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观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记者马行健 摄)
十月下旬的巴黎已入深秋,加上连日降水,巴黎的天气已十分阴冷,但这丝毫未影响到旅法侨界的观影热情,电影开始前半个小时,电影院门口已经围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电影院不大的前厅内也已是水泄不通,华侨华人会的工作人员向观众分发国旗,一些年长的观众轻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看到镜头,很多观众挥舞起手中的国旗,脸上的笑容表达出他们即将观影的兴奋之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电影院外排队等候的观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观众手持国旗自拍。
刻画开国大典的《前夜》部分,观众们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开国大典的准备上,当银幕上显示距离开国大典验收还有57分钟时,很多观众一起念出了声,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星红旗升起时,一些观众低声唱起了国歌;在讲述原子弹研发工作的《相遇》时,全场一片寂静,但原子弹爆炸的火焰映出了每一名观众脸上的自豪;回忆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霸业的《夺冠》部分,冬冬、小美的“曲折”感情路让大家忍俊不禁,但一句“赢了”证明大家的思绪从未离开紧张的比赛;《回归》之时,中英谈判让大家面露关切,国旗准时升起让大家露出微笑;《北京你好》中的奥运元素将场内气氛推向欢乐,但小男孩的一句“汶川”,让全场观众发出“汶川大地震”的感叹,《白昼流星》虽然立意深邃,但是返回舱着陆的那一刻,大家纷纷说出“神州”;战鹰列阵,呼啸苍穹,收关的《护航》之时,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只有“哇”,这既是发自对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崇拜,也是对祖国强大的感叹。新中国70年的艰辛、奋斗、喜悦、盼望、骄傲、自豪和赞叹,全部展现在观众们158分钟观影过程中的表情和语言变化里。
“今天的三面国旗就是我带来的,在看前三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激动地流了很多眼泪。祖国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作为中华儿女,感觉无比自豪。”中法妇女商会会长朱晓凤兴奋地说。“高远所在的部分让我流泪最多,他奋不顾身地保住工程,和女朋友无法走到一起的镜头也让我流了很多眼泪。还有《前夜》部分的林志远,他有恐高症还爬上那么高的旗杆,我们的同胞为了国家舍弃一切,太感动了。”作为女性,朱晓凤还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这部电影最打动自己的内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观众专心致志观影。
放映结束后已近深夜的巴黎冷风刺骨,但大家聚在Majestic Basitille影院门口讨论着电影,“好看”、“远超预期”、“还想再看一次”是大家说的最多的话。一位年轻的女观众还专门提醒大家一定要保存好手里的国旗。相互道别之后,观众们分批从电影院门口驾驶汽车或搭乘地铁离去。在回家的过程中,大家对影片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旅法侨界对祖(籍)国的思念和热爱也没有散去,而是随着他们传递向巴黎的每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