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长什么样?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花瓣志
ID:iihuacao 文 | 木子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长什么样?
评论区中的高赞回答是:
外交天团成员之一——华春莹。
天庭饱满,眉似拱扇,
眼中精光四射,
犀利如电,一看就绝非善与之辈。
——@知乎用户例不虚发探花郎
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位女性外交官——华春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用信念捍卫祖国,用威严震撼寰球。
她是我国外交部的一朵傲骨“迎春花”。
气质如华的她,语调虽温柔,却字字掷地有声。
最近,
张艺谋导演的新片《一秒钟》,
因技术问题主动退出柏林国际电影节。
有外媒记者在记者会上就此事不怀好意的向华春莹提问,华春莹表示,外媒记者说的事情应该问相关主管部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接着,她顺势硬核推广起《流浪地球》来:
“我知道现在大火的电影是《流浪地球》,
不知道你看过没,建议你去看一下。”
外媒记者顿时哑口无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像上面这样,
华春莹为国霸气怼人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精准的语言就是外交官们手里的武器,
国家是他们身后最强大的后盾。
字字珠玑,寸土必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春莹,就是这样一位站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下的铮铮“铁娘子”。
曾有人总结过华春莹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后几次的外交斡旋,每次都可谓是沉稳大气横眉冷对,不失大国风采。
2017年1月,
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再次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
并称,如果日方真的屠杀了30万平民,那必须跪地道歉,
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南京大屠杀。
在例行记者会上,
有记者提问到名古屋市长的有关言论,
华春莹对此嗤之以鼻:
我想告诉他的是,
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国际上也早有公论。
请这位市长去履行他的跪地承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6年6月,
我国南海事件又陷入争端。
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南海立场的情况下,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仍声称真正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8个。
面对这个问题,
华春莹知道对方是在编造事实,
刻意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对于这样别有用心的记者,华春莹毫不示弱的怒斥道:
我们以前知道个别西方媒体有时会把白的说成黑的,
现在才知道他们有时居然连简单的数数和加减也有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12月24日,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
特朗普在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打电话时,
经常被中俄两国的“间谍”监听。
在25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
有来自CNN的记者就此事提问。
华春莹静静地听完该问题后,略作停顿,
然后做出一番连珠炮般的“神回复”:
看这个报道,
感觉现在美方有些人真是在不遗余力地角逐奥斯卡理想剧本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这仅仅是开始的预热,
接下来,华春莹的一番话令对方无言以对。
“如果可以的话我有三个建议”,她说道:
首要,《纽约时报》它应该知道发表类似报道只会多一个《纽约时报》在做fake news的证据。
第二,如果很担心苹果手机被窃听的话,可以改用华为手机。
第三,如果还觉得不放心,为了确实安全起见,可以停止使用任何现代通讯设备,断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一向以处变不惊著称的华春莹,
有时*也会有十分“爽朗可爱”的一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7年12月19日,
是出生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熊猫“香香”,
首次与日本公众见面的日子。
随后,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
有位日本记者就此事向华春莹询问她的看法。
可能是由于日式英文的发音问题,
华春莹误将“香香”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的名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正当华春莹一本正经的严肃回应
中日一向贯彻的四点原则共识和联合文件时,
幸好在场的中国记者及时提醒:
“日本记者所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大熊猫香香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春莹才恍然大悟:
“啊!那个香香,我以为你说……”
随后便开怀大笑起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一笑,
不仅化解了当场的尴尬,也为她圈粉无数。
众多日媒都在夸赞她开朗的态度,
国内很多网友也纷纷惊呼: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国民女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优秀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力,
也是华春莹从小就养成的一种习惯。
2000年,华春莹回到母校江苏淮安中学,
做了一次关于“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报告,
她说:“自律者自由,而自由源于自我主宰。”
自律者自由,在华春莹眼中,
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对自我的掌控。
始终如一的奢贵自律,给了华春莹主宰人生的机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70年的一个春天,
华春莹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
她是家里的老大,跟其母亲姓,
她的妹妹则随父亲姓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高中时的华春莹(二排左二)
高考那年,
华春莹以全县状元的身份脱颖而出,
被南京大学外语系所录取。
刚进入大学的首要日之内,
华春莹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
那就是当一位外交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学时的华春莹(右二)
刚上大学的首要年,
由于是从县城长大的苏北孩子,
华春莹的英语口语可以用“差”来形容了。
为此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苦练英语。
终于,在大学二年级,
当大家发现华春莹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外教交流的时候,
才察觉到她*有一本比老师教案还要厚的笔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正如乔布斯所说:
自由源自自信,而自信源自自律。
学会克制自己,才能在自律中不断的磨炼出自信。
华春莹把大学四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就这样,她成为了南京大学1988届毕业生中,只此一位考入外交部的学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一年,她23岁,
是外交部招录的应届毕业生中,只此一位女性。
从外交部西欧司科员,
到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
再到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华春莹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筒前,
她代表着国家形象,站在了寰球的舞台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已经49岁的华春莹,
每个周末只要有空闲时间,
她都会坚持到奥体中心打网球。
有时,即使经过了一周超负荷的繁杂工作,
但是为了调整身体状态,更好的应对工作,
华春莹还是会在周末的早上“挣扎”起床赶到训练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律,是华春莹始终贯彻如一的习惯,
自律,也是她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
从小县城走到国际舞台的必胜法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女人的较高境界,
是强得不动声色,柔得泰然自若。
华春莹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温婉如玉的江南女子,
在面对媒体记者尖锐的提问时,
她总能用不疾不徐的语速,
温和的语调来回答问题。
既令人如沐春风,
又时刻显示着不容置喙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