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属于后台的人”:从中国的《芳华》到新西兰的《百爱之城》

来自:新西兰中文先驱 0 0 2018-10-28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丁丁(丁冀燕) 服装造型设计师

江西籍客家人,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十多年从业经验。


参与作品多次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梅花奖、金鸡奖、白玉兰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重大奖项。


主要作品包括:电影:《追凶者也》《芳华》等;电视剧:《聂荣臻》《大丈夫》《幸福还有多远》等;戏剧话剧:《黄土谣》《日出》等;龙江剧:《鲜儿》;实景剧:《草庐-诸葛亮》《嫦娥》《南京报恩盛典》等。



1


10月26日,丁丁正在奥克兰机场,准备飞回家乡,我可以想象到她那恬然的笑容。为音乐剧《百爱之城》担任服装设计工作,今年她多次往返于新西兰与中国两地。下一次,可能只隔三个月我们就会再见,而排练现场我们之间的那次对谈,也犹在眼前。


印象如此深刻,也许,是因为参与了其中的一个片断。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舞台旁边的一道侧门,通往一个神奇寰球。走进去,经过幕后光线幽暗的宽大通道,经过一排排悬挂的演出服装,再走过几级台阶,迈过第二道门,这时,就仿佛穿越进入了另一个时空——后台:大小化妆间、走廊、办公室,各色人等匆匆来去,不时拉住谁交谈,热切而繁忙。


本剧的服装组和演员基本为西方人士,对于彩排所发现的新的小情况,需要翻译人员帮助完成沟通。


扮演海边智慧的毛利老人的演员,遇到一个问题了,厚料背心的竖领会刮擦耳麦、造成话筒发出噪音,服装组人员来找丁丁商量办法。她观察研究着,摁下衣领并调整高低,然后说:需要按这种角度钉上几针,把翘起的衣领尖端给压低下去,但不要过于缝实,因为要让它尽量显得自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时又冒出来第二个问题。女主演的长裙需要加多一道内层衬里,讨论出来的方案是,首要,丁丁会马上去皇后街上寻找,采购临时内衬,第二,与此同时,她也找出了此前讨论方案时筛选掉的另两套同色长裙,请服装组裁剪拆下衣料,安排缝制成新的衬里——并特地补充:要与演出服缝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件服装,而不是分开的两件,这样在短暂急迫的两幕间隙中,能够帮助演员迅速抢出换装的时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舞台上,一切活色生香、灯光耀眼,后台则如同蜂窝迷宫,繁忙地嗡嗡作响。丁丁说:我们是生活在后台的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2


这次来到新西兰,丁丁由16日至26日共停留三周时间。在20日的正式演出之前,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定妆和调整服装,随同导演及剧组一起排练与工作,根据舞台情况和导演需求等进行修改、实现一些相关的设想。


《百爱之城》(City of 100 Lovers)不只是一部创意新颖的音乐情景剧,也拥有新西兰从未出现过的一种演出安排,它在奥克兰地标建筑天空城(Skycity)剧场长期驻场上演,向全寰球传扬新西兰美丽的风光、人文、音乐舞蹈艺术以及新西兰人的独特情怀。


该剧的制作团队囊括四国力量,来自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共有15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其中。丁丁受邀担任服装和场景设计工作,完成了约150套演出服装,以及大型海底场景等设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


问:谈一谈你在设计方面的工作情况好吗? 

答:和剧组初步接触之后,我们经历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创意、设计图纸、直至最终的全部完成。自今年约4月份起至今的六个月时间,我来新西兰已有四次。


在早期拿到文字资料后,我开展案头工作,把握背景材料,之后来到新西兰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新西兰的国情、风俗、景观、人文等综合情况。


在团队内部有非常多的人在帮助我,也聘请了一些服饰、服装以及与人文有关的新西兰专家等,并且帮助我接触新西兰本地的服装设计师、顾问,对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民俗以及本地普通民众生活所接触的市场、商场等开展了解。此外我也见过几位电影界的服装设计师。业内不同领域的专家收集和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我根据这一脉络,再行深入拓展和研究。


我们服装设计有不同分类,也各有不同强项。在我过去的工作经验当中,恰好有较大部分为戏剧方面,因此希望在细节敏锐度、服装切换、特殊材料的探索等等方面,尽较大努力帮助烘托我们这整部戏剧的气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4


问:在工作过程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方面? 

答:这部剧是一场巨大的融合之作。戏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艺术门类,它集合了所有人的想象,但是,当然主要的,是以导演的视角来完成这个画面、实现他的设想。


我们拿到的这部剧拥有非常好的故事,然后再来根据这个故事的剧本展开想象,但最终这部剧,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到了“秀“和”剧“的结合。


我们知道,“剧“一般可能更为侧重故事情节等,而秀(show)相对更偏重一些大众化或娱乐化的视觉需求,——我近年参与的剧作,比如有去年完成的《平凡的寰球》(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今年完成的《大先生》(南京市话剧团,关于中国盛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部原创剧作),而我参与完成的秀,比如有大型现场实景秀《会安女人》(位于盛名越南旅游城市会安的现场演出)——过去这么多年以来,我所完成的工作,或者是秀,或者是剧,所以这次的这种融合,对于我来说也是首要次。

这次的《百爱之城》,属于又是秀又是剧的一部新作,它不仅是一部音乐剧佳作,而且还极好地服务于旅游观众,将原创剧本与音乐、服装、化妆等全部统一起来,而且分寸拿捏巧妙。

导演Tony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他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他不仅非常敬业,并且对细节的掌控力也令我非常钦佩。(注:Tony Stimac,美国盛名导演、制作人、作家和音乐剧制作人,作品包括迪士尼《美女与野兽》和《阿依达》以及众多盛名纽约戏剧演出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Tony Stimac


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问:在创作中还有遇到什么挑战吗? 

