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族是新加坡人口中的第三大种族,约占新加坡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我在新加坡参加过多次华人婚礼,还专门写过一篇马来婚礼,可好像在外面从来没看到过印度人的婚礼,以前都不知道印度人是在哪里结婚,他们的婚礼又是个什么场面?
2019年2月10号是个星期天,晚上我和老公去牛车水拍新年彩灯,走过宝塔街的印度庙时,发觉里面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原来是碰到印度人在办婚礼了,这可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尤其是对我这具有敏锐新闻嗅觉的记者来说,那可是确实不能错过的。老公脸皮薄,碰到这种事都是远远地躲着,我就只好独闯印族婚礼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位于桥南路的这间印度庙,可说是新加坡的网红地标,是游客的打卡必到之处。
这次观摩印度婚礼后才知道印度庙后面在宝塔街上还有一个三层楼的礼堂,这个礼堂就是印度族同胞举行婚礼的地方,难怪在其他地方看不到印度人结婚,原来他们都是到印度庙里来举行婚礼的。
我哪一方的亲友也不算,也没谁邀请咱,老公站在门口马路边等着,我硬着头皮来到婚礼现场门口,非常有礼貌地问人家我能进去看看吗,人家说可以,也许我的样子挺有亲和力,一般到哪儿人家都挺给面子,呵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来到一楼大厅,这里是招待宾客的餐厅,里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红男绿女的印度同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婚宴提供的是自助餐,来宾们有秩序地排队领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宾客们拿到食物后就坐下来享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宾们今天都是盛装出席、闪亮登场,女人们穿金戴银、身着各色艳丽的纱丽,男人们也有很多穿着传统礼服,都很讲究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印度族的食物主打各色花式咖喱,食物都是暖色系列的,以前也曾吃过印度餐,味道挺适合我们华人的口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2018年复活节时我在澳大利亚悉尼参加Hillsongs教会弟兄姐妹们举办的海滩野餐,大家每个人带一个菜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拿手菜印式咖喱鸡一炮而红,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得到了这位印度族姐妹的权威肯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如同我们镜头下五彩缤纷的新加坡小印度一样,印度人真是一个喜欢色彩的民族,女人们鲜艳的纱丽看上去好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外面的院子里也搭起了帐篷,有不少来宾在这里用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在餐厅里拍了一通就出来了,以为这印度族婚礼就是这样了呢,结果有人告诉我一楼只是吃饭,二楼还有婚礼仪式呢。哦,我又跟着来宾们混进了二楼,二楼的会场外还设了一个展示新人结婚照的台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宾们在这里登记并欣赏新人的照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进到二楼的礼堂里,里面乌央乌央的也都是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来宾中也能看到一些华族面孔,也许他们是新人的同事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样子好像正式的婚礼仪式已经结束了,宾客们此刻正排着长队到台上和新人合影,这点跟马来族婚礼也有点相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注意到一拨身着粉红系列的亲友团,看到我在拍照,大家还都很自觉的配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也混入这个友善的粉红亲友团中,等下谁要来问我,我就说我跟他们是一起的,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台前,只见新郎新娘戴着花环端坐在礼座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宾们排着队来到新人面前献上祝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之后大家还要和新人合影留念,这浓墨重彩的场景感觉有些像儿时看过的印度电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人的家人们站在另一台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人的家人们列队对来宾表示感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位来宾下台时还会得到一份小礼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跟这两位负责接待的印度美女合影,我也得到了一份小礼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有这么多来宾在排着队等着上台呢,感觉坐着的这位西服小哥颇有宝莱坞范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会场中转悠了这一大圈,得到了大量首要手的珍贵资料,终于见识了一场印度族婚礼,离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家对门的邻居是一家搬来不久的来自印度的房客,在2018年11月的排灯节期间,他们在家门口布置了这样一组漂亮的蜡烛装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深入了解印度族的文化民俗,我敲开了邻居的家门,想看看他们家里还有些什么排灯节的装饰,结果有些令我失望,他们家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布置,不过我也算幸运,刚好赶上他们一家人要出门参加排灯节趴梯,大人孩子们都穿上了民族传统服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赶忙跑回家披上我的印度纱丽,跟他们抢拍了几张印度风情照,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