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海瑟薇因它毁容,这个专坑中国人的健康建议,你一定听过

来自:华人瞰世界 0 0 2019-05-08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后谁再劝我酒我就在酒桌上朗诵这篇文章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丁香医生

ID:  DingXiangYiSheng 作者:李治中(菠萝)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你一定听过「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


和臭名昭著的香烟不一样,同为 1 类致癌物的酒,却总以「健康保护者」的形象存在。


比如被大家熟知的红酒(葡萄酒),我们听到的说法一直都是:


  • 红酒中富含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的功效;

  • 每天喝一点红酒还对心脏有好处,能软化血管,预防冠心病。


而在医学专业机构那里,却从未把红酒作为正面形象向公众推荐。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明确指出:酒精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咦,说好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呢?


安妮海瑟薇因它毁容


要说欧美名副其实的女神

安妮·海瑟薇必须有名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年曾有评论称她既有奥黛丽赫本的优雅也有朱迪加兰式的明朗,这种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加上逐渐打磨的演技,让她曾拿下奥斯卡影后的头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一组新近公布的照片

却让不少的粉丝们惊呼

”女神怎么毁容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网友们表示:

满脸皱纹状态差还卡粉

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风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更重要的是1982年出生的安妮·海瑟薇,今年才37岁啊!看着像73岁了……


她看上去如此显老的原因,就是因为她非常爱喝酒。


“我的问题在于我纯粹只是爱酒,”安妮·海瑟薇在杂志上爆料,“很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有多爱喝酒?上一次喝酒她宿醉了5天。“我和朋友白天饮酒聚会,又连续与酒友们参加晚上的生日派对。”安妮·海瑟薇说,“我可不是那种倒一杯红酒就能呷一整晚的人。”


那么酒精是怎么让女神变丑的呢?


Step 1

酒精使人睡眠变差


使人睡眠变差 ,酒喝多了 ,我们呼吸道周围的肌肉就变松弛了 ,像塑料袋一样垂挂着 ,堵住原本就不太宽的呼吸道 ,打呼噜情况就加重了 ,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黑眼圈就会相应加重 。


酒精能够促进排尿 ,就像打开了放水的阀门 ,有人喝完酒之后会一直上厕所 ,变成大「起夜家」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长此以往会引发很多皮肤问题 比如恼人的皱纹 


Step 2

酒精使人皮肤泛红、长痘


在酒精的刺激下 ,皮肤血管很容易异常扩张 ,损害控制面部血管的神经 ,影响血液循环系统 ,然后会让鼻子长红红的「玫瑰痤疮」 , 


再升级一下就是丘疹和脓包 ,它们会从酒糟鼻的部位 ,像爬山虎一样爬到下巴、脸颊直到全脸。


Step 3

酒精可能引发皮肤过敏


长期饮酒会让皮肤红肿、长红斑还有脱屑 ,特别是银屑病患者, 酒精会加重症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 18 个癌症

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


寰球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饮料)列为 1 类致癌物。


要知道,全寰球 5.5% 的癌症发生和 5.8% 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换算一下就是说,每 18 个癌症里,就有 1 个是喝酒喝出来的。


饮酒和常见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关系。当然,和酒关系最密切的癌症类型,来自喝酒会直接接触的组织——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此外,女性尤其不应该喝酒,因为酒精给女性带来的风险看起来比男性更大,数据显示,在美国有 16.4% 的女性乳腺癌与饮酒有关。


可能有人要问了,是不是因为喝多了才会喝出问题?少喝点难道没有保健作用么?



少量喝酒,同样会危害健康


「少量喝酒,尤其是喝点红酒对心脏(身体)有好处。」这个说法流传确实很广,但其实不靠谱。


之所以说它不靠谱,有两方面原因:


➊ 研究自相矛盾


早期确实有些报道说少量喝红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甚至是死亡率。


但是,最近更大规模的试验并没有证实这个结论,反而有证据显示,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


正因如此,权威机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给出了明确的警示——不建议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风险」为理由而开始饮酒。


➋ 想「喝」出传说中的好处?基本不可能


很多说葡萄酒有好处的理论,集中在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剂上,但其实简单查查资料,算一下就知道,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里含量低得可怜,如果想喝到产生神奇效果的剂量,可能早就把自己撑死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还有研究显示,所谓的「健康红酒」(葡萄酒)致癌风险和别的酒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今年一项对超过 1200 万名女性的数据分析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酒的「适量饮酒」,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除了红酒,喝其他酒的健康风险也一样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再好的酒,最重要的成分始终都是——酒精。


可能看到这儿大家更困惑了,既然喝酒没好处,那「适量饮酒」这句话到底从哪来的?


难道是编出来害人的吗?



适量饮酒,是对成年人的劝导


适量饮酒,相对权威且盛名的出处就是 2015 版的美国膳食指南,上面的原话直接翻译过来是——成年人适量饮酒。


但指南并不是一句话总结就完事,在这之后,还有 500 页的报告进行详细阐述。


报告指出,酒是饮食中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文化元素,也是一些社交活动的必须品。


欧美人对饮酒太过习以为常,酗酒甚至有酒瘾的人也不在少数,出于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和执行的考虑,官方才给出「成人适量饮酒」的建议。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所以,适量饮酒是对需要喝酒的人,或是有饮酒习惯的人说的,它关注的健康目标是不同的,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劝导。


如果出于防癌或防病的角度,适量饮酒确实不是好的建议,更有效更简单的方法永远是——不喝酒。



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要解释这个问题,得从酒精致癌的原理说起。


事实上酒本身不会引起基因突变,不会直接致癌,真正危险的是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


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出体外。


乙醇就是酒精,是喝酒「爽」的来源,导致错觉喝醉是因为它,酒驾醉驾查的也是它;乙酸可以理解为「醋」,没啥毒副作用。


但是,中间代谢产物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


正因如此,寰球卫生组织才把含酒精的饮料和乙醛同时列为证据最确凿的 I 类致癌物。


那为什么说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呢?


因为中国人有酒精代谢基因的缺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只要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喝酒上脸这件事儿是中国(东亚人)特色,喝酒后的外国人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容易脸红。


而喝酒脸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多携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导致人体无法有效降解乙醛。乙醛在体内积累后能导致血管舒张,看起来就是脸红筋涨,形成「喝酒上脸」的现象。


一些对东亚人群的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喝酒后,患癌概率会大于没有缺陷的人。


也就是说,在喝酒致癌这件事上,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吃亏了,就算适量饮酒也吃亏。


如果你像我一样喝酒脸红,说明致癌风险更高,请千万要少喝酒,到底基因(先天)不给力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本文科学性经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科医师 丁超 审核


—— 参考文献 ——


[1] Alcohol and Cancer:A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J Clin Oncol. 2017Nov 7:JCO2017761155.

[2] Proportion andnumber of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attributable to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fa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 Cancer J Clin. 2017 Nov 21.

[3] Alcohol Use andBreast Cancer Survival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16; 25 (8): 1268

[4] Separate NeuralSystems Value Immediate and Delayed Monetary Rewards. Science. 2004 Oct15;306(5695):503-7.

[5]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carch on Canc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8). Alcohol drinking (PDF). Ly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SBN 92-832-1244-4.

[6]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2016).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pp.107-133.


本文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ID: DingXiangYiSheng),

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