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湾区”这个“智慧与财富并存”的高大上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今寰球上盛名的三大湾区是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纽约,看一看这个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会!
原作者:人在旅途的Ga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象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只此”,刘欢演唱的这首《千万次的问》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多年前我们在北京观看这部热播电视剧的时候,还住在LP单位分的一间平房里,儿子也刚出生不久,那时对于去美国去纽约还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一家人一起走上了纽约的街头,很令人感慨,怪不得LP一到了纽约嘴里就总是情不自禁地哼唱着这首歌,她一直在说这首中国人创作的歌曲和纽约简直就是绝配。
纽约曼哈顿的景点比较多,所以我们安排了5个晚上住在这里。纽约曼哈顿是大致南北向的狭长小岛,分下城、中城、上城这三个城区:最南边的下城区(Downtown)一般指14街以南,包括自由女神像、华尔街金融区、布鲁克林大桥以及临近的唐人街等;中城区(Midtown)一般指23街到59街,这里有时报广场、百老汇、第五大道、中央车站、帝国大厦等,是繁华商业区;上城区(Uptown)一般指59街以上,是包括中央公园、大都会和自然历史等盛名博物馆在内的豪华住宅区。相比较来讲,中城区的住宿选择是最多的,参观、游玩、购物、饮食等最方便,三个交通枢纽(中央火车站、宾夕法尼亚火车站、巴士总站)也都在中城区,所以我们便把酒店选在了中城区时报广场附近的42街上。
2015年7月12日上午我们告别了在华盛顿的老朋友,坐火车从华盛顿联合车站前往纽约的宾州火车站,车程约3个半小时。宾夕法尼亚火车站位于33街,距离我们下榻的洲际酒店所在的42街只有一个地铁站间隔,步行过去都可以。
在纽约曼哈顿四个整天的游览行程大致安排是:
7月13日,一整天集中在下城区游览,包括自由女神像、华尔街、911遗址、布鲁克林大桥以及临近的唐人街等;
7月14日,先去上城区的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等,再回到中城区的中央车站、联合国总部、洛克菲勒中心等;
7月15日,沿着百老汇大街往南,一路游玩时报广场、麦迪逊广场、联合广场、华盛顿广场、SOHO商业区;
7月16日,继续在中城区游玩,上午登帝国大厦,下午走高线空中花园(Highline),再去第五大道逛街购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身后这栋大厦被称为时代大厦(One Times Square Plaza),位于时报广场最南端,大厦内常年空无一人,却能够给主人带来每年几千万美元的收入,它的秘诀就是户外广告牌。每年新年除夕夜的倒数活动,盛名的时代广场水晶彩球就是从这个楼顶降下打开并飘散出无数的彩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时报广场附近是纽约剧院最密集的区域,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北边的杜菲广场(Duffy Square)也是属于时报广场的一部分。整个时报广场占地面积虽然只有纽约市区的0.1%,但这里却汇集了纽约市11%的经济活动,10%的纽约市民在这里工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广场中央一个西服革履拄着手杖的雕像是“代我问候百老汇”科汉纪念碑(Cohans "Give MyRegards to Broadway" statue),科汉是20寰球初美国较具影响力的音乐剧大师,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创作了大量百老汇音乐剧。抬头还可以看到背后的广告牌上有一块是中国新华社租用的,用来播放来自中国的信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杜菲雕像背后的这个红色台阶经常是高朋满座,很多人喜欢坐在台阶上一边休息一边浏览四周的繁华,来体会人们常说的:不到纽约算不上到过美国,不到时代广场算不上到过纽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站在台阶上面可看整个时报广场。无论白天黑夜,在这些巨幅电子广告牌招引下,涌动着来自寰球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流,共同感受这里疯狂的缤纷寰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相比中午时分,早晨上岛没有那么拥挤,而且上午拍照的光线也比较好。走出地铁站不远,就来到炮台公园搭乘轮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轮渡上远望自由女神像岛(Liberty Island),岛上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寰球之神”,它是美国国家的纪念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由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游客们在自由女神像前摆出各种造型,几个洋女孩正在自拍留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自由女神像岛上,眺望曼哈顿下城区,纽约金融中心的天际线。较高的那个建筑是建成不久的世贸中心一号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开自由女神像岛的轮渡,中途停靠爱丽丝岛(Ellis Island),这里曾是美国主要的移民检查站,因此被视为美国移民的象征,岛上建有移民历史博物馆(Immigration Museum),可以下船游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公园北面是盛名的华尔街铜牛雕塑(Charging Bull),是游客们最喜欢留影的一个景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过铜牛继续向北走两条街便来到华尔街(Wall Street),一条长不过500米宽不过11米的阴暗小街。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在此建筑了一堵土墙,街道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来虽然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尔街的西口是纽约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1696年英国圣公会就在此兴建教堂,目前的教堂建成于1846年,在当时是曼哈顿下城较高的建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尔街拐角处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是寰球上较大的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但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扯着全寰球经济的神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尔街上的联邦国家纪念堂(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建于1842年,原为海关大楼。纪念堂门口的雕像便是美国首要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归零地”名称的原意为导弹目标或核装置爆炸点,现在寓意着重头开始。