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个吓死高收入阶层的月份。
从9月开始,中国首次与其他部分国家交换CRS(海外金融账户共同申报准则)信息,税务机关将掌握个人境外收入,一旦被列为高风险的纳税人,在面临巨额资金来源不明审查的同时,还得补缴大额的个人所得税。
中国CRS时间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目前国人在境外热衷的投资项目也存在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香港买保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进行资产配置,很多内地人热衷到香港买保险。香港保险业因此迎来了黄金时代,增速非常快。
9月1日,中国将《公约》效力正式扩大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地,香港和澳门在CRS下的税务信息交换方式发生改变,在香港的存款、保险等等协议内的信息,都要被交换了。
如果你买的是小额的重疾险就算了,如果是大额保单(100万美金以上),有在特定保险机构开设有现金解约价值的保险业务,保单信息就会被交换至内地税务机关。
在香港,保险是免税产品,但保单信息被披露给内地税务机关,内地税务机关会不会征税,什么时候征税,按什么税率征税,着实难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到新西兰等地开设银行账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多月前,外媒发布重大消息,新西兰等各大商业银行冻结了数千的账户,并要求确认开户人是否属于外国纳税人,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中国居民。
新西兰曾经是中国居民的重要移民地,也是高净值人群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地区。现在,此种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中国及新西兰都在今年9月首次交换信息的名单之中。从理论上来说,在海外购买的房产不纳入披露的信息,还是可以进行资产规划的。新西兰的举措极富戏剧性,禁止几乎所有外国人购买当地房产。得益于国际贸易协定,来自澳洲和新加坡的公民和永久居民仍能购买新西兰房产,而其他外国人就不要奢望了。
外国人莫名其妙在新西兰的银行帐户上拥有大笔资金,当地银行为了避免惹祸上身,查得特别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海外设立信托与空壳公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高净值人群以前热爱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这些地方。现在,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9月,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卢森堡等地区就已经进行了首要次信息交换。
而现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同其他CRS参与国完成首要次信息交换。
中国新的个税法,首次引入反避税条款,意味着对高净值人群强化征管。根据中国人大网公布的修改后的个税法,新增了的反避税条款作为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1、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2、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3、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何应对CRS?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RS来势汹汹,出示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目前应对CRS方法主要为:通过各种方式让信息不被披露和交换。
以后,下面几种方式可能会成为高净值人群进行资产合理规划的方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一个家庭分居两个国家,老婆孩子移民;父母、配偶、子女等都可能助力合理避税。
2.通过个人身份法人化解决账户持有关系,应对全球税务交换(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实际出资人购买并持有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股)。
3.进行身份规划,选择拥有一个或几个低税甚至无税国家的护照(马耳他、塞浦路斯等)并成为其税务居民(为什么印度最富有的人都在塞浦路斯寻求公民身份),合理进行资产规划。
4.将金融资产转移至非CRS执行国。
5.中国新个税法的税收居民身份判定标准,使用183天划分的国际通行惯例,拥有第三方国家的护照,则可以用他国护照在境外开户,成为第三方国家的税务居民,那么其在境外的金融资产就不会被交换回中国了。
6.海外房产不属于交换信息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