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爱在黄昏日落时》里的那句台词似乎一语成谶
You have to think that Notre Dame will be gone one day.
距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到现在,已经过去12个多小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经过400多名消防员的奋战,圣母院的整体结构和方塔得以保住。
不过,标志性哥特式尖塔,以及2/3的屋顶均被摧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成千上万的巴黎市民和游客目睹了全程,大量人群聚集在塞纳河边,有人含泪注视,有人跪地祈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米歇尔广场上,天主教圣歌《Je vous salue Marie(我祝福你,玛丽亚)》从起火的黄昏时响起,就一直没有停下。
现场目击者称:“路过的时候,都能感觉灰烬降落在脸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熊熊大火燃烧数小时,即便在火情控制住后,它仍然在人们的手机上,平板上,线上聊天室里,酒馆电视上,一遍又一遍的燃烧,倒塌。
接下来是什么?
问责,重建,还有久久的哀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哀伤并不只来自法国人——全寰球都在叹息,没有来得及亲眼游览巴黎圣母院的人哀叹自己再无机会,曾经有幸去过的人纷纷在网上Po出自己曾经拍下过的巴黎圣母院,发出珍惜当下的感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教堂南面玫瑰花窗建于1260年
对于很多人来说,得知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那感觉,有些像得知一位伟大名人的离世。
人们在叹惋名人离世时,往往也并不只是因为生命消逝,而是为自己生命中与之相连的部分,唱一曲挽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为巴黎圣母院感到悲切,还有另一层意味。
克罗地亚女作家Slavenka Drakulic曾经在看到了16世纪老桥Stari Most在战争中被毁后的一张照片时,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我们认为人的生命有限,人会死。我们知道自己总有一日之内会死。但文明遗迹的摧毁却是另一回事。
这座桥,如此美丽,如此优雅,它原本就是为了要活得比我们长久,成为永恒。因为它是个人创造力与集体经验的共同产物,它超越了天命。死去的人,曾是我们其中的一位,但这座桥,却永远代表着我们所有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巴黎圣母院大火事故。
对我们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历经沧桑,被视为永恒的建筑仍然可以被烧作灰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更何况,它还发生在巴黎。
在很多人的文化想象中,巴黎是一座经典的城市。它有着太多的象征意味,无情的岁月不应该作用其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很多其它在人类历史上消逝的遗迹,不都曾被视作永恒吗?
巴西的国家博物馆如是,意大利帕尔米拉的珍宝如是,苏格兰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如是……
当它们真的受到破坏,甚至摧毁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令人不适的事实:
千百年来,我们总想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我们建立了美好的寰球,但我们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有能力去保护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What You Need To Know
大火于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6:30分发生。
大火是从圣母院原本正在进行翻修的顶部尖塔开始起烧的,整体96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已经于大火中垮塌。2/3的屋顶被摧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有关方面已经排除了人为纵火或恐袭相关的可能,目前以accident(事故)对事件定性。具体起火原因目前还在调查的当中。法国媒体援引救火人员的话称火灾与之前在进行的翻修“可能有联系”
经过近500名消防员的奋战,圣母院的整体结构和标志性方形塔得以保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名消防员在灭火中受重伤。
这座始建于12世纪的历史教堂存有大量艺术珍宝,所幸其中很多艺术品被及时救出,但对于在火灾中毁坏的数量,哪些在火灾中毁坏,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从火灾后曝光的建堂内部图片看,标志性的彩色玫瑰花窗和大型油画已经烧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总统Emmanuel Macron誓将重建巴黎圣母院。
有专家表示,这座有850年历史的建筑,大量使用了木质结构,形态高耸,缺乏先进防火系统,给消防员的灭火带来极大困难。
本文部分编译自 | Quartz,Stuff,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