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这份发布于寰球预防自杀日前一日之内的报告中,寰球卫生组织指出2010至2016年间,全球自杀率下降9.8%,其中西太平洋地区下降19.6%,东南亚地区下降4.2%,但在北美这片饮弹自杀最为常见的土地上,寰球卫生组织统计到自杀率上涨6个百分点。
全球自杀率的走低可以部分解释为很大一部分国家布置了预防措施。“尽管已经有所成果,但是我们依然统计到每40秒便有一人因自杀身亡。”寰球卫生组织总干事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表示,这一频率与2014年时的数据完全一致。自杀事件中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那些中低收入国家,但自杀率较高的,却是那些高收入国家(11.5人/100000)。非洲、欧洲和东南亚的自杀率高于10.5人/100000的全球平均水平,自杀率较低的地区则位于地中海东部。
纵观全球,地处委内瑞拉与苏里南之间的英国前殖民地圭亚那拥有全球较高的自杀率(30.2人/100000),在这里,因摄入农药自杀的数据居高不下。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在这里,过量饮酒是高自杀率的背后真凶。在那些高自杀率的国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立陶宛、莱索托、乌干达、斯里兰卡、韩国、印度以及日本的身影。在法国,每十万人中有12.1人选择自杀。
从性别来看,每十万女性中有6.5人选择结果自己的性命,男性的数量则为17.9人。这一巨大的数据鸿沟也出现在全球范围内,不过,这其中也包括些许例外,比如中国,每10万名中国女性中,选择轻生的人数为8.3人,男性则为7.9人。从全球来看,这种由性别带来的差距在最富裕国家中分外突出。
自杀方式方面,自缢、服用农药和饮弹自杀是最常见的自杀手段。根据寰球卫生组织的介绍,减少人们接触农药可以降低自杀率,这一点已在斯里兰卡或者韩国采取的措施中得到印证。在斯里兰卡,一系列的“禁农药”措施使得自杀事件的数量下降70%,93000条生命因此在1995至2015年期间获救。寰球卫生组织的另一项数据还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自杀者不足45岁,在15至24岁的人群中,自杀紧随车祸,成为造成他们死亡的第二大“夺命杀手”。为对自杀起到预防作用,寰球卫生组织将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活动期间,寰球卫生组织将向电影工作者和电视制作人公开一个带有相关建议的宣传册,在寰球卫生组织科学专家Alexandra Fleischmann看来,研究显示内心脆弱的人会模仿那些出现在银幕上的自杀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