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与死神的竞速
凌晨2点半的深圳,当所有人还陷入到深度梦乡中之际,港大医院急救中心突然发来了急救任务,在福田某小区有一位发热昏迷的男性患者需要救护车急救,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急救中心值班的李医生抓紧桌面的手机和听诊器,招呼上助理便风驰电掣般飞驰在了沉睡中的城市。
在昏暗的路灯下,只听到趴在树叶之中的知了在宁静的城市里无节奏的吟唱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有急救车的警示不停闪烁红绿相间的灯光才能提示着人们,一场生死抢救正在紧急上演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中招的大伯
李医生赶到患者家中看见休克中的大伯,并没有在表面发现任何异常。
来不及做任何的行为,先上车再进行检测,等搬运患者的时候才无意之间发现,大伯的右手掌存在着明显的红肿,甚至已经些许变成紫黑。
“这手掌是怎么回事?”
面对医生的常规询问,家属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表示具体不清楚,回想起来手掌这块已经破了两天,没在意只抹了点消炎药。
李医生陷入了思考,能够导致人体昏迷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毒等原因也十分常见。
但是,对于这个大伯来说,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他右手掌部的感染问题。
鉴于他两天前开始出现右手掌部感染,约30个小时前开始出现发热,最终在2个小时前由嗜睡发展成昏迷。
“手掌上的伤口是什么划破的?”李医生再次开口问道,因为必须弄清划破缘由,这才是诊断疾病的症结所在。
患者妻子答:“我们看着马上要中秋过节了,就从网上买了几盒大闸蟹,可能他在清洗螃蟹的时候被刺伤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不及多沟通,李医生一边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另一边首要时间将患者送进了抢救室进行下一步治疗。
可是,就只是洗螃蟹刺破了手,*也会导致发热昏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在线夺命细菌
李医生心中隐隐对大伯的情况有了猜测,小鲸先不暂时不公布答案,先让我们来看几个相似的值得大家思考的病例。
一名55岁的朱师傅在处理从菜市场买回的太阳鱼时不慎右手被刺伤。
刺伤这种小的生活突然情况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是在第二天朱师傅便开始出现了发热,右手发肿发黑。
发热后送往医院,就在等候就诊的时候,病情突然加重。
原本就有肝病旧疾的朱师傅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不及时的处理导致感染炎症,收关不得已进行了截肢手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是洗了条鱼,最终却失去了半条手臂。这种不敢置信情况却真实的发生了。
同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去年来自福建一名患有酒精性肝病的45岁刘大哥,在吃了两只螃蟹后出现小腿红肿。如出一辙的没有重视,以为是无意之间碰撞了一下。
但第二日病情继续恶化,整条腿都出现了红肿。送进医院后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虽然经过积极抢救,但患者却抢救无效身亡。
一位37岁的互联网码农,突然出现右下肢膝关节红肿疼痛,自以为是扭伤,所以并没有重视。
可回家调休一日之内后不见好转,反而出现了高热、尿量减少,最终被同事送进了医院。
经过诊断后出乎大家的意料,原本这种症状要远比扭伤严重多了,被判定为脓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医生通过重要的信息判断,患者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创伤弧菌!
幸运的是患者最终得救了,不幸的是跟上文提到的朱师傅一样,不可避免的被进行了截肢手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揭开恶魔面纱
创伤弧菌总归是何方妖孽,*能如此凶猛,杀人不眨眼。
创伤弧菌是一种海洋致病菌,在生活中,它常常寄生在牡蛎、虾蟹、贝壳类生物之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群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接触并感染创伤弧菌,一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尤其是生吃牡蛎等海鲜),二是伤口接触了创伤弧菌。
感染之后,人体不仅有可能会出现胃肠炎症状,更可能会出现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最终甚至会面临截肢和死亡的结局。
有数据显示,在感染创伤弧菌之后有超过一半的病人会在发病48小时内死亡。因此,在2006年《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将其列入寰球上最危险的夺命细菌之一。
通过这些病例
小鲸想在此提醒所有人
首要:
有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使用激素者、器官移植者、HIV 感染者、遗传性色素(铁)沉着病者等是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
第二:
有数据表面有慢性肝病患者比无肝病患者在感染创伤弧菌之后,病死率超过后者两倍以上。
第三:
吃海鲜要煮熟,清洗海鲜要带手套,皮肤有破损不要接触海鲜海水,尤其那些有慢性肝病和各种原因导致免疫抑制状态患者。
一旦出现不适,切记首要时间到医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