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为户外运动大国,法国具有丰富的徒步远足路线资源;同时由于毗邻阿尔卑斯,其山地徒步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众多路线中,GR54是最为盛名的一条。这条“环瓦桑和埃克兰之路”(Tour de l’Oisans et des Ecrins)涵盖了法国东南部的瓦桑山脉和埃克兰国家公园,是法国阿尔卑斯山区三大高海拔徒步路线之一(其他两条则是盛名的环勃朗峰TMB和GR55),同时也是欧洲平均海拔较高的徒步路线之一。
2019年8月底到9月初,笔者在9天内完成了GR54之旅,虽然筋疲力尽,但沿途风光无限,值得向读者推荐,并分享旅行心得。
笔者在9天内完成了GR54之旅,这一行程比正常安排略微紧凑(通常需10-12天),每天行路时间较长,但对于有一定体能储备的登山者来说,仍然是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下文中提及的时间来自Topoguide手册数据,实际行路中路标指示时间可能不同,而各人的行进速度、休息频率也不同,因此相关数字仅供参考。通常而言,它并非全速行进所需时间,其中包括了短暂休息,但如果频率过多(尤其拍照),或者休息很久(例如午餐),所需时间需相应延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DAY1 从Monêtier-les-bains到Vallouise(用时6小时50分钟)
GR54传统出发点是位于路线最西端的Bourg-d’Oisans(可从Grenoble转车抵达),但此次笔者选择从Monêtier-les-bains出发,主要是为体验法国目前仅存的唯二卧铺夜车之一——巴黎到布里扬松(Briançon),而从布里扬松到Monêtier-les-bains则一日之内内有多趟公交可达,车程不到半小时。这样一来,在卧铺车厢睡一夜,第二天上午立刻就可以开始徒步行程。
首要日之内的运动强度算中等,主要挑战是翻越海拔2425米的Eychauda山口。需要当心的是,缆车站的“”Eychauda山口”和附近餐厅,并不在真正的山口上!距离山口仍然有相当远的距离,笔者在这个问题上就犯了错误,以为到达缆车站就已经大功告成,甚至悠哉悠哉地在餐厅喝了一杯啤酒,结果出来才发现还有很艰苦的上坡要爬。而且缆车站附近的路标指示不是很清楚,很好问清楚附近的餐厅工作人员或者施工人员。
此外,笔者行程首要日之内下午就遇到暴风雨,尚未下山就天雷滚滚、大雨瓢泼,这对于山区徒步来说是很危险的天气,虽然侥幸毫发无损,但正常情况下,建议其他徒步者应当尽量避开雷阵雨再前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独行,但途中并不孤单,经常可以和其他登山客一起休息寒暄。
DAY2 从Vallouise到Refuge du Pré-de-la-Chaumette(用时8小时45分钟)
相比首要日,这一日之内漫长而艰苦,因为不仅要翻越此次行程海拔较高的Aup-Martin山口(2761米),而且在登上山口之前就有很长一段路,使得体力消耗很大。此外,海拔越高,受天气变化影响越大,而山区阴雨天气往往集中在下午到傍晚时分,因此有经验的徒步者往往早出发(7点左右)、早休息。但笔者一开始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当天出发过晚(大约9点多才动身),结果下午攀登山口时正好赶上天气骤变,险些功败垂成。
当天下午三四点距离山口还有六七百米海拔高度时,天上开始下雨,随着高度攀升,雨越来越大,而且开始夹杂冰雹,很快,山口就像积雪一样变成白皑皑一片。当时笔者心里非常纠结,从理智角度说,这种天气显然不适合翻越山口,应该退回到Vallouise,等待第二天再尝试,但这样一来,会导致耽搁一日之内,影响全程;其次,同样不知道第二天山口是什么情况。于是冒险决定穿越。
Aup-Martin山口之前的一段路本来就以险峻著称,而当天临近山口时,之前下的冰雹由于风力作用,大部分被吹拂堆积到登山小径上,形成深达脚踝的积雪。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直接踩在上面走过,因为极滑,一旦失足便滑入山谷,甚至性命不保,所以只能用脚向雪堆里使劲踢,找到一个相对稳固的支点,然后另一只脚如法炮制,一步步地艰苦向上。这样一来,行进速度只有正常的五分之一甚至更慢。
收关笔者抵达山口时已经是傍晚七点,所幸山口另一侧积雪情况略好,而下山则已经晚上十点,依靠头灯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夜路。总的来说,这种做法过于冒险,不足为训,徒步者还是应该根据天气预报早做准备,如果觉得天气情况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宁可多花时间等待危险因素解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浓雾中登山,虽然并不危险,但仍然让人心悸。
DAY3 从Refuge du Pré-de-la-Chaumette到La Chapelle-en-Valgaudemar(9小时10分钟)
这一日之内仍然是全程最艰苦的行程之一,主要原因不仅行路时间很长,而且连续翻越三座山口,分别是2668米的Valette(注意这个山口的下山路非常危险)、2597米的Gouiran和2607米的Vallonpierre,从地图上说,三座山口毗邻,但实际走起来每两座间路程在一小时左右,海拔先下后上,所以对体力消耗仍然很大;而且通过收关一个山口之后距离Valgaudemar还有近四个小时路程,加上当天下午依然有大雨,且路标指示时间不很准确,所以让人感觉这是倍加疲惫的一日之内。
DAY4 从La Chapelle-en-Valgaudemar到Desert-en-Valjouffrey(9小时25分钟)
Valgaudemar配套设施较多,有客栈、露营地和商店,可以在此修整及补充物资。离开小镇之后山路较为陡峭,海拔急剧攀升,直到1975米的Refuge de Souffles可以稍作休息,在露台上观赏山景(他家的咖啡配软糖非常美味!)
