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人类空间。人与客观寰球的关系逐渐转向为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加经验的东西,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会变成一种靠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发展将有这样一种总的趋势:规训与教化逐渐弱化,支持和服务强烈推进。教育本质是对学习者的支持和服务,而不是对他们的规训和教化。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教育将主要由各类学校及教师承担。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批量生产的特征。
例如,同样的一门课程,如《计算机原理》,在许多院系都开设。如果凭借大数据应用的推送,给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学科和学生以完全不同的内容推荐,并针对性地给出对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会比传统教育方式好很多。人类大部分约定俗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在大数据背景下并不会发生移位或显著变化,但学生们却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巨量的配套资源。
大数据时代,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并存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可以预计,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将逐渐分离。失去了教育垄断的教育管理部门和传统学校,面临大数据技术的冲击,该如何应对呢?这无疑是一个难题。从国家层面而言,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和理念超前。传统的课堂教育与互联网教育既竞争又互补,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将是未来的教育及各类学校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新生与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