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列强暴力撬开中国封建帝制紧锁的大门。如今中国人将欧洲和他们的领域连接到一起,不过这次用的是金钱,而不是武器。”德国《经理人》杂志16日刊文写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用宏伟的国家项目开创了一条通往欧洲的新丝绸之路:在亚欧大陆上,往返中欧的国际货运班列(即中欧班列)增长迅猛。单单德铁货运集团一家公司就期待至2020年将中国相关货运量提高20%,目前他们有8万个标准箱(TEU)的年均转运量,至2020年计划达到10万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经理人》杂志表示,在中国方面,十余家中国公司在竞争货运订单。“其中一家大的供应商是重庆渝新欧公司,重庆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都会,拥有2000万居民人口。2011年,渝新欧以11列班列开局,如今每年往返中欧达到700列。运输到欧洲的是电子产品和零配件,运回中国的是奶粉等其他产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有大的德国企业使用国际铁路货运的服务。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宝马公司发言人称,目前他们每周使用3列中欧班列的服务,往中国运输汽车零部件。
北京方面似乎从很早以前就摒弃了“新丝绸之路”的叫法,而是赋予其新的名字——“一带一路”。外界预测对“一带一路”规划的投资总额达到了千亿欧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欧之间的国际货运铁路目前存在3大主要线路:北线穿越蒙古和俄罗斯,中线从新疆戈壁地带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而南线则以海铁联运的方式通过里海达到阿塞拜疆,从那里再前往罗马尼亚、乌克兰和波兰。中国方面表示,到今年2月份,中欧班列的网络共连接了有15个国家50多个欧洲城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经理人》杂志也写道:“这个项目同时也存在争议,人们认为它有助于扩大北京的政治影响力。中国利用经济的力量来扩大自身的影响。”有人将2017年希腊否决一项欧盟针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联合声明作为依据,因为希腊较大的港口比雷埃夫斯从2008年起被中资企业收购。
“因此,德国联邦政府并没有对此公开表示过过高的兴致。交通部长安德烈亚斯·朔伊尔(基社盟)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物流运输展上表示,“‘一带一路’代表了非常强烈的国家利益,我们会接纳所有的途径,只要机会大于限制。”这个展会上,今年共有64家中国企业以展商身份出现,是2017年的两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趟国际货运列车提供的机会其实是客观存在的。运输时间比海运快两周,比空运费用便宜许多。”中国企业认为还有许多额外的优势,比如不用再担心运输途中遭受海盗袭击,比如中欧班列运营的政策稳定性。中欧班列和“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也惠及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例如新疆就是中欧班列重要的进出口口岸所在地。
(欧洲时报张乔楠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道德经(GermanReport)】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