这一日之内的主要任务是翻越2490米的Vaurze山口,需要当心的是翻过山口之后的下山路极其陡峭,危险系数大,需要借助登山杖且加倍小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uzelle山口有大片怪石嶙峋,仿佛《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
DAY5 从Desert-en-Valjouffrey到Muzelle湖(10小时45分钟)
行程过半,这也是运动量较大的一日之内,因为相当于把正常日程中的两天规划合并到一日之内,不仅行程超长,而且需要翻越两座山口——2290米的Cote-Belle和2625米的Muzelle。这两座山口相距遥远,和此前连过三个山口的情况不同,无法一鼓作气,只能再接再厉。
Muzelle山口不仅海拔相对较高,而且山势险峻,让人不寒而栗。在山口通道旁边,有大片怪石嶙峋,很像《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而且有小径可以攀上这片怪石,面对壮阔山谷,让人有“君临天下”的感觉。尤其是笔者途经当天,山谷大雾弥漫,翕张吞吐,气势雄浑,是此次旅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风景。
从Muzelle山口下行一小时,就到达海拔2105米的Muzelle湖,旁边有refuge,湖边也可以露营,同时也是全程海拔较高的住宿地,湖水呈蓝绿色,风景绝佳,彷佛世外桃源。当然,高海拔带来的是低气温,如果露营的话,要注意做好保暖准备。笔者的睡袋虽然舒适温标为0摄氏度,但仍然在凌晨被冻醒。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群山环抱的Muzelle湖。
DAY6 从Muzelle湖到Bourg-d’Oisans(8小时30分钟)
由于Muzelle湖本身海拔位置很高,所以攀登2541米的Vallon山口相对轻松,但此后下山路相对漫长而艰苦,在山间不断蛇形穿梭,中间有很多路段被岩石阻断,需要跟随红白标识手脚并用地在岩石上攀爬,如果下雨天的话会非常危险,同时要注意保护双腿,尤其尽量避免对膝盖的冲击。
临近Bourg-d’Oisans的路段非常好走(在连续多日山野小径之后终于踏上柏油路),但同时也比较乏味。而Bourg-d’Oisans则是全程较大的城镇,有旅游局办公室和众多餐馆酒吧,可以充分放松一下。
DAY7 从Bourg-d’Oisans到Besse-en-Oisans(7小时40分钟)
GR54的特点之一,是环线南北两部分的风情非常不同:从Vallouise到Muzelle山口之后,是典型而且难度较大的阿尔卑斯地貌,对攀登体力和技巧要求相对较高;而到了Bourg-d’Oisans附近,地势开始放平缓,攀登难度下降,牧场风光增多,适应大众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增多。例如当天翻越的海拔2000米的Sarenne山口,有车道直接接通,虽然行路难度大大下降,但风景和乐趣也随之下降,,甚至可以说,这是整个行程中最乏味的一日之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途中遇到羊群,其中一只对登山客尤其好奇。
DAY7 从Bourg-d’Oisans到Besse-en-Oisans(7小时40分钟)
GR54的特点之一,是环线南北两部分的风情非常不同:从Vallouise到Muzelle山口之后,是典型而且难度较大的阿尔卑斯地貌,对攀登体力和技巧要求相对较高;而到了Bourg-d’Oisans附近,地势开始放平缓,攀登难度下降,牧场风光增多,适应大众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增多。例如当天翻越的海拔2000米的Sarenne山口,有车道直接接通,虽然行路难度大大下降,但风景和乐趣也随之下降,,甚至可以说,这是整个行程中最乏味的一日之内。
DAY8 从Besse-en-Oisans到La Grave(6小时30分钟)
Besse-en-Oisans是全程中最为秀美精致的小村之一,值得花时间多流连观赏一会。
这段路程继续保持GR54北线的特征,攀登难度不大,但风景比前一日之内好很多。尤其是在Plateau d’Emparis附近,不再有群山环抱的逼仄感,天苍野阔,让人意兴勃发,同时对面高山上的冰川也清晰可见,可以说是全程中风景很好的路段,适合体能指数一般的徒步者甚至阖家老小短途出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La Grave附近的壮美山景,冰川仿佛触手可及。
