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德国优才计划
ID: ToGermany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堕落”“自私叛逆”“混吃等死”
成了90后身上的标签,
他们的父辈和比他们年长的人,
都痛心疾首地说:“这是垮掉的一代”。
但是,90后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她,就是这些“混吃等死”中的一员,
可她履历惊人:
中国高中毕业后,
却相继考上剑桥硕士,牛津博士;
她年纪轻轻,
却当上中国最牛电子类大学的教授;
更牛的是,她还成为了,
寰球级科刊《Nature》上发表论文的,
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
这个90后的人生确实超乎你的想象。
她,就是刘明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90年5月17日,她出生于重庆。
自幼聪慧,抱负远大。
上高中的时候,
她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本英语词汇书的扉页上,
她这样写道:“努力奋斗上剑桥!”
“剑桥”,
这对于读着普通高中的她而言,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如果连想都不敢想,
那梦又怎么能实现呢?
她后来说:“路是自己的,
走哪条,怎么走,都有理由,
但走在这条路上,就得有理想有追求。”
18岁那年,她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
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这里读书的有不少别国精英,
不甘人后的她奋起直追,
大一就拿到了Top5奖学金;
之后三年一路凯歌,
期末考试专业排名,
年年都是全系首要。
2011年,
她以毕业设计年级首要的优秀成绩毕业,
并获得一等学位,“优秀毕业生”称号。
外国同学们和导师纷纷竖起大拇指:
“中国人,厉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后,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似的:
2012年,
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
2013年,
她在寰球级科刊《Nature》上发表论文,
成为登上《Nature》的最年轻中国女学者!
2015年,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她就拿下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学霸二字,
已经远远不足以来形容她,
她是妥妥的学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
没有一种成功是唾手可得,
每个荣誉的背后,
都是一次次艰苦的付出。
在剑桥大学修硕士时,
研究课题是
“以钙钛矿为核心的太阳电池制备工艺”。
而一般新材料研究期只有3—5年。
为了能尽快完成,
她不分昼夜呆在实验室,
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
忙得连上厕所都要掐时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天不会辜负努力奔跑的人,
到2013年4月底,
她终于试验成功了!
从研究材料到发表论文,
最少也需要三年研究,
而她仅用了半年多,
就抢在了该领域的最前端!
她的学术论文,
Google目前引用量已超过2700次,
成为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内,
引用次数较高的三篇论文之一!
而身为学神的她,却爱“多管闲事”。
2012年底,她成为了,
英国埃塞克斯妇女儿童救援中心志愿工作者。
当时,英国政府正欲削减该中心的开支,
听到消息,她马上就急了: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你们不能这样做。”
为了说服政府,
她对救援中心的财政使用进行分析,
汇总了一份报告。
别人都嘲笑她:“你管什么闲事?”
而这份报告交上去后,
政府不仅没有缩减救援中心的开支,
还多申请到数十万英镑的救援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仅有人说她爱“多管闲事”,
还说她在重大抉择上太“糊涂”。
她拿到牛津博士学位后,
英国已有条件非常优厚的职位等着她。
可她却放弃了,毅然回到了祖国,
要在人才培养中尽自己的力量。
有人说她太傻,太糊涂。
可她说:“我们青年人这一代,
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家庭资源、
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
我们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
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
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
也是有责任的。”
身为一名中国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
她义无反顾,因为她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科学无国界,而我有国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回到国内后,她的传奇依然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