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的传说(二)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9-03-11

       有一日之内,我在长沙蔡锷南路行走,与一口古井不期而遇,这就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的丰泉古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4--长沙丰泉古井

 

        爱井的长沙人为它修了新的大理石井台与护栏,以它为中心,建了绿化带,精致的小径上不时有人悠闲地走过。站在井边的一个“老长沙”告诉我,丰泉古井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有许多名井。如织机街桃花巷的桃花井,是旧时长沙的四大名井之一,街侧的“首要戏台班”全是女艺人,名噪一时;平地一声雷,是口有趣又有名的井,井址在定王台解放路立交桥一带,现在已无处可寻了,传说该井可以见底,水流到旁边的洞中,投汲水工具到井中可以听到嗡嗡的响声,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平地一声雷”。

       最盛名的古井应该非白沙井莫属。白沙井位于长沙城南的回龙山下西侧,天心阁东南方约一公里处,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5--长沙白沙井

 

       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白沙古井始凿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出来。明以前的长沙地方史志俱已散佚,所剩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刊印的《长沙府志》即载:“白沙井,县(指善化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香甘美,通城官员汲之不绝,长沙首要泉”。可见此时白沙井已大大地有名了。民谣称:“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利用白沙井所在山脉(古称锡山)的泉水酿酒,历朝很多人皆予以赞赏。晋代文学家谢惠连有“饮湘美之醇酵”之赋,唐代诗人杜甫也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佳句。

       清乾隆年间,进士旷敏本、优贡张九思曾作有《白沙井记》、《白沙泉记》,盛称其泉“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流而不盈,挹而不匮”,甚至将之与天下名泉济南趵突泉、贵阳漏突泉和无锡惠山泉媲美,自明清以来,长沙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前来取水者络驿不绝,即使西城区、北城区一带的居民也挑桶而来,“*日幕而不一息。”更有不少穷苦人家汲水于此,担卖全城,赖以为生。清末以后,挑卖沙水者多居于井旁,白沙井一带生齿日繁,遂形成白沙街。白沙古井可说是长沙生命之泉。

       长沙的古井繁育了长沙的市井文化,也造就了许多名人。

       最早的名人是贾谊,他生活的时代与马王堆汉墓墓主人生活的时代差不多,这位来自洛阳的才子在长沙凿井栽柑,他的故宅正因为凿了一口井,顽强地坚守住了长沙人对一位伟人的纪念。唐代杜甫、韩愈也在他凿的井旁发过思古之幽情,这口井因杜甫“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而有了带沧桑感的名字——长怀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6--长沙贾谊故居的长怀井

 

       二千多年来,凡到长沙的社会名流都到贾谊井边凭吊贾谊。此井不但出名,还流传着一段神话:东晋时有个叫许旌阳的道人,为了追杀一条害人龙,从这口井下去,结果从南昌禅林寺的另一口井钻了出来,证明这口井四通八达。

       长沙首要师范浴室旁的那口井,青年毛泽东每天清晨在人们还熟睡的时候就来到这里,像在东山学校读书时那样,用吊桶吊井水为自己的远大理想“野蛮其体魄”,正是从这口井开始,毛泽东一步一步地实践着自己改造中国与寰球的远大抱负。

       还有一口轰动寰球的井,那就是走马楼地底发掘的三国时代的井,1996年考古工作者从井中出土了17万余片三国孙吴简牍,真实记录了长沙的一段历史,这口井一时成了国内外考古学者的朝圣之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7--走马楼地底发掘的古井

 

       从衡阳七里井到东山学校的老井再到长沙的白沙井,我已从童年进入老年,这几十年见到的井、听说的井乃至书中描述的井,不计其数。我喜欢旅游,每到一个旅游景点,有寺庙香火的场所我不一定进去,但凡有古井,我必看无疑。古井是先辈们居家创业的见证,是城市的眼睛。我们的祖祖辈辈曾经依靠一口口“夏天水冰凉,冬天冒热气”的古井才得以繁衍生息,每口古井都有的它的历史与故事,都曾经滋润和泽被过一方居民。

       自从自来水通上高楼,流入千家万户,人们与古井的距离越来越远,与过往城市历史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随着城市化大踏步推进,古井迅速被遗忘掉,甚至被高楼大厦斩断水源,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淹没在无人问津之中,这种城市化进程有其必然性,但古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该对它们加以必要的修缮和保护,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