

我只想说一句:

“如果你不是中国金字塔知名那5%的人,

而只是中产阶层或中下阶层,

还反对应试教育,

那是真的非常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

我为什么说你很蠢呢?

我们先做一个设想:如果废除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好大学始终是有限的,

好大学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

所以想要进入好大学,

也必然需要经过考试。

考什么呢?

既然是素质教育,那就考特长呗。

考试之争,就变成了特长之争。

而特长之争,是需要钱来铺路的。

就拿弹钢琴来说,

随随便便买一架钢琴,

就需要1万多元吧。

你要凭钢琴进大学,

最起码得练到10级吧。

而现在好点的钢琴老师,

每小时收费是200—400元,

练到10级一般需要五年,

没有七八万是支撑不下来的。

对于中国很多家庭来说,

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特长是需要试错的。

孩子的天赋不一定是弹钢琴,

弹钢琴如果练不出来,

你还得继续寻找其他天赋。

唱歌,舞蹈,围棋,画画……

一样样试下来,

试错成本是非常高的。

最终你可能都试破产了,

还没有给孩子找到特长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位于金字塔尖的人不怕,

他们有的是钱,

高尔夫不行,就练马术;

马术不行,就练赛车……

直到找到特长为止,

并聘请很好最专业的老师。

你怎么跟他们拼?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7年的时候,

江苏一所乡村小学的4名学生,

在亚洲国际机器人大赛中,

夺得了亚洲区小学组头名,

拿到了进入寰球总决赛的门票。

但参加总决赛每人需要交4.3万元,

4名学生拿不出这笔费用,

收关只好放弃了总决赛。

素质教育是要用钱铺路的。

高喊素质教育的家长,

请先摸摸自己的钱袋,

你能不能PK过有钱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素质教育还有一个核心,

就是倡导“快乐教育”,

释放孩子天性,让他们快乐地上学。

现在专家喜欢说八个字:

“尊重孩子,释放天性。”

但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

这八个字就是伪鸡汤。

人的天性是什么?

教育家张捷说得特别好:

“首先是好吃懒做,

然后是不劳而获。

如果你想让孩子们上学很快乐,

那只有让他们少学或不学知识。

但少学、不学的结果是什么?

长大后缺乏竞争力。”

对于富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事。

王思聪成年后,

王健林直接给了他5个亿:

“我愿意给他10个亿去创业,

首要次给5亿,

失败我可以再给一次。”

如果再给5亿也失败了怎么办?

王健林说:“让他回万达上班。”

看见没,有钱人家的儿女,

再怎么不好,那也是有出路的。

而你的儿女如果耽误了学习,

恐怕就只有去给王思聪打工了,

给他打工人家还不一定要呢。

素质教育很美好,

但很豪华,是有钱人的游戏,

咱们普通老百姓,

用耳朵听一听就行了,

千万不要跟着瞎起哄。

最可悲的教育,就是寒门养“贵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

很多人都以为:

美、英等发达国家一直都在实行素质教育,

孩子读书很轻松,跟玩似的,

然后就进入了寰球名牌大学。

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旧金山公立林肯高中双语部主任、私立华大中文学校副校长方帆,

写过一本书《我在美国教中学》,

他写了“中国人对美国十大误解”,

其中一个就是“以为美国有素质教育”:

“美国连‘素质教育’这个词都没有,

这个词完全是中国人意淫给美国人的。

进入寰球名校的那些孩子,

假如不是靠拼爹进去的,

没有一个不是经常通宵开夜车读书,

没有一个不是去这里当义工,

那里当研究员,

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又要准备测验了。

读书轻松的孩子,

其实长大以后都在搬砖(蓝领工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人所谓的素质教育,

美国、英国有没有?

有。

但这种教育存在于公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是为中下阶层和穷人准备的。

公立学校的教育确实很素质很快乐:

上午上课时间晚,

下午放学时间早,

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

还有戏剧、音乐等其他辅助课程,

此外还有阅读、手工等课外活动。

老师不怎么管,

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

也不留什么作业,

所以学生没有压力,

确实过得非常快乐。

但这样素质教育的结果是什么?

就是这些孩子长大后竞争力非常差,

绝大部分人只有做蓝领工人,

甚至失业,依然处于中下阶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英国的有钱人,

是不会让孩子去读公立学校的,

因为屁都学不到。

他们都把孩子送进很好的私立学校,

而私立学校的管理则非常严格,

有多严格?

我就一句话:一点不比中国的应试教育差。

但这样严格管理的结果是:

英国社会80%的要职,

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

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

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

都来自仅仅只能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推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推广———


也不是说美英所有公立学校都不行,

也有很行的,

比如公立学校惠特尼中学,

其教学质量就位列美国加州首要。

在私立中学大行其道的美国,

惠特尼中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

“卧底”惠特尼高中一年后,

终于找到了答案,

因为惠特尼实行的是魔鬼教育:

“为了拿到较高的GPA成绩4.0,

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们,

一日之内只睡4个小时,

每天灌下4杯咖啡。”

“惠特尼高中的普通学生,

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

约等于102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学生Kosha为例:

为了考上好的大学,

她还需要花费额外精力进行大量阅读,

以此完成报告和研究类的作业。

在高中收关一年,

除了原有的8门课外,

她还选修了5门AP课程,

包括经济学、物理、高等微积分等。

这些课业量,

相当于美国大学整整一学年的内容。

而Kosha却要挤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你以为美国的好学校推行的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他们就是美国版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5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