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30日晚就更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新的协议再不叫NAFTA,而是称为美墨加三国协议USMCA(The 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美墨加三国首脑将在60天内共同签署新协议。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与加拿大外交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当晚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已达成一项“21世纪新的现代化贸易协定: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这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收关期限之前达成一致,显然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美墨加三国都认为新的协议是三方达到三赢,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新的协议达成之后更表示,这是加拿大美好的一日之内(a good day for Canada)。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的美墨加贸易协议(USMCA)将给加拿大的汽车业与乳制品业带来变化,对产业工人和消费者带来影响。不过,除了奶牛与汽车,这份新协议在其他领域也将带来关键性的变化,在这份变革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大赢家呢?
有业内专家表示,新协议已经埋下了三颗雷!
药品价格上涨
对普通百姓而言,目前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加拿大药品价格即将迎来大涨。
协议的知识产权章节包括一项条款,将新研发的生物药物免于受到仿制药物竞争的专利保护期限延长了两年。加拿大过去的保护期限是八年,新协议下是十年。这就意味着,价格低廉的仿制药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进入市场,加拿大人买药会更贵。这被认为是长期以来美国推动和加拿大谈判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墨加协议》还包含新的智慧财产权保护议题,包括长达十年的生物药物专利,这堪称美国制药业的胜利。一直以来,加拿大都反对制药业太长时间的专利保护,因为这将无法压低药物价格,也会限制药品产业发展。
因此已有分析认为,美国药企毫无疑问成为新协议下的较大赢家,药价问题将是一个在十年以后,未来加拿大政府都依旧需要面对的问题,而随着加拿大人口老龄化,药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将日益突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版权期限延长
加拿大目前的版权期限是作品的创作者死后50年。而美国和欧盟的期限更长,为创作者死后70年。新的USMCA协议将加拿大的版权期限延长到与美国和盟欧一致。这对创作者的继承人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作品的使用者即将增加成本。
美国货买到停不住
加拿大在NAFTA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要让美国的州和城市开放采购权限,以便加拿大的商家能够竞标更多的政府合约。在加拿大与欧盟的自贸协议谈判中,开放政府采购是一个最重大的成果,对商品制造业与服务供应商,包括小中商业都带来希望。但是在此次谈判中,美国并没有对加拿大作出任何妥协。
“买美国货”条款在这份新协议中没有任何变动,跨境采购仍然受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新近的贸易协定里,加拿大将给与美国网购税收的优惠。网上购物的免税额度提高到$150,原本的额度只有$40。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美国的网上购买$150的东西,送到加拿大的话是不必打税的。这项举动会让美国的电子零售商获得巨大利益,同时加拿大的消费者也会享受更好的价格和购物的便利。但是本土的企业将会被逼到劣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图是原本加拿大人在网上购物时花的钱,美国到加拿大的关税如果有了优惠,可能会有更多加拿大去网上买美国货。
钢铁和铝的关税仍未达成一致
自昨日协议达成以来,就不断有各种声音传来,有评论认为加拿大虽然签署了新的协议,但是仍然作出了重大让步。在美国设置的收关期限压力下,加拿大作出了让步,只是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害,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北美贸易战。
环球邮报作者Campbell Clark认为,签的协议并没有秉持自由贸易原则,而是一种交易和妥协,包括加拿大将向汽车业提出出口配额,避免了25%的汽车关税导致汽车业和整体经济被摧毁。同时,美国方面也在争议解决机制问题上作出了新的妥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除了前面三颗雷之外,加拿大也未能在钢铁和铝的关税问题上与美国达成一致,目前该行业的关税条款仍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美国将继续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钢材和铝材实施惩罚性关税。有专家分析说,如果加拿大同意采取钢材和铝材的出口限额制度,美国有可能取消针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惩罚性关税。
另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同意向美国奶农开放国内奶制品市场的约3.5%,政府准备向受协议影响的奶农提供补偿。但加拿大奶农协会(Dairy Farmers of Canada)依旧发表声明强烈反对,称"任何NAFTA最终协议都不应对奶制品业生产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加息将成定局
新的协议已经被签署,那么接下来就等三个国家的立法机构批准了。
在加元上涨的情况下,加拿大央行10月加息基本成定局。专家预测,只要北美贸易协定达成,加拿大央行将会在10月的时候加息!
对大多数工薪层、普通人来说,加息都是一个明显的打击,到底大家已经在巨大的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里面苦苦挣扎了,更加可以想见的是,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市将面临一轮新的压力。
所以,孰是孰非,谁输谁赢?各位看客,还需稍安勿躁,静候~
温哥华港湾(BC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