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凭空而来的。在中国“该不该996工作”的讨论如火如荼时,法国国内其实也有一场“全国大辩论”刚刚结束。
辩论双方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六千万法国民众,辩论的主题是法国国内的各种问题:失业、较低工资、贫富差距、气候、议会制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整整四个月,马克龙与草根辩、与中产辩、与退休者辩、与基层官员辩、与民间协会辩、与环保党人辩、与所有人辩……一辩就是一日之内、一夜,一场就是7小时8小时……可谓是法国首要“社畜”。
在拼命又努力的马克龙看来,法国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努力多工作”来解决。于是,他在大辩论中提了,但是法国人并不买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调查,当被问到“多工作”是否能解决法国问题时,4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而更多的人(54%)表达了不同意见,其中,28%的受访者表示不太赞同,2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反对。
调查提到,3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56%反对“多工作”,这一比例与35-5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53%反对)大致相同。
但是,50-64岁年龄段的群体中,65%的人认为不应增加工作量。只有在65岁及以上群体中,多数人(67%)才表示,支持“多工作”。
这,是因为退休了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其实,这不是马克龙首要次因为这件事被喷了。2018年他面对失业青年说出“我穿过那条街就能给你找个工作,尽管去找吧!”这样的言论,引发民众狂喷“不接地气,无知,缺乏同理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话说回来,支持他的也不只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调查显示,在商界精英中,赞成这一想法的比例为61%,55%的手工艺者和商人也赞成“多工作”。
与此相对应的,私企雇员中赞成“多工作”的仅占39%;公务员群体中占35%;到了工人群体,这一比率下降到29%,在失业者中,这一比例则是26%。
看样子,无论是法国还是中国,商界大佬们都相信“混日子的不是我兄弟”啊。
不过,跟中国国内许多人说的“只要钱到位,996无所谓”不同,法国“社畜”说,自己不能多工作,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法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真的,2000年,为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一个人少做工,让大家都有工作”,法国出台了鼎鼎大名的“35小时工作制”:每位雇员每周工作法定时长不能超过35个小时,迫使企业如果要多做工,就要多招人。
这项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不仅在国际上塑造了一个“法国懒汉”的形象,影响了外企投资,还在法国国内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议,成为“守旧”、“僵硬”和“既得利益”的代名词。
其实,法国人也加班的!如果法国白领在35个小时内完不成工作,当然就要加班完成,而不能甩手回家。
不过,法国人加班可是有加班费的,可他们依然拒绝轻易撤销“35小时工作制”,拒绝自己的利益受损。这样比较起来,许多上着“996”而没有加班费的中国人,或许真的是扎心了。
(欧洲时报网)
编辑:郎美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