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主教反对人工助孕,赞成世俗权力调查教会性侵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18-10-02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天主教会娈童丑闻延烧到全球之际,法国教会始终保持缄默,这种姿态引发了外界非议。但在国家伦理咨询委员会(CCNE)公布一份报告之后五天,巴黎大主教终于打破沉默,接受《巴黎人报》的访谈,就人工助孕、代孕、安乐死、教会性侵丑闻、难民等众多问题一一发声。


现年67岁的米歇尔·奥佩蒂(Michel Aupetit)从今年一月起出任巴黎大主教一职,他就一系列事关伦理的敏感议题,从天主教的保守立场出发,作出强力辩护。即便在教会内部,他也属于更偏保守一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佩蒂在投身教会事务之前曾是一名全科医生,这使得他的立场不乏专业色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巴黎大主教米歇尔·奥佩蒂


反对扩展“医学辅助生育”


此前法国国家伦理咨询委员会在9月25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支持将“医学辅助生育”(PMA)技术扩展到单身女性和女同性恋群体中(目前仅适用于不孕不育的异性恋夫妻)。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法国此前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后续步骤,如果说此前解决的是同性恋“可不可以结婚”的问题,那么这次便涉及到“结婚后能不能有孩子”的问题,正因如此,“医学辅助生育”成为不同社会群体辩论的新焦点。


奥佩蒂大主教表示,他对这一报告结论并不感到惊讶,并随即批评这个机构称,很长时间以来他就认为这一委员会已经名不副实,在1980-1990年代这一机构曾扮演“智者”委员会角色、独立出具意见,但眼下已今非昔比。这份报告的结论早在各界意料之中,奥佩蒂质疑,如果对报告最终决定毫无影响,此前为集思广益而召开的“生物伦理大会”又有什么意义?


奥佩蒂认为,这一事件上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天主教会的意见有没有得到听取,而是“人的尊严总归是什么”。社会应当建立在博爱基础之上,追求共同福祉,但眼下的争论根本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只有“能做”还是“不能做”的简化选择。


哪些议题涉及到“人的尊严”?在奥佩蒂看来,眼下至少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医学辅助生育,二是胚胎问题。


就前者来说,我们是否能想象一个不需要父亲的孩子?当然在传统的伦理关系中,也有孩子因为意外事故、或者被抛弃的缘故而缺少父亲,但这和“医学辅助生育”完全不同。就后者而言,胚胎研究日益广泛,但立法上几乎是空白,人类胚胎缺少确切的法律地位,这使得人们“像对待豚鼠一样对待胚胎”,甚至“对甲虫幼虫保护得比人类还好”,这也提出了一个超出宗教范畴的问题。


作为医生出身的大主教,奥佩蒂强调自己支持科学研究,但只支持那些正当的研究。研究本身并不能证明一切,即便目的正当,手段也未必。例如产前诊断技术本身是好的,但如果人们用来筛选带有缺陷的婴儿并将其予以扼杀,这便构成了伦理问题。


记者问及,教会是否会呼吁教徒动员起来,反对医学辅助生育进一步扩展,奥佩蒂称,他此前已经呼吁天主教徒行动起来参与发声,并认为,如果这种声音是正确的,将会穿越历史并最终取得胜利。但是否走上街头则是作为公民的问题,主教的角色绝不是组织示威,他也不会这样做。即便有朝一日他本人走上街头,也是作为公民身份,而不是主教。作为公民,他仍然是自由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巴黎大主教米歇尔·奥佩蒂


不相信政府在代孕问题上的承诺


法国政府此前曾表示,放宽对医学辅助生育的限制,不会导致放松对“第三方代孕”(GPA)的禁止,但奥佩蒂大主教表示,他对此“连一秒钟都不相信”,理由是,政府在推动同性恋平权法案时,也曾经表示不会导致放宽医学辅助生育,如今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进一步放松对代孕的禁止呢?


慎重对待安乐死


伦理咨询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应当在不触动现有法律的情况下考虑到安乐死案例的特殊需求。对此,奥佩蒂表示,这导致一种“现实风险”,就是在相关问题上“开了个口子”,让鼓吹安乐死合法化的人更有底气。他提醒说,立法是为了规定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但这在结束生命问题上“极为复杂”。


支持反堕胎医生的“良心自由”


此前曾有法国妇科医生批评人工流产(IVG)无异于“谋杀”,这引起了一场激烈论战。对此奥佩蒂大主教从“良心自由”的角度予以支持,并认为医生应当拥有良心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医生是自由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出于良心而拒绝相关操作,是医生权利的一部分。如果立法剥夺医生的这种良心自由,这便是专制。他特别提及,自己作为医生执业时也曾经对病人说过——“从良心上说,我不能这样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讽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街头涂鸦


支持国家权力介入调查教会性丑闻


如果说在伦理问题上大主教坚持传统立场的话,那么在近期的教会娈童性丑闻问题上,奥佩蒂展示出相当开明的态度。


他认为教会应当作出“激进改变”,否则自己的话语就缺乏可信度,而且应当感谢受害者和媒体披露这一切。如果教会躯体上出现“脓肿”,就应该把脓水全部挤掉。此外,教会自身无力解决全部问题,因此必须同世俗法律协作,更多地听取受害者意见,并陪伴他们重建生活。


当被问及是否同意法国议会建立调查委员会介入教会丑闻时,奥佩蒂大主教明确表示“当然支持”、“为什么不呢”。他提醒说,2016年法国主教会议就曾通过决议,建立一个独立专家委员会,如果这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做更多。而且在他看来,当情势需要时由世俗权力组建调查委员会介入,这并不构成对政教分离原则的侵害。对他而言,政教分离并不是眼下问题所在,而是人人有可能自由地信仰自己的宗教。


教皇拥有权威,而不是权力


在最敏感的教皇角色问题上,记者问及“教皇是否作出足够努力”,奥佩蒂大主教认为,方济各一世试图在他能掌握的范围内竭尽所能,但问题是各处都需要有后续措施,教皇的话语具有权威性,但并不掌握权力。“教会不是一支军队,并非所有人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此前德国教会有声音认为,性丑闻源于天主教的教士独身传统,并呼吁允许教士结婚。对此奥佩蒂大主教认为,这是一个假问题,性丑闻和独身传统无关。娈童犯是一个精神构造问题,其中有些人藏身于教会,但大多数人都是已婚者、为人父者。认为让教士结婚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不过是幻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皇方济各一世在教会性丑闻中的角色备受争议


接纳难民是福音本意


近年来难民危机一直持续冲击欧洲,尤其是难民船“水瓶号”(Aquarius)曾经要求进入马赛港,给法国的难民政策提出挑战。奥佩蒂大主教坚持天主教会的传统立场,认为“如果有人无家可归,当然应该接纳”,不应该把人抛弃于绝望当中,既然他们处于困境,就应该照顾,这便是福音的本意。当然随后会有政治上的考虑,但这不属于教会的范围。


面对天主教会中要求“对移民关上大门”的声音,奥佩蒂坦率、但同时又不无模糊地表示,这不是一个拒绝外国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某种文化上的不安全感。法国感觉到自己遭受外来文化的挑战,而且后者不愿融入法国。如果我们认为“在力所能及、为他们提供体面生活条件的限度内”接纳移民是正确的,而且这是圣经应有之义,那么这就指出了道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