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寰球都流行坑中国游客?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来源:煮酒君谈史
微信号 :zhujiu18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越南被骗,在泰国被骗……
寰球那么大,还能让人好好去看吗?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出门看寰球,对如今不差钱的国人来说,不仅是种诱惑,更是种时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让不少出国旅游的人感到不爽的是,漂洋过海去旅游,本想兴高采烈地玩一圈,却常常败兴在购物被坑出国际范儿的遭遇。
在国内旅游购物被套路就够让人闹心的,出国旅游还被当冤大头,这就不仅仅是让人恼火的问题了。
更尴尬的是,在中国人的热门旅游目的国,坑中国游客的,往往都是“自己人”。
这总归是怎么回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近,一篇关于越南旅游购物点专坑中国人的报道,让曾经出国旅游购物被骗的国人,心灵再次遭受十万点暴击。
文章中说,在国人常去的越南旅游城市芽庄,有一些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购物店,将国内生产的乳胶产品次品、玻璃制成的假玉石,高价出售给中国游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芽庄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购物店,多开在偏僻的郊外或者厂房,这门生意的暴利,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这些只接待中国游客的购物店,一个店平均每天能接到10辆大巴车的游客,一车游客消费多的能达到十多万元人民币。一位从事旅游业的华人爆料说,自己的朋友投了300万参与购物店,一年赚了差不多3亿元。
而这些购物店在每一批旅游团到来之前,都会先和旅行社打听游客来自哪里,经济条件如何。
想想那场景是不是觉得很可怕?也许你还在飞机上憧憬着异国风情,那边已经磨利了刀子,只等着待宰肥羊的到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针对中国人的购物店经营者,专门教导游如何带游客购物,而这并不是个例。
在中国游客常去的越南热门城市,比如芽庄、岘港、河内、胡志明,这种专门骗中国游客的购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它们和旅行社勾结,一家一个地盘,挖好了坑,专门等着从国内源源不断而来的游客。
这次媒体曝出的芽庄,只是因为最近几年成了中国人出国旅游的新热门,而被人们更多关注。
在之前受国内游客热捧的泰国、日韩,更远的甚至欧洲国家,类似这种专坑中国人的购物店,早就已经存在。网上各种论坛、贴吧里,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大量国内游客上当受骗的例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网上搜索,中国人旅游的热门国家的购物陷阱,有一百一十万条信息。
这样一条条看不到的灰色链条,从国内延伸到国外,让人“身未动已入坑”。
哪儿的中国游客多,哪儿的这种购物店就多,只不过是卖的“当地特产”品种不同罢了。这架势,真让人感觉有点全寰球奸商联合起来坑中国游客的味道。
其实,这些坑人坑出国际范儿的购物陷阱并不新鲜,模式也可以说是“内销转出口”,还是许多年前国内流行的那些套路。
早在十几年前,央视记者就曝光过越南游的“消费陷阱”。
导游跟当地店主串通,提前告诉店家游客的身份信息,店主再冒充游客的“老乡”套近乎,卖给游客玻璃仿造的宝石。
而这些“老乡”店主嘴里价格不菲的宝石、钻戒,在市面上只卖十块钱。导游的收入,大头都在这些回扣上,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专门针对游客的珠宝玉器购物店
2004年,我当时供职的公司开年会,到新马泰三国旅游,我们这个7、8辆大巴组成的大团,得到了当地旅行社的盛情接待。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数多,而且最关键的是,有强烈购物欲和购买能力的女性占了绝大多数。
甚至每到一地,还没说参观景点,先问当地导游哪儿能买东西。这让从国内跟着我们,负责全陪的导游小姑娘简直要乐疯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媒体曝出的国内旅游购物给导游的回扣比例
在泰国曼谷,按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大队人马专门去参观一家鳄鱼养殖场。
地陪导游说,这里的老板是个老华侨,讲着他当年如何艰辛开创事业的故事,当然收关一定是产品展厅。
最小件的皮带、皮夹,也都在人民币1000元往上,可感念着老华侨异国奋斗的励志经历,再加上“原产地”不会买到假皮货的信任感,不少人还是纷纷买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泰国鳄鱼表演的“景点”,最终的目的就是向游客销售鳄鱼制品
还有在毒蛇研究中心现场看人工取蛇毒,然后就是展厅里卖的各种各样的蛇药。
当地导游跟大家说,这些蛇药能治风湿、解毒什么的,因为气候和泰国这里差不多,所以香港、台湾这些地方的游客最喜欢买这些。
看着纷纷出手的游客,导游小姑娘小声跟我说,“别买这些东西,是骗人的”。
据说策划蛇药的最早是台湾商人,以前专门针对台湾、香港和日本的游客,后来内地人去泰国旅游的人数暴涨,这些蛇药就主要针对国内的游客销售。
当然,去过西安的朋友,想必在游览兵马俑、华清池的时候,导游都会让你买跟和氏璧渊源同出的“蓝田玉”;
去过拉萨的朋友,在八廓街卖旅游纪念品的摊子旁,常会看到有人从身上取下佩戴的“老物件”,信誓旦旦地讲个传奇故事,其实那玩意儿,不过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过去的藏式饰品而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面那些场景,想必每个曾经跟着旅行团出去旅游过的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因为这些套路,在国内被玩了几十年,早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行业潜规则。
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从西藏旅游回来,跟我讲了她在当地一家制作藏香的厂子里遭遇“高人点化”的经历。
朋友刚跟我讲了开头,我就问她:“是不是这个厂子的院子里,有个小屋,供奉着佛像,你进去的时候,有个看着像是‘出家人’模样的人,招手让你过去,你还没说话,那人说出你从哪里来,接着告诉你最近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然后说跟你有缘,让你买来香火供奉一下,再送你个护身符之类的,接着暗示需要布施才能灵验……”
朋友惊诧我能如此身临其境地还原当时的场景,随后就明白了,她问我是不是上当了?那还用说嘛!十几年前这一幕我就亲眼见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被媒体曝光的芽庄中文购物店,背后的老板大多数是越南华侨。
他们租用当地人的营业牌照,躲避当地政府的检查,雇佣会讲中文的华人或当地人,一口一个“老乡”,把这些产自中国的假货次品,或者高过市场价格许多的特产,卖给中国游客,而他们在国内合伙人的分成,则会通过地下钱庄源源不断地流入。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和购物店紧密合作的国内旅行社。购物店的幕后老板、那些和你长相无异,说着同样语言的“老乡”导购。
他们做的事,和这几十年在国内旅游景点购物店所做的一切,没有区别。只此不同的,只是他们把主场从国内的景点,搬到了国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