DAY9 从La Grave到Monêtier-les-Bains(8小时5分钟)
这次长线徒步的收官日,终于看到了通常想象中的阿尔卑斯高山牧场风光——远山、草场、溪流、奶牛……更有趣的是,这一日之内沿途能看到非常之多的蠢萌土拨鼠(marmotte),而且似乎不像行程前半段遇到的那样怕人,往往靠近到十米之内才会逃走,给旅途增加不少乐趣。
登上海拔2348米的Arsine山口难度不算很大,但下山路不太好走,有点回到南线上的陡峭感觉。另外当心这段下山路上的泉水大概有某种矿物质缘故,和其他地方的透明清澈不同,呈现奶白色,所以是否能放心饮用是个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阿尔卑斯高山牧场风光——远山、草场、溪流、奶牛。
和其他长线徒步一样,在规划行程并动身之前,徒步者至少要对如下几个问题考虑清楚,并且预先有所心理准备。
阿尔卑斯山区徒步海拔落差很大,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爬山”。路线并非始终位于荒郊野外,通常每天至少路过一个村庄或小镇,这就为解决住宿和饮食问题提供了基础。所谓“轻装上阵”,主要指长线行程的住宿问题由沿途的Auberge、Gîte和Refuge等各种类型客栈来解决,因此行李中不用带帐篷、睡袋、防潮垫等露营用具,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重量(至少4-5公斤)。
如果预定住宿是demi-pension类型(包括当天晚餐和次日早餐,通常每日费用在40-50欧元),那么户外炊具和食物也可以适当减少,只需背上日常洗漱用具、衣服等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轻装上阵,那么很好在临行前通过网络或电话把沿线全部住宿一一预定,否则中间一旦临时投宿而客满,将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相反,“重装”则指徒步者携带全部日常装备,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炊具、一至两天食物等。这样的好处是能更充分地享受到户外徒步的乐趣,有更强的独立感,但坏处显而易见,是负重将大大增加,这对于GR54这种体力消耗本身就很大的路线来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二者各有利弊,怎样都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这种二选一需要干脆明确,只取一端,安排妥当,否则背上全套装备,又隔三差五住客栈,那么相当大一部分负重就毫无意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过夜之后内外帐篷都会有露水,无形中增加重量,所以尽量晾晒后再启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重装徒步的负重往往要超过10kg,需要一定体能基础。
说起山地徒步,很多人脑中的首要反应就是身穿短袖短裤、身姿矫健、意气风发的旅行者,但在实际经验中,笔者建议的恰好相反,别怕热,很好穿长袖长裤。理由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防晒。和平原徒步较大的不同是,山区日照充足,紫外线稀薄,皮肤很容易晒伤,如果穿短袖短裤的话需要多次涂抹防晒霜。以此次GR54之行来说,笔者身穿长袖长裤,但防护不到的手背,即便擦拭防晒霜,仍然是被晒最严重的部分。
防止划伤擦伤。行走在山区低海拔处植被茂盛地区,手臂和小腿部分很容易被树枝轻微划伤,日常生活中这种划伤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在多日旅行中频繁被划伤,尤其是汗水沾染伤口,会更加造成困扰。至于不慎摔倒的情形下,长袖长裤或许会有效地避免出现皮外伤。
防止蚊虫叮咬。山区蚊虫很多,长袖长裤显然保护效果更好。
长袖长裤未必一定炎热,例如速干材料制成的长袖T恤并不会很热,而且现在也有“分体式”的长裤,裤管可以通过拉链取下,瞬间变成短裤(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走路过程中拉链频繁摩擦皮肤可能造成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