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精英学校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并且有“只要自己人”的嫌疑。为了开拓不同社会背景的生源,综合理工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当先高校正在进行改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法国很好的理工院校招收的是怎样的学生?2018年,综合理工415名新生有78%是男性,均为科学类(S)高中毕业生,92%在高考(bac)中得到“非常好”(≥16/20)的成绩,95%来自“专业名校预科班”(prépa)。
《寰球报》指出,这些“天之骄子”的一大共同点是就读明星高中明星班--比如凡尔赛的Sainte-Geneviève高中为综合理工输入85名学生,巴黎路易大帝高中(Louis-le-Grand)160名学生,Stanislas高中42名学生。这三所高中霸占法国最牛理工类高校--综合理工生源的2/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专业名校预科班(Classe préparatoire aux grandes écoles,缩写 CPGE,简称 classes prépas 或prépas),是法国教育体系特有的机制。法国高中毕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比高中更辛苦的学习后需要通过淘汰率很高的入学考试后进入提供等同硕士文凭(bac+5)的名校:比如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工程师学校(École d'Ingérieur)、商校(École de commerce)。
法国有100多所高中开设科学类预科班,但2018年综合理工通过预科制度招收学生的80%来自法国十所高中。
“打着‘公平’的幌子,名校预科制度实际上有利于出身优越的学生”,巴黎索邦大学历史学研究员、教师François Garçon批评道。
“法国名校预科制度可以追溯到1794年综合理工的建校,直到19世纪都仅限于某些学校的招生。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法国高等教育普及,预科制度成了精英学校的敲门砖。”索邦大学社会历史学教授Bruno Belhoste回溯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发展到今天,预科成了法国名牌高校甄选学生的首要途径。尽管饱受攻击,但知名名校仍旧通过联合或单独的预科考试录取学生。
巴黎高商HEC校委代表Eloïc Peyrache认为:“从不同学科、习题诞生的那一刻起,考试就是最有效的招生系统。”所有人面对同一份考卷,匿名测试,难道还有比这更公平的吗?
Essec商学院招生主任Hugues Contant认为,预科甄选适合“申请人数众多”的情况,并且不仅面向“临时抱佛脚”的考生。“我们的学生有15-20%在校期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这说明预科和考试不是把学生格式化的工具。”
最精英的工程师学院通过预科制度招收最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出身优渥。
这并不是综合理工大学的独特现象,所有“专业名校”都是如此。
根据2017年的数据,法国人有13%从事高级管理人员或知识分子工作,而名校的学生54%为上述出身。普通公立大学的理工类学生的出身符合法国阶层分布。
同样,名校中领取助学金(boursiers du Crous)的学生比例也低于平均值:仅25%-33%的学生需要补助,对比法国平均值38%。社会学家Marianne Blanchard总结说:“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末端,学生抵达这里前,已经受到之前教育机构的限制、层层过滤。”
2000年代中期以来,工程师学校致力于生源多样化。他们向政府机构和行业内部提出要求:“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多样化的学生。”理由很简单,比如制造汽车时,所有工程师想法类似(因为其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类似),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综合理工大学学生多样化和成功负责人Alice Carpentier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另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对技术类或高职类(technologiques ou professionnels)高考生开放,这些孩子大多出身普通或中产家庭,但成绩优秀。但获益的学生为数尚少--占比低于10%,开放的学校也以私立为主。
巴黎政治学院在传统上是通过预科招生的专业名校之一。近年来,巴政试图增加学生的多元性,尤其是向农村和郊区年轻人倾斜。学校计划2021年推出首要阶段招生改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高二平均成绩17分、高三18分,克蕾洋荣幸地通过传统渠道被巴政录取。她出生于法国东南部Ardèche,父母都是老师,从高中入学的首要日之内起他们的目标就是巴政。克蕾洋是首要批通过远程教育系统(CNED)注册名校预科班远程教学的学生,父母指导她不分昼夜、周末苦读。
此外,在初中三年级时,克蕾洋去德国就读了4个月,但她认为这点海外求学经验还不够取得巴政青睐。她给一所英国高中写信--所在地与克蕾洋的家乡是友好城市,要求到当地人家交换住宿。2016年6月,英国人投票脱欧、克蕾洋首要次英国之旅同时启动。在巴政招生办公室看来,这段经验让她的英语更加流利,同时打破了狭隘的“欧洲大陆价值观”。
尽管出身于小镇,但克蕾洋并不算是巴政的独特案例。家境优裕、重视教育的外省学生在专业名校中为数不少。
2001年,巴政为106所“教育优先区”的高中设立了特别通道,这些学校多位于巴黎郊区,尤其是盛名的93省圣·德尼。该“教育优先协议”(CEP)规定,巴政通过单独的考试在15年时间内在涉及地区招收至少1600名学生。
Vincent Tiberj认为:“CEP制度是教育系统社会融合的有效手段。居住在平民区的中产阶级原本可以上昂贵的私立学校,享受更好的师资,但CEP吸引他们留在街区的普通中小学。有些人确实获得了意外收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arco Oberti也对巴政“根据地区、生源学校和社会阶层录取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达成的效果表示肯定。
“我们致力于简化录取程序,不止步于CEP,因为我们需要来源更广泛的学生”,Bénédicte Durand介绍说,“相对预科,高考(bac)成绩将在录取中更受重视。新近高考改革的跨学科和强化口试很符合巴政的风格。”她透露,学校将更多地参考全国普通标准,例如高中期间奖学金情况。为了扩大学生来源,融合多元社会背景,这也是必然之路。
(欧洲时报/ 来米 编译报道)
编辑:郎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