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车站名叫Chinamans,涉嫌歧视中国人,交通局此前拒绝改名并这样回应...

来自:这才是新西兰 0 0 2019-04-02



家住奥克兰的华人 Leon Tan 一直被这样一件事情困扰。


早在2015年,他曾写信给奥克兰交通局,表示当地的一对公交车站名称具有极大争议,有种族歧视之嫌。


它是位于 Grey Lynn 地区中心位置的 Chinamans Hill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释义

单纯从英语的角度,Chinaman似乎看不出什么歧视来,它应该跟Englishman(英国人)、Frenchman(法国人)或者Irishman(爱尔兰人)一样,是表明某个人出身国家的正常称呼。


但是Chinaman偏偏不一样,当代美国主流社会,特别是华人社群,都认为这个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并呼吁避免使用它。


回顾历史的话,早期的美国华人移民确实曾经在正式书信里自称Chinaman,但再往后,Chinaman开始被用来指代人口普查时不愿意提供姓名的华人。


随着对华人歧视和排挤的加剧,这个词的意味越来越消极。1892年,美国通过了禁止中国人入境的杰瑞法案(Geary Act),其中也使用了Chinamen。渐渐地,Chinaman还被用来蔑称其他亚裔移民。


很快,他得到了交通局的回应:拒绝改名。


交通局给出的理由是: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这片区域是中国早期移民开设的集市的所在地,具有历史意义,所以不会进行修改。


今年3月15日,基督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Tan先生注意到,新西兰对于种族歧视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因此他再次呼吁交通局更改车站的站名。


“作为一名中国移民,我感到被冒犯。”Tan先生说。


Tan先生还查询了“Chinaman”这个词汇在不同字典中的释义。


柯林斯词典: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牛津词典: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韦氏词典: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Tan先生说,这三本词典都将“Chinaman”这个词,定义成“offensive”(冒犯的、使人反感的)。


“交通局的回应,让我感觉,他们对种族歧视问题漠不关心,甚至表现出一种正常化的态度。”


Tan先生建议,将“Chinamans Hill”改成“Chinese Market Hill”,同样可以表达这片区域的历史,还避免使用极具争议的种族歧视性词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一次,奥克兰交通局给予积极回应。


他们说,之前该车站的名称由当时的市议会来确定的。如今,新的公交网络于2018年7月更新调整,该站的站名也已经变更为“Grey Lynn School”。


目前,实体车站牌的更换工作还在进行中,交通局会进一步跟进,确保名称被彻底修改。



◆◆
延展阅读
◆◆


此前,微博博主@KatAndSid 发布过一段视频,给我们科普了那些包含着浓浓种族歧视的挑衅语言。 


Kat是美国人,Sid是中国人。


他们强调,做这个视频不是为了造成冲突,也不是针对谁,而是因为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


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些言论不涉及种族歧视,还为一些外国人的侮辱性言辞和行为洗白。


这种情况,让Kat作为一个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因此,他们整理了几个美国普遍的针对中国人的挑衅语言,让大家搞明白这些词背后的含义,并警告那些做出歧视行为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id说,也许你很单纯,不觉得外国人是在侮辱你,但你要记住,当这些外国人说出这些单词的时候,他们确实不是单纯的。


Kat补充道,美国的种族关系与中国不同,中国人不能把他们想象得太单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总结的这些美国人对亚洲人的侮辱性词语和动作,并非仅靠个人观点,而是根据美国的黑暗历史以及经验得出来的。


这些带有侮辱性的言论,大多来自美国19世纪的排华法案。


当时,许多华人因为淘金热到美国寻找机会,美国白人觉得这是邪恶的外国人来抢工作,就创造了许多羞辱和歧视华人的词汇。政府还颁布了排华法案:美国欢迎寰球上任何国家的人,除了华人。


这条臭名昭著的法案一直延续到1943年才废除,而许多侮辱性的词汇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Chink



Chink意译为窄眼、小缝隙,是一个非常非常挑衅的词语,挑衅程度和形容黑人的“Ni***”差不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林书豪曾被ESPN的记者用“Chink in the armor”来形容,这句话,意为“盔甲的裂缝”,但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穿盔甲的中国佬”。


公然使用这种侮辱性句子,这个记者就被开除了……


不要以为在英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许多留学生反映,至少曾经有一次被外国人骂“chink”。


曾经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外,就有个华人球员就被当地人骂作“chink”。这位华人十分生气,就把侮辱他的人打进了医院,这件事还被多家英国媒体报道。英鸟君是不提倡暴力解决问题,但也不希望大家忍气吞声,遇到这样情况,我们应该用“礼貌性”的方式回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
Chinaman



这个词,表面上看起来是无害的,就像Frenchman(法国人)、Irishman(爱尔兰人)一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你一旦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度挑衅的词。


这个词在排华法案期间被广泛使用,用来贬低华人。


所以今天还在用这个词的人,脑子里联想的是一个非常低贱的华人漫画人物。




3
Oriental



这个是比较有争议的词语。


在某些情况下,oriental不会被作为挑衅的词语,但是它背后有着非常奇怪的含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东西,是没有问题的,比如Oriental rugs(东方的地毯)。


但如果用来形容人,可能脑子里联想的,是一个留着辫子、躺在鸦片馆里吸鸦片的人物形象。


在美国,年龄较大的人会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但年轻人很少用这个词来形容人。就连奥巴马,都将这个词从法律中删掉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
Jap/Gook



“Jap”是Japanese(日本人)的缩写,在二战期间成了侮辱性的词,专门歧视日本人。“Gook”则被用来歧视韩国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你可能觉得,我是中国人啊,别人叫我这个无所谓啊,我又不是日本韩国的,美国人说这个词又不是在歧视我。


但问题是,很多美国人根本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也不在乎你到底是哪国人。这两个词,就是被用来无差别歧视亚洲人的。



5
Ching Chong



这个词也来自排华法案期间,美国人用来嘲笑中国掏金者的口音,英文发音不准;另外,清朝时中国人被外国人骂为“清虫”,音为ching chong。


在外国人眼里,他们觉得我们说的最多的发音就是chingchong(其实不是)。

一般,不认识的美国人对你说这个词,都是一种纯粹的取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英国,经常也有人会用“ching chong”来取笑中国人。


虽然在英国上学周围很好的朋友也可能会说这个词,但他们可能没有歧视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开玩笑…不过在公共场合,陌生人说这个词都有取笑的意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6
Dog eater



这个词来自所有亚洲人都吃狗的刻板印象,与“rice eater”一样,都是嘲笑亚洲人是野蛮人的侮辱性表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