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总人口达五百六十万的岛国新加坡,生活着近百万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这些漂洋过海、离乡背井追寻人生梦想的同胞们在一个新的陌生的国度工作生活时都会经历各种困惑和艰难的日子,《新桥》就是一本关注新移民,沟通中、新、海内外华人的生活文化信仰的好杂志,这座为新移民的心灵沟通而搭建的桥梁在如梭的岁月中已走过了五个寒暑。新桥——一座联系新中两地的友谊桥,一道跨越今生永世的生命桥!
首要次看到《新桥》这本杂志还是几年前在我们教会里,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这本聚焦本地新移民的杂志,但那时的我从来没想过有一日之内自己的文章也能变成铅字发表在她上面,更没想到正是新桥让我重新放飞自我,完成了一个从建筑师到记者的华丽转身。
对于我这学建筑的工科生来说,舞文弄墨完全是退休后的业余爱好,两年前,我在朋友圈内发的几篇游记被新桥的曹宁编辑注意到了,她联系到了我并邀请我为新桥写一篇人物采访,受访人是我们教会的一位中国工友,这是我首要次写人物采访,零基础的我通过这次采访掌握了一些采访基本要领并顺利完成采访和写稿,之后不久我就在杂志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好有成就感。从那以后我陆续采访了慈善机构的负责人、重获新生的前吸毒犯,还在新桥上发表了游记和一些其它文章,如今的我已成为新桥的一名特约编辑!
2018年11月17日,为庆祝新桥五周年生日而举办的首要届新桥文化艺术节在新加坡巴特礼教堂隆重开幕,这是新桥人的一大盛事,我们的总编陈志德先生也早早给我们分派了任务,他鼓励大家积极宣传,多多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新桥文化艺术节。本来我预期能邀请到十位朋友来观看演出,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一通吆喝后居然发出去了七八十张票,以至于后来再索票的朋友都不敢应承了,圆满超额完成了领导下达的任务,真给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11月17日中午我就赶到艺术节的现场,我们的曹宁编辑和王贤惠编辑都已经早早来了,我也被陈志德总编委以重任,担任今天的现场记者。
我们的陈志德总编(右一)上午就来到艺术节现场,全方位指挥调度整个艺术节的布置安排和彩排活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曹宁编辑和罗玲编辑负责杂志和环保袋的义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早到达的四位热心观众,几位大姐都是来自北京,她们比我到的还早,感谢大家对新桥的热心支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艺作品展示是此次新桥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展出作品有名师画展、书画展、漫画展和描画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参展的狮城名画家有钟志邦、王模平、林仰章和丘瑞福等,他们的作品售卖所得都将无偿捐赠给新桥杂志。做为新桥画展的延续,大家也可在新桥网上画廊参观选购这些名家画作,来支持我们新桥的发展经费,网上画廊的链接是:http://www.xinqiao.sg/Arts.pdf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位是新加坡本地盛名漫画家——翁精敏,他是阿球漫画的创始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的王贤惠编辑身兼数职,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生物研究工作,她的先生王模平原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她是受先生熏陶的初学者,夫妻二人为新桥同献爱心,捐赠画作义卖,照片后面的两幅画是王模平的油画画作,两位观众粉丝和画家合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教会的蔡国合弟兄(左一)也赶来奉献爱心,义卖自己的画作,别看是画坛新人,人家都有粉丝了,呵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三位来自中国的专业人士新移民在邱瑞福先生的画作前留影,中间这位薛博博士可谓是新移民中的佼佼者,在本地报纸和电视上都曾看到他的报道,左边的张彦杰也是我们相识多年的老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邱瑞福先生今天没有来到艺术节现场,但也要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令人尊敬的老画家,他和我来自同一间教会,外形酷似齐白石的他是狮城名家,他的作品以金属画为主,画风另类、匠心独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身为记者的我跑前跑后、跑上跑下,刚采访了画展,总编告诉我这边剧场里已经有演员来彩排了,我又赶忙来采访演员,这是新加坡“突破之家”的弟兄们来到现场彩排,他们将在晚会上给大家献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边楼下新加坡艺之魂Soul of Art Academy 