如今寰球贸易中心一号大楼(1 World Trade Center),原称为自由塔(Freedom Tower),主体结构高度1776英尺(541.3米),以象征美国建国的年份1776年,已经于2014年11月建成使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归零地的周围还有更多的建筑正在建设当中,这座外形颇似鱼骨的建筑外形独特,令人印象深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沿百老汇街继续往北,来到市政厅公园(City Hall Park),一个非常漂亮的三角地花园,在公园的喷泉前留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公园北侧的纽约市政厅大楼(City Hall)建成于1812年,现本身仍然作为政府办公的场所,市长办公室和市议会都在此,是美国最老的仍在使用的市政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南街海港的17号码头同时也是远眺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全景的绝佳所在。布鲁克林大桥是美国最古老的悬索大桥,建成于1883年,它也是寰球上较大的悬索桥,落成时曾被认为是继寰球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17号码头沿着南街东河边的步道,可以来到布鲁克林桥下,从石头支撑塔的下面低角度观赏滨水地区的风景。布鲁克林大桥常常被作为电影的取景地,为观众讲述发生在纽约大桥下或惊险或浪漫的故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相比较布鲁克林大桥,毗邻的曼哈顿大桥(Manhattan Bridge)名气就小多了,同为悬索桥,建成于1909年,采用的是钢架支撑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东河边欣赏完两桥的风景,沿加萨林街向北走不远,就来到了纽约唐人街(China Town)地段,道路两旁挤挤挨挨都是食品店、餐馆、咖啡屋、佛寺以及小百货商店,我们找个地方吃了中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唐人街虽然显得凌乱嘈杂,但却很富有华人生活气息,对于从小熟悉街边摊位、早晚集市或菜市场的中国人来说,再亲切不过了。
7月14日,我们早餐后坐地铁蓝线到达72街地铁站,出来继续往北走到79街,就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大门口,这是寰球上规模较大的自然博物馆,可以看到大量学生来此参观接受教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对面,可往东穿越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进入中央公园,马上就感觉到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或散步或跑步或骑行,纽约市民有了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往东行走,在一片岩石之上,屹立着一座维多利亚式装饰性建筑-望景楼城堡(Belvedere Castle),它的角楼是中央公园中各种景观的较高点,所以这里曾经被用作纽约的气象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登上望景楼城堡的大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乌龟塘(Turtle Pond)和远处的大草坪(Great Lawn),还有树丛顶端露出的纽约高层建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出了中央公园来到第五大道上,旁边就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这是目前西半球较大的博物馆。初建于1870年,后又多次扩建,其规模可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相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都会博物馆门口,有很多摆摊卖画的中国人,也有少数白人在卖画,还有不少为游客现场素描的街头画家,也还有在国内旅游景点常看到的那种花鸟虫草字画,不过是把中国字改为拉丁字母罢了。
大都会博物馆整座建筑的占地面积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2倍,藏品多达二百万件以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拉美西斯二世可算是古埃及历史最盛名的法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博物馆门前还有不少小吃摊位,五颜六色的宣传招牌很吸引人,我们就在这里解决了我们的午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沿离开大都会博物馆,沿第五大道继续向北来到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它是纽约市最盛名的美术馆之一,外形别致的建筑建于1959年,其设计者赖特是现代建筑的创始人,学建筑的无人不知,LP曾经是建筑师,所以老早就叫喊要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游览古根海姆美术馆时下起了雨,等到雨停后去86街坐地铁绿线,来到了位于42街的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候车大厅里的主楼梯按照法国巴黎歌剧院的风格,大厅宏伟的拱顶则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身后是车站大厅中央问询处顶端的四面钟,据说是中央火车站的震站之宝,四面钟的盘面都是用猫眼石造的,价值大约为1至2千万美元之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13年启用的中央火车站,是寰球上较大、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它也是纽约盛名的地标性建筑,不过如今在周围现代高层建筑的包围中,它也不再显得高大了。
从中央车站沿42街向东走,经过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高320米,建成于1930年,在1931年帝国大厦完工前曾保持了11个月全寰球较高建筑的纪录,它独特的尖顶装饰非常盛名,曾在很多电影中露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2街走到最东头,便来到联合国总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所在地,这块领土的所有权已经不属于美国以及任何一国,而是寰球上只此的一块“国际领土”,这是联合国的图书馆大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参观联合国总部需要提早预定,每天的门票数量有限。我们在门口拍照时,正好碰上一大队国内来的中学生利用假期来此游览。
从联合国总部返回第五大道,途经第50街的圣派翠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这是纽约较大的天主教教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派翠克大教堂对面就是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它是由数个摩天大楼组成的城中城,较大的这个是奇异电器大楼,高259米,楼顶有观景平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洛克菲勒中心全部建筑完成于1939年,是全寰球较大的私人拥有的建筑群,其中央是个下沉式广场,冬天是溜冰场,夏天则是咖啡馆,四周插了一圈的各国国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