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初印象
2012年,我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留学。
当时选择这里的原因非常现实——学费和生活费真的超低,和留国英国相比,可能会低四五倍都不止。
但教学水平却大体一致,到底马来西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并很大程度地学习和继承了英国的教育体系。
那时候,一份炒粿条3块半马币(就是7块人民币啦),一份红豆冰2块(才4块人民币,而且是超大那种,确实够两个人吃的),对我这种没什么钱的吃货来说,简直是人间天堂。
马来西亚是个移民国家,有点深圳的感觉,这里主要人口有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另外还有很多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人。
所以大马的文化非常多元化,单主要语言就有三种——英语、马来语和中文,另外还有印度语。
起初我以为我不会马来语,过来这里可能会有点不方便,后来才发现,这里大多数人都会说英语,因为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一,大家从小就会学习。
就算英语没那么好也没关系,因为华人都会说普通话,带着点广东口音。每天出门,你可能遇到的一半都是华人,甚至连部分路牌都有中文,所以走到哪里都不怕丢了。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是一个友好度比较高的国家。当地的公交车司机会为了等一位老太太把车停在路边5分钟,乘客下车后司机都会和大家挥车致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细小的场景汇成了我对马来西亚的记忆,总感觉这里是一个带着烟火气的大城市。
如今,我已经在吉隆坡定居了,闲来无事,就跟大家说说我眼中的马来西亚总归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房价和物价水平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既然定居,自然首先考虑房子。
马来西亚的房价在一万五到三四万人民币一平米。吉隆坡市中心公寓房价约在三四万一平米,而马来西亚新山房价在一万五到两万左右一平米。
在马来西亚的高级住宅中,例如位于首都吉隆坡的公寓每平方米价格是香港、新加坡、东京的十分之一左右,甚至还低于人均GDP和国民平均总收入都比马来西亚低很多的曼谷、马尼拉、雅加达的房产价格。
对于自主来说,已然相当实惠。但人未能免俗,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片区的同学们买房,必然会考虑后期的增值前景。
根据全球房价指数显示,目前马来西亚租金水平较房价排名靠前,有非常丰厚的盈利回报,每年的房价增长在5%-8%,租金回报大约5%,虽无法带来以往中国楼市的暴利,却也算得上是笔高收益的投资了。
近几年,马来西亚尤其是吉隆坡的物价有所上涨,但距离昂贵还有段距离。
这边的蔬菜水果种类特别多,有些完全没见过,折算成人民币的话,价格上有便宜的一两块钱一斤,也有贵的,个人感觉蔬菜水果还是比北京便宜一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加入海外房产交流群
除了蔬菜,这边其他的生活用品也不贵。比如,电费是3毛/度左右,汽油3-4元/公升,星巴克24元/杯,这里说的都是换算人民币之后的价格。所以这里的生活成本还是低了很多的。
马来西亚的福利
马来西亚建国后,实行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福利体系,历经了几十年的变迁与改革,迄今仍然维持一个比较接近“国民健康服务”的模式,向本国公民提供免费或收费低廉的医疗服务。
另外,马来西亚的公立教育也是免费的,政府对小学(6年)和中学(5年)的11年教育实行免费教育,马来西亚本地人还是享受着相当多福利。
当然,你不是本地人,也可以考虑国际学校。在吉隆坡,国际学校贵的需要6W左右,便宜的一二万人民币。
比如,我邻居小孩子入读的千百家国际学校,有点类似于当地的贵族学校,学费只有3W人民币/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加入海外房产交流群
据说,学生申请入学时,校长会亲自面谈每个孩子,而且能记住所以学生多名字。
同时,不需要担心孩子忘本。马来西亚政府和教育部提倡“强化马来语,提倡英语,并掌握母语”的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必须掌握两语之外,也同时鼓励各族学习自己的母语,因此马来西亚人通常都能轻松掌握三种基本语言。
收关,总结一句,吉隆坡的发达程度的确还赶不上北京深圳,但值得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