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1
用行贿赚来的钱大做慈善
他赢得“中国慈善首要人”
说起来好笑,中国的富豪们一向不喜欢高调,以至于英国人胡润搞了个富豪排行榜,许多富豪因此自己上了这个榜单而要给胡润发律师函。而对于另一项声名在外的“高调”却十分乐意,这就是做慈善。
似乎只要经过“修桥铺路、重塑金身”这样的慈善之举,再不干净的钱也会成为骄傲的资本,而为这位富豪赢得“为富且仁”的大善人名声。
今天说的这位富豪,就曾经赢得“中国慈善首要人”的称号。
从1993年开始,这位富豪向中国社会无偿捐赠50亿人民币,2009年,更是同时获得福布斯的中国慈善榜榜首,和胡润2009慈善榜的榜首,可谓罕见。
除了在中国捐款,这位富豪也经常在菲律宾捐款,比如他曾一次性捐款2亿美元,帮助菲律宾建造多个戒毒中心。这是因为这位富豪本身就是菲律宾华侨,在菲律宾也有相当丰富的人脉,现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他的私交不浅。
他就是福建首富黄如论,他创建的世纪金源集团,成就了他长年占据中国富豪榜和慈善富豪榜的荣耀。
黄如论,拥有所有首要代中国富豪那般的励志经历。他出生于福建的一个贫寒家庭,小学毕业后就没钱读书,跟着亲戚四处跑江湖、做生意,受尽了颠沛之苦,也早早学到了社会生存的智慧。
当时福建人都在往外面跑,日本、泰国、印尼、美国,都是福建人谋生的国家,有的福建人为了偷渡,欠下十几万的外债,甚至为此丢掉了性命,但这些都阻挡不了“爱拼才会赢”的他们。
菲律宾的财富,有一大半都属于福建人。这里排名前十的富豪中,有8位是福建人,8位之中有7位来自泉州。正是这种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村的跨国经商模式,造就了菲律宾今日的“福建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35岁的黄如论准备“拼一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他,一直靠着做点小生意糊口,看着别人从菲律宾衣锦还乡,心中愤愤不平。
于是,他只身一人前往菲律宾,因为不认识英文,在面对海关全英文的表格时闹出不少尴尬,同时初来乍到的他在菲律宾也是寸步难行。但他用仅有的资源,游说一位同乡巨富借钱给他购买了一块土地,随后将土地分割转手卖掉,不仅换掉了钱,还赚到了首要桶金。
在菲律宾待了5年之后,黄如论回到家乡福建,他自称从菲律宾赚到的钱不过千万,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财富却暴涨到了上百亿,不得不说,“行贿”给了他许多方便之门。
02
涉行贿、操控股票黯然退场
1997年,黄如论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和借来的钱总共3000多万,跑到北京拿下了一块3000亩的土地。当时他和有关部门的约定是,每亩土地交1万元的订金,等开发后的房子销售出去之后再把余款补上。
最终这块土地上的房子总共销售收入为720亿,黄如论仅用3000万资金就赚到了200多亿,这也成为日后中国开发商们竞相学习的经典模式。
从2003年到2009年,黄如论携资金进入云南,开发了明世纪城、腾冲国际旅游度假村、西双版纳“版纳滨江果园山庄”等项目。
而在此期间,云南主政的官员正是日后落马的白恩培。
从2001年到2011年,白恩培当了十年的云南省委书记,于2014年“落马”,经查:2000年至2013年,白恩培先后利用担任青海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房地产开发、获取矿权、职务晋升等事项上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妻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46764511亿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向白恩培行贿的企业之一,就有黄如论的“世纪金源”。
因此,2017年6月21日,黄如论的福建省政协常委、政协委员的资格被免去,原因是“涉嫌行贿犯罪”。
2018年,证监会披露了一起罚没金额18亿元的股票操纵案,黄如论退场后他的儿子黄涛成为了世纪金源的法人,也曝出卷入其中。
而黄如论经过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黯然退场,本来就低调的他更是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之中。
世纪金源的工作人员针对“黄如论”被带走的谣言也做出了回应:“没有这回事,春节前他在大陆时我还去拜年了,现在他在菲律宾。”
03
不让儿子继续做房地产
因为“受尽了人生的苦难”
一代财富传奇,“中国慈善首要人”黄如论就这样黯然退场,留给人们的是不甚唏嘘。
黄如论是矛盾的。他一面用行贿的方式,获得特权,获利百亿,一面又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处处体现出自己的“悲天悯人”。
黄如论自己做房地产成了福建首富,却不想让儿子继续做这一行,他曾对儿子说:“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是受尽了人生的苦难。房地产是一个项目牵涉面非常广的行业,一个项目往往要盖五十多个公章。当时的中国,办每件事情都要找人托关系、帮忙。你想想,有时盖一个章,我要找五个人。连打字员、经办、打杂、科长、处长都要说尽好话。五十多个公章,就要找二百多个人,你想想这个过程我要受多少气。”
黄如论所说的原因,正是过去中国社会的一大弊病。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他那本名著《美国与中国》之中,这样描绘中国商人:“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一个商人,较大的本事不是做好产品和服务,而是如何从官方获得特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得不向各种“小鬼阎罗”点头哈腰,出卖灵魂。
用这种方式获得的财富,就算全部拿来做慈善,也是不义之财。贪官和奸商,从来相辅相成,不管他们如何包装自己,终将受到法律的公正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