答:这个剧对我而言较大的挑战可能在于文化差异,包括国情、民族的差异。刚才提到越南的现场实景秀《会安女人》,当时也涉及到越南一个古老的占婆民族及其文化和历史渊源。完成之后,越南方面非常满意,这可能因为文化上存在一定的距离,有作为“他者“的揣摩、提炼和把握等因素起作用。但越南和中国到底都处于亚洲文化圈之内,很多事物拥有共通的基础,而今天做《百爱之城》这个新剧时,我虽然得到了团队很多的帮助,但还是会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问题。


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团队曾经帮助我在奥克兰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专门坐在大商场里观察来来往往的所有行人,比对不同人物的服饰、民族背景,然后一块一块地去提炼他们的色彩、去归类,再去运用和完成我的设计。


在这部剧中,我们要传达的内容可能很多,像首要首大歌,叫做《我们不爱炫耀》,就是为了体现新西兰人不事张扬的民族性,以及这个国家的包容性,这里生活着各国的移民,有着各种肤色和各种文化,非常宽容,我们的服装场景等就是要体现这一特点,并且要在舞台演出所需的鲜明色彩与民族文化的低调之间寻找平衡点。



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问:如何跨国联合完成这次的创作任务?

答:在语言方面,我们有翻译一直陪同,遇到非常复杂的细节讨论时,也可以通过图画沟通。在制作上,我自己在国内有助手帮助监制服装,在新西兰这边也有剧团的服装组和买手。


我们所有服装在完成设计之后,就分为两个部分,有一部分在中国制作,还有一部分在新西兰本地完成。并且新西兰的这一块还进一步细分,比如特殊类,像毛利哈卡战舞等服装不便自己购买或制作,由另外一个小团队去负责完成,还有一些现代型服装由买手采办,另外一部分为制作,也由专人来负责,分工比较细化。


而在国内制作的那一部分,在完成之后再运送过来新西兰,主要是一些特殊造型类,如雕塑人、海草等与人体有接触的背架设计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outh Island 九宫格里装不下的纯净



7


问:你曾经担任电影《芳华》的服装设计师,请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在《芳华》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同样是65式军装(又称“三点红“),仅仅这一个军装,我们打版就做了好多次,具体多少次我不记得,在整个过程当中反复试装、调整。因为我们需要完成的就是冯导心目中想要呈现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它虽然是一部写实的剧作,但其中很多是写意的部分。最终我觉得我们还是做到了,既符合历史,又符合文艺兵的具体情况,同时符合画面和整个电影的需要,完成了他的想法。


对于军装,不可以进行大的颜色调整,但是形状可以动,过去六五式军装是很宽大的,但那个时期很多爱美的年轻女兵,会自己做一些改变(笑)。


我们恢复了的服装,包括女兵所穿的内衣、舞蹈服,都必须要符合过去那个年代的原本情形。甚至我们使用人民画报的图片来专门恢复那段《草原女民兵》舞蹈的服装。(舞蹈《草原女民兵》1972年于北京首演,舞蹈配乐激昂优美,蒙古族女民兵英姿飒爽、气度不凡,成为时代的经典之作。)


当时,电影团队所邀请的都是来自部队文艺团队的专家人员,经验丰富,对年代和剧情需要等把握准确。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刘晓莉老师担任造型指导,她之前帮助制作《集结号》,与冯导有过比较深度的合作,在她的造型指导工作之下包括服装化妆等,我是整个团队中比较年轻的成员,帮助进行服装设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无忧无“滤”—-纯净中土寰球



8


问:对比新中两国的演出和制作,你有什么感想? 

答:就像在中国,业内有一句话叫作“戏比天大“,在这个剧组,每一位演员都非常敬业。这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虽然我们的种族差异很大,寰球观迥异,但是我觉得较大的特点就是,新西兰是一个高度融合、开放和自然的国家,我们这部剧也是一个非常自然与和谐的团队,所有人都全心投入地一起努力,我越来越爱我们的这个团队、我们这个后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丁丁眼中的新西兰


丁丁的一句话:

《百爱之城》跨越了种族,跨越了东方和西方,完全商业化的操作,颠覆了大部分的工作习惯,语言的障碍使得沟通的出口和入口都变得狭窄。感谢梦想,它诞生了!感谢今年遇见的所有新朋友们!不忘初心!感恩!


《百爱之城》演出信息


地点

SKYCITY Theatre


订票网址

http://premier.ticketek.co.nz/shows/show.aspx?sh=CITYO1HL18


近 期 热 门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