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两千万, 车子一百万, 出国头等舱, 华人妈妈海外留学回国后, 过上了高仿版海外生活...

来自:澳洲第一传媒 0 0 2019-09-08
 散发家庭生活气息的顺义别墅社区 


镇上只一两家影院,一座大商场,餐厅稀稀拉拉。

晚上10点以后,街上已没有人。


鲍睿茹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简单地形容了以下自己的生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家的一套房子都在两千万元左右,
开的都是一百多万元的车,
穿羽绒服都是1万块钱的。
出国坐头等舱,
想飞哪儿飞哪儿,一般的就3万块。
孩子的学费顶天了20多万。


而这位妈妈给出的总结是:
大家的生活很难再差异化,
再难有什么显得比别人好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钱的方面,已经没什么好比的了。


那么如今的富人们,比的是什么呢?


“孩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鲍睿茹如是说道。


孩子代表你的基因、能力和未来可能性。


后沙峪的一切都务必以孩子为导向。不关心孩子是不正义的。


到底,孩子代表的就是未来。


这是生活在达到足够富裕后,富人们的另一套竞争逻辑。


顺义妈妈们会将孩子送到顺义后沙峪的各个私立学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年花费20万元,这些学校的里的孩子家长包括李彦宏、李亚鹏、奥运头名田亮等。

这几所私人学校都是专门为富人打造,提供的是国际的教学服务,专供外籍人员小孩在京上学,教学体系也都是参照的英国,美国的教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鲍睿茹形容,「一句话说到心坎里,把西方很好的教育放到你家门口,让你不用忍受与孩子分离。」


而接孩子时遇到明星爸爸妈妈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比如黄磊就会在等孩子放学的时候在学校旁边的咖啡馆坐一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像如今网上热门的讨论话题,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样。


富人们对孩子的培养是更加有效率以及激进的,到底脱离了生活挣扎的他们,可以安心的“焦虑”。


不仅是幼升小,小升初,就是平时的小考,面试,都能让这种焦虑的情绪蔓延开来。


老师讲一个英文故事,一提问,全场只有一位孩子举手了,抱歉,其他孩子被淘汰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一个例子是这样:如果看到谁背一个爱马仕,内心都不会有波澜,顶多看看颜色,如果是谈到谁家孩子又获了奖——眼睛「唰」地亮了。


精英孩子选择会更多。


有钱、有选择余地,可能是一种诅咒。


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课余生活会多到什么程度?

1
骑马、击剑和高尔夫,芭蕾、武术和各色英语,艺术、运动要有一项,单人、团体要各有一项,学科类有语数外,单英文一根枝丫往下分叉,要学演讲、阅读、写作等。


有人花10万学兜网球,因为是小项目,容易近藤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全寰球很好的教育资源都是被顺义妈妈找到的,教游泳的是奥运头名,语数外是清华北大的老师哈佛、耶鲁等名校老师的联系方式也都躺在通讯录里。

网上流传着妈妈们疯狂的行径。


为了让孩子学某一样的才艺,妈妈会先去学半年,帮孩子看看老师,奖项。

有妈妈为小孩学高尔夫,先跟老师请好假,每天下午2点多钟就得从城里往城外走,练2个小时再赶回来。

到了冬天,北京打不了高尔夫,会在海南待3个月陪孩子练球。


已经成为有钱人了,

还应该怎么活?


这样的生活也没能带给他们满足,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

鲍瑞茹这样反思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睡懒觉,午饭吃两三个小时,下午3点接孩子,回到家里就又悠闲没事做了。鲍瑞茹觉得,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地活着,“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也正因此,鲍瑞茹有时候会想到一个可怕的死循环:


她用很好的资源培养了小孩,将来孩子进入藤校,过上了优越闲适的生活,但最终孩子生了孩子以后,还是会重复她现在的老路。


这篇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很多思考:

即使财务自由的他们还是没有获得人生的满足感,
当金钱不再是人生追求时,还可以追求什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生的下半场只是孩子,
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貌,财富,权势难道不过是人生的诅咒?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不圆满,
但我知道无论多努力,
这辈子可能过不上那样的生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近日引发海内外华人热烈讨论的国产电视剧《小欢喜》中也讨论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令人窒息的爱”。

(剧中黄磊是编剧,可见居住在顺义的黄磊是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写进了电视剧)

乔英子在母亲过分的关爱下, 得了抑郁症。并说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话:“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有网友评论道:


为什么要和别人攀比?

自己最想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有多少人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就连在澳洲,许多父母对于精英学校的渴望可也一点不亚于上文中的那位妈妈。


每次到了精英学校的报名期,许多不在学区内的家长大清早就带着帐篷来排队了,整整在学校门口等了48个小时!

就为了拿到一张带编号的登记表,让自己的女儿能成为Waiting List上的首要个孩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更令人惊诧的是,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家出动来排队的!除了给自己的孩子拿一张登记表之外,他们还可以把多余的表格卖给朋友们,一张登记表能卖到400澳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不在学区内的家长们也是万分无奈:


“很后悔当时没有买学区内的房子...我们也想让孩子上很好的学校,受到很好的教育,交到很好的小伙伴,所以只能辛苦一点,熬夜为孩子争取一丝机会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的小学虽然有很多,但和大多数中国的父母一样,澳洲的父母也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很好的学校上学,尤其是口碑当先的公立学校,凤毛麟角!


所以,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澳洲,家长为了买学区房都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下面的人是拼了命的爬上来,而在上面整日处在稍不努力就会倒退的恐惧中。


人类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