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爷爷奶奶
变成了天上最亮的那两颗
我常常望着夜空不说话
等星星说话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益美传媒
ID:YeeMedia
本文转载已获授权,其它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底什么样的诗
才配叫好诗?
不久前收官的综艺《我是演说家》中
有一位90后美女学霸选手
读了一首小诗
惹哭了台下的嘉宾和观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星星》
小时候
问奶奶:星星是什么?
奶奶说:
人死了就变成天上的星星
现在
爷爷奶奶
变成了天上最亮的那两颗
我常常望着夜空不说话
等星星说话
这首小诗的作者
是一个年仅14岁的小朋友
诗中蕴含着那份未经雕琢的灵气
唤起了许多人关于爷爷奶奶的回忆
稚嫩,又那么深情~
而关于这首诗的故事
还要从这位90后的姑娘说起
她的名字叫康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1
“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
我也不配去羡慕这样的生活。”
2015年夏天,康瑜22岁
彼时,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
刚刚本科毕业
已经顺利保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就在毕业前一个月
康瑜做出一个决定
放弃人民大学的保研名额
放弃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
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
放弃所谓稳定的生活、光明的前途…
所有的放弃
都是为了成全她的梦想——去支教
大家都往城市跑,就她逆流而上
康瑜清楚地知道
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
她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大一到大三
康瑜一直是个热衷公益的女孩
去支教
在她的梦想清单上
一直占着最重要的一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没有足够勇气的话,
我也不配去羡慕这样的生活。”
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
决定,做得很辛苦,但还是做了
告诉导师放弃保研资格
和初恋分了手
最终告诉父母这个决定
也是先斩后奏,事成定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毕业后,康瑜来到云南保山
一个叫漭水的小镇
成了当地初中一名支教老师
在他人眼里,康瑜可能是个傻子
但她自己却很明确
“我希望获得的,
是工作或者继续读书没法得到的。
比如乡村教育实践,是必须脚踏实地、
扎身到乡村才能有所收获。”
22岁,她已经明确了自己要走的路
02
“爸妈都不管我,老师也不管我,
你凭什么来管我?”
大山的生活很艰苦
条件不好,气候不适应
每次家访都要翻山越岭走二三十公里
腿上常年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康瑜支教时住的宿舍(整理后&整理前)
那些意料之外的
才是较具挑战的
和许多支教大学生一样
康瑜也是抱着一种使命感而来
“帮助孩子走出大山,
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
优等生只是少数
更多的孩子
厌学、逃课、打架、早恋
家长远在外地打工管不了
老师也大多无可奈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一日之内,山里的校长问康瑜:
“你知道这个小镇收关的主人是谁吗?
就是这些最终留在山里的孩子。
他们现在怎么样,
未来的小镇就是怎么样的。”
一番话,字字敲在康瑜心上
从那天起,她就在想
我可以多做一些什么
让这些孩子更好一点?
让小镇的未来更好一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康瑜做了种种努力
把混日子的同学集中在一起
给他们补课,发掘他们的兴趣
一道简单的题
讲好几天,还是不会
那就重复讲
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将他们做得好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
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她没想到的是
孩子们带着情绪,并不领情
有的孩子已经习惯过去的角色
突然来了一个处处管着他们
会逼他们做事的支教老师
他们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我爸妈都不管我,老师也不管我,
你凭什么来管我?”
03
首要堂诗歌课,成为了他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