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有两座名山的中文名字里都有个字读音同为“lan”,一座是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山(Blue Mountain),另一座是塔斯马尼亚州的摇篮山(Cradle Mountain)。
我喜欢旅游,跑过寰球上许多地方。在旅游的记忆里有一扇扇敞开着的小窗,就像一个个精致的画框,嵌着许多美丽诱人的景致,镌刻着形形色色的体验。尽管这绵绵的眷恋容易被岁月的长河渐渐地冲淡,但它留下的丝丝痕迹却值得细细回想。游览摇篮山,虽然已经过去几百个昼夜,今天想起来恍如昨日。
摇篮山与亚瑟港、酒杯湾并称为塔斯马尼亚州最盛名的三大景点,距朗赛斯顿156公里。几亿年前的冰川期造就了摇篮山的雄壮山势和高原深湖,其主峰海拔1545米。两个较高的山峦隔空耸立,互相守望,山峦之间有坡地相连,宛如在魏巍群山之中放置了一个英式摇篮,故而得名摇篮山。由于山上物种的原始生态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因此摇篮山也被列为寰球自然遗产。
1912 年,奥地利人古斯塔夫(Gustav Weindorfer)因被摇篮山的雄伟折服,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比莉国王(King Billy)别墅,并不知疲倦奔走十年,希望让这个地区成为“世世代代属于人民”的国家公园。他的梦想终于在 1922 年得以实现。今天,到塔斯马尼亚的游客一般都会到此地观光旅游,来感受他的体会,分享他的梦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到塔斯马尼亚第二天就奔赴摇篮山。进山的路上到处都是挺拔的树木、苔鲜类的植物、广阔的丘陵草场和成群的牛羊。这一带的地貌与冰河时期的冰川作用不无关系,植被与澳大利亚大陆上的迥然相异。看着冰冷清澈的溪涧穿过丛丛温带雨林,层层泻入冰川湖泊,苍劲的古树林里偶尔传出几声清脆的鸟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路上很少看到人类活动的踪迹。秋季的塔斯马尼亚处处呈现着黄色基调,仿佛进入了一个金色的寰球。此地最有特色的植物是露兜树(pandani)和水青冈(fagus)。前者酷似手掌,后者又像澳大利亚特有的落叶乔木。水青冈(fagus)是一种落叶山毛榉(Nothofagus gunnii),属于塔斯马尼亚特有的地域性树种,每年四月到五月,山毛榉的颜色会从金色变到深红色,漫山遍野,秋意盎然。
为保护摇篮山自然风貌,社会车辆不允许开上山。我们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下来,吃罢午餐,稍事休息,换乘景区车辆朝山里挺进。车沿山盘旋,有些颠簸。坐在摇晃颠簸的车里,还真有幼时坐摇篮的感觉。从车窗向远处眺望,绵延曲折的山岭,展现了朦胧的身影。茂密的植被覆盖了整个景区,转过一道弯,又是不一样的风景。有时候,山型像天边的一条巨蟒,蜿蜒起伏;有时候,山峰像一道屏障,落地而降;有时路边一段草坡,有绿有黄,无遮无拦,浩渺无疆。任你的思绪天马行空,不会有任何的遮拦。你可以抽象的联想,赋予山石植被以生命的形象。盘山的路虽然短暂但却别有情趣。绿色的山林黄色的草坡,好似初恋的情人,相拥相送久久不忍告别,这就是摇篮山的情怀!车,在山中盘旋了几十分钟,道路慢慢变得平坦宽阔。鸽子湖停车坪到了!
摇篮山山顶没有修通公路,汽车只能开到半山腰的鸽子湖(Dove lake)。如果从山脚徒步走到山顶,需要6-8小时。景区提供了三条路线供游人选择。其中有一条盛名的寰球级徒步栈道,全长大约75公里,崎岖艰险,是专为那些喜欢挑战自我、热衷探险的年轻人准备的,需要六天才能走完。我们年级大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去冒险了,只能是选择捷径,绕鸽子湖一周,体验摇篮山的美景。
看到摇篮山主峰和鸽子湖的那一刻,我惊呆了!任你怎样浮想联翩,任你如何遣词造句,眼前的一切你都难以想像和准确描述。一时间,我还真来不及整理思绪,只顾快步融入山色湖光之中。
摇篮山共有大小5个高山湖泊。较大的湖叫鸽子湖(也称多芬湖 Dove Lake),海拔1000余米。刚上山时还有阴云,走着走着云雾开始飘散,两侧的山峰依稀露出全貌,两座高耸的山峰倒影在清澈宁静的水面上,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从鸽子湖明镜般的水域远望摇篮山峰,置身于这个高低起伏的古老旷野,让我在宁静中忘掉喧嚣,轻松惬意地感受着大自然中给予的安逸、恬静和美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漫步在湖畔山脚,美丽的景致使你思绪翻飞。我们站在湖边的一块巨大的磐石上眺望四周,整个景区山峦起伏、古木葱郁,高山深湖,山峻水碧,湖映山色,山水相依。鸽子湖就像一枚巨大的翡翠镶嵌在摇篮山中,山顶在云雾缭绕之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静谧深蓝的湖水衬映着蓝天白云,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湖水清澈透明,湖底的水草砂石等清晰可见,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一些树木和杂草在湖边任意生长,显得更为原始和自然,树丫遥指苍穹,彷佛在引导人们聆听那大山远古的呼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摇篮山是个非常适合徒步的地方,沿着湖泊绕上一圈,木头铺设的栈道顺着山地迂回曲折地穿行,时而穿过浓密的树林,时而穿越一片灌木林或裸露的砂地。徒步道上,各国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很多老年人都在这里环湖步行体验高山深湖之美。
我走过一座树林掩映着的徒步道上的小桥,望着桥下缓缓流动的溪水,心情异常平静,除了流动的水声,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大脑在瞬间放空,纯净空灵的深幽气息弥漫在周围,我都不敢呼吸,生怕打破了周围的宁静,生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时空。
我揣着遐思遁着栈道缓缓前行,那密密麻麻的苔藓植物、缠缠绵绵的灌木林和一些高大的树木相伴左右,那远方的山峰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就象几朵闲云在那徘徊着、飘荡着,真希望这种神奇的美,降临到我的头颠。我踮一下脚尖,就一下可触摸到它的身段,一睹它那美丽的风采。如果有神奇的力道助我一下爬上云峰,我会去那美丽的山尖云端转一转,看一下摇篮里总归躺着何人何物,竞要如此雄壮的摇篮来抚育她的成长,竞吸引这么多人来观赏她的神奇和美艳!
我仿佛听到天籁之音从前方的林地里传来,如云杉之语,如清泉之音,幽美深沉,涤澄心胸;我仿佛看到一只洁白的天鹅,展翅高飞如无言之歌,在蓝天白云间展翅翱翔;我仿佛一次又一次登上霞光浴照的峰巅,一躺摇篮,穿越时空,重温儿时的旧梦,倒回到那童真无邪的岁月。
我游历过无数名山大川。中国的三山五岳,美国的黄石公园,澳洲的蓝山奇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在我看来,大山深处,永远是风云跌宕、意蕴神奇。大山有非凡的意志挺立苍穹;大山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大山有古老的传说永难解密;大山有各自的风采不可复制。大山就像一页页翻读着的一部深深吸引我的大书,虽然厚重,但我一直兴味盎然。
身处美丽的摇篮山中,我又一次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