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我在职期间收关一次到访南京。会议开完后,参观了几个景点,我便打点行李准备返湘。那天早上7:42,我乘坐的G579徐徐启动,逐渐加速,驰离南京。我跟这座六朝古都一次次相拥,又一次次告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记得我初涉南京,是三十多年前的1983。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即被派到南京大学进修计算机知识并学习小型计算机DJS-1000的使用。
利用学习时的闲暇,我游览了中山陵、总统府、雨花台、长江大桥和历史博物馆等。后来,因公务又到过南京几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3月的南京之行。那次,我和几个同事一道出差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几个省市调研科技信息网络的情况。
我们离开长沙时,天气闷热,穿一件衬衣外套西装就够了。第二天到南昌,气温更高,热得可以穿背心。第三天离开南昌赴南京,突然天气骤变,气温陡降,在火车上就看见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乍暖还寒的三月,一场赴春之约的雪,不经意间悄然而来。没有寒风割面的前奏,没有凄雨透衣的酝酿。这仿佛是一段恬静的时光剪接成春的生命纷纷绽放的时空,把许多的洁白和纯净叠叠地堆积成美丽的场景。我透过车窗眺望远方,雪花纷纷扬扬,柔柔怯怯,仿佛天空降落的精灵。它给山岭,给原野,都蒙上了一层白色的羽绒,这或许是雪花仙子送给大地人间的很好礼物。
到了南京,走出车站,地面积雪已经没过了踝骨。幸亏我们几个带了些御寒的衣服,下车后赶忙换上厚实的服装,业务对口单位派人接了我们就速往宾馆赶去。在这个春到枝头的三月初下雪,虽然有一种北风凛冽的余威,但完全没有冬天里寒气袭人、面如刀割的难受。过去不理解老人说的“二月莫把棉衣脱,三月还下桃花雪”,这回亲眼见证了一场罕见的三月雪,还真让人喜出望外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天,夜宿六朝古都,通宵雪落无声。早上起来,倚窗而望,满天鹅绒的雪花,仍在自由自在地翩翩飞舞。楼披雪衣,树着白纱,银装素裹,美轮美奂,一幅天然的雪景写意画。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岑参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降雪稍停,天空忽然露出一片湛蓝,微弱的阳光投射在白雪覆盖着的城市楼宇、树梢和地面,清清淡淡,拨动着人们心中那一腔婉约韵致的情怀。这场三月春雪带来的不是冬的严寒,而是春姑娘的暖意和柔媚。我忽然萌生一种想法,希望自己顷刻之间化作片片雪花,骄纵地从天而降,伴着春风互相牵伴着来到人间,降临大地,快乐着,嬉戏着,给寰球带来纯洁和美丽。
我们办完事后抽空去了趟中山陵。过去到南京,几乎都是晴天丽日。中山陵的雄伟气势和周边的山野绿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是大雪纷飞,而且是披着稀罕的三月雪花去的。一路上,雪花漫天飞舞,细细软软无声无息地翩翩落下,覆盖了中山陵的楼亭台阁和周边的苍茫山野。放眼四周,江南的绿色原野不见踪影,扑入眼帘的是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真有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我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天地。红梅的冷艳,青松的挺拔,雪花的冰香,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抚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钟山风景区紫金山上,一派银装素裹,梅花映雪盛放,引得踏雪寻梅的游客纷沓而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红梅和白雪相互映衬,暗香浮动的枝头“雪”,更能显出这冰莹寰球的幽然之美。
踏着三月雪花,带着工作任务,我们没有在这座我喜欢的城市久留。次日,我们从古都南京又向美丽杭州进发。不期望那美丽的邂逅,充盈心间的,惟许是尽快完成调研任务和对家的眷恋。
我喜欢南京,不仅是她风景优美,更重要的是,南京建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从公元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等县开始,到557年陈霸先代粱称帝,先后有吴、东晋、宋、齐、粱、陈等六个朝代在此立都,故南京称为六朝古都。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盛名评语,使得“石头城”的美称名扬天下。六朝建康城为当时寰球上较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南京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和故事,有许多令人流年忘返的美丽景致,还有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