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赚的地方,就有人“钻空子”。多年来,因迎合某些人贪图方便等心理、洗钱投资等需求,非法外汇经营一直“偷偷”游走。近日,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座谈,将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整治金融乱象,其中重点打击对象包括互联网金融风险、地下钱庄及非法外汇交易平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么,问题来了:
地下钱庄有哪些“搬钱”伎俩?
从事非法外汇经营有何后果?
个人违规换汇有什么风险?
非法外汇交易平台有哪些?
地下钱庄伎俩多
1. “对敲型”
“对敲型”即“跨境汇兑型”模式,这种兑换方式最直接。一种操作方式是,直接拿现金去地下钱庄兑换外币现金;另一种方式是,兑换双方在银行开通账户进行转账汇款。简单来说,就是兑换人把钱存在地下钱庄境内账户,地下钱庄境外再把钱汇入兑换人的境外账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 境内汇集人民币境外ATM机取汇
在境内银行开数百个账户,然后通过境外的ATM机取出外汇,再倒卖牟利。这种方法主要利用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兑换价差,以及境内很多银行都提供境外取现免手续费的服务。
3. 通过虚假贸易洗钱出境
这种方式由地下钱庄成立假的贸易公司,将资金转入这家空壳公司,然后通过虚假进出口贸易的方法,进口一批货物,用远超货物实际价值的钱付款转出,将资金弄出境。
4. “黄牛”换汇
在各大银行门口或大厅,经常活跃着一些人,遇到来兑换外币的客户就凑上前,以高出银行汇率的价格“诱惑”客户私下换汇。
非法外汇经营后果严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地下钱庄的以上伎俩严重扰乱外汇管理秩序,为洗钱、非法转移资产等提供了可乘之机,涉嫌非法经营罪。《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个人违规换汇风险大
开设地下钱庄,所从事的任何业务都没有法律保障。不管被查出还是地下钱庄主携款潜逃,违规换汇者都是哑巴吃黄连。
去年12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对五家企业、六家银行、两家非银金融机构和七名个人的外汇违规典型案例公开通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通报案例主要包括:企业虚构贸易背景逃汇、银行不尽真实性审核义务纵容企业虚假交易、非银行金融机构转让QDII额度或利用QDII违规跨境套利、个人以分拆方式逃汇或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典型违规行为。
此外,不通过地下钱庄,利用本人及亲友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分拆逃汇,一经查处,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非法外汇交易平台需注意
2017年11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防范通过网络平台从事非法金融交易活动的风险提示》,具体内容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提示》称目前从事外汇、贵金属等杠杆交易的网络平台(含跨境)在中国无合法设立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从未批准,开展上述交易业务的网络平台属于非法设立,参与此类平台交易的双方权益均不受法律保护。
互联网金融协会还提出,各类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金融法规,不得为此类非法金融交易提供服务。
去年12月,央行公示了40家涉嫌非法的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名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管从事外汇经营还是有个人换汇需求,希望大家通过合法合规途径进行,千万不要因侥幸心理换来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