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9岁的北京人厨子在2014年通过投资移民的渠道来到加拿大,却选择了一条跟大多数同胞完全不同的路——避开大城市,来到东部的一个偏僻小省,当了猎人。
每年,他要在无人区待8个月左右,杀不够50头熊,得交数额不小的罚款。他说熊皮很软,熊掌很臭,这份别人看来莫名其妙的职业,他干得非常开心。
· 华人瞰寰球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17层工作室
ID:pic17th 厨子/口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叫厨子,今年39岁。2014年,我通过投资移民的渠道,来到加拿大一个偏僻的省份New Brunswick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在我在这里从事带人打猎、钓鱼和看极光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当一名渔猎向导,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个莫名奇妙的职业,但年近40岁的我干得很开心,觉得这是一份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出生和成长在北京。
19岁去英国留学,攻读电力专业,回国后按部就班地做了十年电力工程,但持续十年的单调工作让我觉得丢掉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这是2000年,我在英国留学时的照片,跟现在粗旷的形象反差很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来加拿大之前,我的生活是很精致的。现在脑袋不长毛了,为了更符合现在的职业调性,之前慢慢留起的大胡子我也没剪掉,衣柜里的西装、香水,都变成了迷彩服和户外装备,另外一个柜子里则装满了枪支弹药。
偶尔回到文明社会,爱马仕的丝巾还是可以拿出来戴一戴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移民前那段时间,生活里出现各种问题,我总觉得这个寰球快完蛋了,想在死前找个踏实的地方过相对容易的生活。
2009年底,我开始操作投资移民这件事,2014年拿到了绿卡。
大部分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会选择温哥华或多伦多,我没法想象到了地球另一端,仍然要背着一身贷款在大城市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我选择了加拿大东岸一个很穷的小省New Brunswick。
2015年,我在这儿租了一间公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段时间我晃晃悠悠,一边摸索未来的工作方向,一边熟悉这里的环境。
独居住异乡,留学时在餐馆打工锻炼出来的手艺没丢。我在家里做台湾羊肉炉、水煮鱼,满足自己中国胃的同时,也能降低那种初来乍到的不安定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5年7月,我在当地买了一辆皮卡车。由于以前在国内从事电力工程工作,我对野外生活并不陌生,所以我开始尝试露营、搭帐篷,开着车探索更远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年夏天,我在一个只有2500常住人口的小镇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房子。
这个建造于1994年的老房子,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有五个卧室三个洗手间,附带两万平米的院子和500平的车库,后院有一条河,一个池塘,一百多亩的森林,都是我的私人财产,花了人民币96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初我选择移民加拿大,除了因为这里种族歧视问题比较少之外,就是被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
我居住的小镇,pm2.5的年均值大概是4左右,晴朗的夜晚能看到璀璨的银河。空气好,水源多,动物也多,我家后院常年有白尾鹿和兔子跑来跑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人会觉得,偏僻且经济落后的地方,歧视问题和安全问题会不会很严重呀,完全没有。
搬家后,我开车去多伦多玩。我家的门没有装锁,车库的卷帘门也完全开着,两周以后我回来,发现一根钉子都没少,这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
是我家的院子,完全开放式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生活稳定下来后,我开始琢磨如何谋生。
偶然间在网上查到,极光环状带刚好向加拿大东部偏移了1600km,再加上夏季这里多出2-3小时的黑夜,便成了全寰球只此能在夏天看到极光的地方。
独特的自然优势和现代消费升级的需求让我拍脑袋决定了这个职业:做个户外向导。
我开始有计划地去极光地区拍摄大量的素材,并且在那年冬天迎来了我的首要批台湾客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带人看极光之前,我自己必须要事先踩点、准备好所有的安全设备。
这是我去踩点时挂在皮卡车上的越野小房车,通过烧煤气,车厢内可以保持二十多度,可以让我在 -45°C的天气里舒适地入睡。
车厢前摆的都是安全保障设备和补给:各种刀具,斧子,油锯,发电机,煤气,汽油,滑轮和绳索,应急帐篷和木柴炉子,信号枪,猎枪和弹药——一切保证我在无人区安全的设备都在这儿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6年,一次外出踩点时,房车发电机突发故障,我被困在风雪交加的无人区。酷寒让我无法等到天亮后再寻求帮助。
脱下厚手套,我开始一步步检查、维修发电机的故障,刚站两分钟, -45°C的气温就让我的胡子眉毛结了冰。戴着头灯,我翻出一包朋友之前强烈推荐给我的东西:工业用凡士林,涂在手上,能在短时间内保护手部不被冻伤。奋战了40分钟,终于解决了问题。
在无人区作业,只有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安全地度过每一次考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的职业的正式名称叫渔猎向导,国内对这个概念很陌生,其实狩猎和钓鱼向导在北美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很多人家里每一代都有人做这个工作。
2016年,我刚接触到渔猎行业。首要次出海,全船客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晕船时,我抱着三明治大吃大喝;首要次帮助客人处理猎物内脏,也没有任何不适感。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我不是因为热爱户外运动才干这一行,而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职业适合我,我能做好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6年也是我学习、考试、获取资质、拿下执照成为一名职业渔猎向导的一年。
加拿大在合法狩猎、枪支方面的法规精细到了夸张的地步。
拿枪的管理来说,考试时不能有枪口对人的行为,会被直接判定不及格,在考取枪证后,如在靶场操作违规,会被随时吊销资质。手持不合规的弹药,甚至不合规的弹匣,都会被开罚单甚至起诉拘留。
所以在拓展渔猎向导业务前,我必须先自学法律法规,也会找当地猎人及森林警察咨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做这个职业,需要很多的特殊技能,比如熟练地操作油锯,在野外狩猎或者冬季无人区行进的时候都会用得到。
碰到大树倒伏在路中的时候,油锯可以去除障碍。冬季陷车的时候,可以伐木烧软冻土层,做地锚脱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7年春,我开始以一名专业狩猎向导的身份工作。
每年4月到10月是加拿大的猎季。NB省的动物数量处于饱和状态,黑熊数量超过2.3万头,已经泛滥到把该省的野猪都干光了,鹿的数量减少了70%,如果不去人为控制,这些熊就都没得吃,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近亲繁育。
不仅威胁到它们自己的族群,也会威胁到它食物链下端的所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