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49年逃往台湾的重庆娃
在美国开了家“社会主义”公司
------
1941年,中国半壁河山沦陷在日寇手中,西南重镇重庆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陪都。
在这座山城,聚集了当时的达官政要,一时“多少风流人物”。
这一年,一位名叫杜桐荪的国民党官员,喜得贵子,取名为杜纪川。
在重庆,杜纪川度过了启蒙时期,随着抗战胜利,他随着父亲搬到了上海。父亲这个时候负责国家的电影工作,母亲则是电影明星威莉,在解放的前一年,还主演过电影《出卖影子的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几年后,“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杜纪川又不得不随着父母逃往台湾,到了台湾,地盘小了,杜纪川父亲的官却大了,成为了台湾“广电总局”老大,手握电影电视的生杀大权。
但台湾始终是台湾,孤悬海外,一帮败军之将,戚戚然如丧家之犬。
那时候台湾的国名党官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惶惶不安,有人甚至在吃饭的时候跟子女们说:“有的吃就吃,等共产党打过来,我们全家去跳淡水河”。
杜纪川从小,接受的也是这种“反共”教育。
但是,杜纪川从小就显露出叛逆的性格,他中学时迷上了摇滚乐,因为玩乐队,耽误了学习,后来父母劝诫,加上天资聪颖,最终顺利毕业,并被送往德国留学。
没想到的是,日后杜纪川会做出更叛逆的事情,从小被“反共教育”洗脑的他,居然在移民美国后,开了一家“社会主义”公司,还连续5年被美国人评为“理想雇主”。
2
46岁东山再起
美国人争着给他打工
------
杜纪川创立的公司叫做“金士顿”。
肯定很多朋友都听过,这可是全球较大的内存模块独立生产商及供应商,2017年的全球市场市占率超过72%,拥有4000名员工,年营业额70亿美元。
这些数据,都是业内人士比较熟知的,但金士顿最令大众熟知的,是它“社会主义”一般的员工福利。
关于杜纪川的“共产主义”福利,还有一个真实的段子。
在金士顿规模还小的时候,一位美国记者听说这里的福利很好,跑过来采访,看了一圈之后,记者说:“公司小可以这样搞,但当你做到营业额2亿的时候,就不行了。”没过多久,做到2亿了,美国记者又说:“等你做到10亿的时候,就不行了。”然后杜纪川又做到了10亿,50亿,70亿。美国记者只能说:“全寰球也不会有人像你这么做了。”
杜纪川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在46岁的时候,因为股市失利,赔光了半辈子的积蓄,幸好在自家车库里,找到了2000美金,就凭着这点钱,他继续创业,其中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在短短九年之后,他就把公司做到了市值几十亿美金。
1996年,软银的孙正义花15亿美金买下金士顿80%的股份。谁知那年软银公司的资金出现紧张,有3.3亿美金迟迟未能到账。杜纪川干脆不要了,反正有11亿美金也足够了。这让孙正义很感动,没过多久,又把股份以4.5亿美金卖给了杜纪川,这一来一去,相当于净赚6个亿。
赚到钱的杜纪川立即拿出1亿美金,分给500名员工一人20万美金。1996年的20万美金,足够在美国买套房了。从此杜纪川就立了个规矩,每年把公司利润的7%-10%拿出来给员工发年终奖。
年终奖只是这家“社会主义”公司微不足道的福利。
下面这些才是金士顿连续被评为理想雇主,使得美国IT界人士争着去打工的原因。
比如:员工的医保全报销,包括员工家属的。
比如:新入职员工孩子生病要长期照顾,立即批准长假,带薪的。
比如:公司的法拉利员工随便开。咱们的人,出门不能太寒酸。
比如:员工好学上进,公司报销大学学费。期待你学成归来哦!
比如:员工出差,顺便帮你报个旅行团,你为公司辛苦了,注意劳逸结合呀!
这样的福利,不仅连美国人都羡慕不已,连杜纪川自己都骄傲了,他说:“我是左手资本主义,右手社会主义,左右创造财富,右手分享财富。”
3
“左手资本主义,右手社会主义”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社会主义也不是光发钱。除了给员工钱,杜纪川还有自己少有的管理方式。
金士顿虽然没有富士康那么多的员工,但至少也有4000人,可这4000人在一起不像是公司,反倒像个大家庭。
现在很多企业都说自己是个“大家庭”,其实都是忽悠人。
杜纪川管理金士顿30年来,是真正把企业做成一个“大家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