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英文媒体Newshub每年都会要求新西兰各大学公布被赶出大学宿舍的学生人数。除坎特伯雷大学之外,其他每所大学都提交了数据。
根据整理,过去十年里驱逐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奥塔哥大学。自2008年以来,共有58名学生被奥塔哥大学赶出其拥有或管理的宿舍。其中23人因持有毒品被驱逐,还有11人因不当性行为被驱逐,其中一起案子甚至引发刑事指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性别来看,奥塔哥大学被赶出宿舍的男性较多,共48人,其他10人为女性。奥塔哥大学的宿舍总共可住3482人。
自2011年以来,已赶走5名学生,均为男生。其中一人因激活火警警报器、无礼对待工作人员、不断违反规定被驱逐。
自2014年以来奥克兰和北帕校区无人被驱逐,但惠灵顿校区有1名学生因特别的反社会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威胁)被赶出宿舍。
坎特伯雷大学拒绝提供信息,大学表示,“校方没有收到宿舍驱逐或暂停学生住宿的记录。因此学校拒绝提供……信息不存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新西兰学生协会联盟(NZUSA)最近的调查情况,大多数曾考虑辍学的学生都是因为在宿舍内遭到性骚扰,让他们感觉不安全。NZUSA 发言人Marlon Drake表示,学生们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会对他们的心理困扰、抑郁和焦虑程度产生重大影响。
一名来自中国、 就读澳洲国立大学的19岁女留学生就曾在学生宿舍遭到一名澳大利亚男子性侵。她告诉记者,该男子尾随她进入她的房间后,将其按在床上实施性侵。当她试图呼救时,男子捂住她的嘴叫嚣道:“我要得到我想要的!”
事发后,同学担心她会被视为“麻烦制造者”遭到遣返,劝她不要报警。她最终还是报了案,但在一名女警员告诉她“这确实不是你的错,但下次一定要小心”之后,该女生选择不起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事件在国外大学宿舍中并非孤例。通常,受到性侵的学生非常害怕将这些事情告诉他人,因为他们担心这将对申请签证和未来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很多情况下,受害人都会独自舔舐伤口,应对精神痛苦,甚至自我伤害。这让他们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
可是,问题学生就该被驱逐吗?
2017年初,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学生Dani 在搬进宿舍几周后,就遭到了性侵。
不久之后,由于与室友吵架,她请求更换房间。今年年初,她被安排到距殴打她的学生仅隔三个门的房间里。几个月后,Dani开始和另一个学生约会。不久后她怀孕了,之后又流产了。
这一切发生后,Dani选择了自杀,但最终自杀未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让她心寒的是,维大校方表示大学必须权衡个人权利、宿舍社区的集体利益以及该事件对其他学生的潜在影响。校方说宿舍环境不适合Dani的康复,所以在她出院第二天就把她从宿舍劝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心理健康基金会首席执行官Shaun Robinson曾就此事发表评论,他说在学生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时还驱逐他们是非常不合适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心理困扰程度较高的年龄组,新西兰自杀率较高的群体是15至24岁人群。在Dani需要善意和理解的时候,学校将她赶出宿舍可能会给她造成严重困扰。
Life Matters预防自杀信托创立人Corinda Taylor也表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学校宿舍可能不是有助于学生心理康复的合适环境,但学校把Dani赶出宿舍是不妥的。驱逐精神不适的学生可能会导致他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学校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新西兰大学委员会的执行主任Chris Whelan告诉Newshub说,对于学生们而言,进入新的环境是一大挑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驱逐学生是大学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向学生提供帮助。首先是发出警告,将学生赶出宿舍是收关手段。
他说被赶走的只是极少数学生,不到住宿学生总数的0.2%,而且可能都是因为特别行为。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首要次远离家乡,首要次体验独立生活。这是他们首要次喝酒,首要次和陌生人合住,首要次应对学术环境——通常我们会尽量帮助这些年轻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NZUSA 发言人Marlon Drake说,可能有其他方法来处理宿舍内的问题学生。“虽然有些学生确实行为不端 ,但对某些学生而言,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我认为他们不一定要被赶出宿舍。”
他建议说,“学校可以有其他选择,比如说使用恢复性司法程序,教导学生对错是什么。通常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地很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他还建议,学校如若想减少被驱逐的学生人数,就需要关注学生的福祉和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社区若拥有很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意味着社区成员们会团结在一起,通常会相互照顾、互帮互助。”
“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大学没有提供这样的支持,就会产生问题,自然而然就有可能导致有学生被驱逐。”
如何寻求帮助?
如果你担心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理想方法是联系你的全科医师或当地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或他人处于危险中,或有可能危机他人,请拨打111。
如果需要找人倾诉,可拨打以下免费热线,全年无休:
· DEPRESSION HELPLINE: 0800 111 757
· LIFELINE: 0800 543 354
· SAMARITANS: 0800 726 666
· YOUTHLINE: 0800 376 633 或发信息至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