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如果你有兴趣走到长沙湘江大道的沿江风光带,会看到众多市民或游客在自由自在的活动,有的吹拉弹唱,有的舞文弄墨,有的练功习武,有的打牌下棋,有的闲庭信步,有的摄影写生,有的聊天喝茶,有的买卖吆喝,等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我想,社会公众在集体场所自然展现的种种活动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通俗地说,属于市井文化。要全面了解一座城市,必须熟悉和读懂当地的市井文化。
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形式多样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市井文化”成为人们追寻过去那种质朴、原始、纯真的生活方式而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
过去,曾有人把“市井文化”归为一种浅陋的文化现象。其实,市井文化是产生于街区集市的一种自然形态的生活文化,也是一种原始、质朴、通俗甚至有点粗俗的文化现象。市井文化中含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比如,长沙街头社区小贩叫卖的腔调和韵律、摆地摊练把式、街头杂耍、路灯下围观棋局、晚间街头竹躺椅上摇扇聊天喝茶、吹糖葫芦捏面人、炸香干卖臭豆腐......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还带有某些生活美感。
自古以来,“市井文化”就很活跃,虽然有些朝代抑商很严重,但是却阻碍不了市井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代的六朝“粉都”就能印证,隋唐统一后以来,夜市就很兴旺,从一些古诗可以看出,比如: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等等句子,后来的宋代取得了发展,元代因为民族原因暂缓了发展,明朝又是一个高潮。清初,君主专制达到高峰,为了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不平等政策限制汉人,汉民族文化遭受大浩劫。晚清时期,市井文化有所发展。当年曾国藩收复南京后,极力修复毁于战乱的黄淮“夜市”。民国时期,思潮百花齐放,民风大开,文化多样。孙文先生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三民主义”理念,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井文化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植,逐步繁荣起来。原始的市井逐步进化为城镇街巷的贸易集中场所。城市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市井娱乐活动的发展,现代音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街头活动,风光带的优美环境又给市民提供了活动场所。
市井文化反映了市民的真实生活,也反映了市民的理想和情趣,适应了多阶层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值得保护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