舞蹈学校的孩子们也都到了,这是TINA老师在忙着为孩子们化妆,她在晚会结束后马不停蹄赶到机场飞回中国照顾住院的母亲,真是精神可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活泼可爱的芭蕾少女们玩起了自拍,期待她们在晚会中的精彩表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加坡二一新谣小组的几位演唱者也来到了彩排现场,这个新谣小组成立于1982年,当时由11位华侨中学的男生组成,那位漫画大师原来还是位歌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的王贤惠编辑又变身歌手参加彩排,女儿王子熙为妈妈钢琴伴奏,吉他手则是我们教会的弟兄陈国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四大美人是来自新加坡红月亮舞蹈团的演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敬团长(前排左四)带领新加坡华夏艺术团的姐妹们也赶来彩排,我的左右两边是我的同乡姐妹和十年未见的老相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夏艺术团的姐妹们带来了两个舞蹈节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在观众中还见到了新加坡旗袍协会的会长林倩如(右)和新加坡茉莉舞蹈队的安老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了晚餐时间,新桥还为演职人员和一些提前预定的观众预备了晚餐,这几位同工在忙碌着为大家分发晚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晚上七点,首要届新桥文化节文艺晚会正式开幕,高大敞亮的巴特礼教堂内座无虚席,四海宾朋,齐聚一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主席和嘉宾都已就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晚会开幕,新加坡神学院院长谢木水博士(中)为首要届新桥文化艺术节剪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林明喜牧师做祝福祷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志德总编和主持人刘爱琴在祷告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祷告结束后,新桥总编陈志德先生上台与大家谈天说地,畅谈新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演出开始,首要个节目是华夏艺术团的舞蹈《天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个节目是王贤惠编辑演唱的歌曲《你真伟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三个节目是诗词朗诵《水调歌头》,表演者:吴羽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四个节目是艺之魂舞蹈学校的五位小天使表演的五段独舞,孩子们优美可爱的舞姿把观众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寰球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五个节目是华夏艺术团的姐妹们表演的舞蹈《芳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六个节目是黄徐胤小朋友的电子琴演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七个节目是相声《百善孝为先》,鲁爱民明和鲁梓骏父子俩一逗一捧引得全场笑声不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八个节目是艺之魂舞蹈学校带来的三段芭蕾群舞,孩子们稚拙轻灵的舞姿萌化了观众们的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九个节目是新加坡乐龄学院乐歌团契的大合唱,乐队指挥:姚志方长老,钢琴伴奏:蓝琳莉姐妹,他们为大家演唱了两首歌曲《我要向高山举目》和《我因耶和华喜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十个节目是新加坡红月亮舞蹈团表演的古典舞《画堂春》,表演者:刘欢、杨美娟、方缋珊、许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十一个节目是来自“突破之家”的几位弟兄演唱的两首歌曲《数算主恩》和《爱的使命》,表演者:林新新、颜保明、许通源、罗耀亮、蔡捷兴、李伟荣、莫智强。这些弟兄们以前都是嗜毒者,他们大多数在“突破之家”信主并得到了生命的改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十二个节目是冯雁燕的独唱《火把节的欢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一个节目是新加坡二一新谣小组演唱他们自创的三首新加坡民谣——《飞向你,奔向你》、《回家的路》和《菊花与玫瑰》。演唱者:翁精敏、周永聪、刘添发,钢琴伴奏:周邵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晚会结束了,部分演员和嘉宾上台合影留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些热心观众还久久不愿离去,纷纷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难忘今宵,共贺新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陈总编和晚会的主持人刘爱琴以及她的先生薛博和女儿们合影,爱琴和我也相识多年了,没想到来自AIA保险公司的她还有主持人的才华,我非常喜欢她的主持风格,亲切自然接地气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收关是我们新桥同路人的合影,左起:编辑罗玲、编辑曹宁、编辑张蓓蓉、编辑王贤惠、画家王模平、总编陈志德、陈总编夫人、编辑袁小泓、编辑贺笑萍,另外还有一些未能参加合影的新桥人,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新桥默默耕耘,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新桥,新桥的成长发展也承载着全体新桥同路人的汗水和梦想,收关,祝《新桥》五周岁生日快乐!愿《新桥》在今后的日子,被神大大的使用,不断扩张境界,走的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