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童潜力、预防老年失智:欧美研究指“学习乐器永远不会太晚”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18-09-10
法国和加拿大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观测大提琴初学者的大脑活动,发现了重要的变化。


演奏乐器对大脑来说是一项挑战,因为听觉必须与精准触觉关联使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由此产生的变化。法国诺曼底-卡昂大学神经心理学研究专家Hervé Platel表示:“这是科研人员首要次,观察考量音乐初学者的大脑活动”。相关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研究人员的分析目标是用乐器再现声音时,操作者大脑区域的变化。认知神经科学专家、巴黎音乐学院-爱乐乐团研究项目协调员Indiana Wollman解释说:“我们选择了大提琴,因为弦乐器的手法对所产生的音符有更持续和精细的影响。这使我们能够准确分析整合手势和声音的大脑机制,这种协调运作是演奏的核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提琴发源于十六世纪,由意大利人安德雷亚·阿马蒂制造出寰球上首要把大提琴。初期大提琴的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弹奏快速音群,因而不受欢迎;直到18世纪初,意大利制琴师史特拉底瓦里缩小并统一了大提琴的规格,改良演奏上的困难后沿用至今。


在法国学者Thibaut Carpentier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开发了微型非磁性仪器,可以用于核磁共振观测。然后,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13名志愿者参加了本项研究。科学家观测他们在三个时段的大脑活动:首要次听大提琴演奏示范乐章,在学习一周和四周后自行演奏这段乐章。在首要次听示范乐时,志愿者大脑中的听觉和运动前区被激活。在学习过程中,其他运动区域也参与进来,存储音乐记忆的海马体发挥作用。经过训练,志愿者听觉和运动区域之间的连接程度增加,其手臂、手指的精细运动技能与听力之间的联系更加协调。


更令人惊讶的是,首要次被激活的大脑区域可以加快此后的器乐学习速度。Hervé Platel解释说:“这是大脑皮层的辅助运动区,是听力和人体活动配合的关键区域。”


从更大范围的意义上说,成年人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他首要次听示范乐章,反映在核磁共振仪上的大脑变化检测出来。科学家们早就知道,运动区域对听力刺激的反应因人而异。有的小孩子可以闻乐起舞,有的则不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一个孩子在三四岁时就开始上音乐课,他学到的不仅是听音能力,而且注意力和记忆力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


其他艺术或运动项目也可以在大脑中展示为视觉、空间与精细动作结合的区域受到刺激。相关区域也可能受到观看或听到其他人做这些事情的刺激。因此给孩子们展示艺术家或运动员如何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甚至发现潜在才能。


学习乐器开发大脑永远不会“太晚”


一篇发表于2011年关于神经认知测试的论文,把60岁至83岁的老人分为三组,分别是:有至少10年的乐器经验者(22位)、1至9年的乐器经验者(27位),以及无乐器经验者(21位)。乐器主要为钢琴,这三组的年龄、教育程度和运动量都相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年人学习乐器可以预防和治疗失智症、中风等疾病。


与从不弹奏乐器者相比,有至少10年乐器经验者的非语言记忆(即视觉记忆)、命名能力、思绪流畅力和执行力都明显较好。但这项研究只能显示丰富的乐器经验与较佳的认知功能有相关,并不能直接证实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最近20年来,诸多研究发现弹奏乐器动用脑细胞更多,除了预防失智症之外,也用于中风、巴金森氏症和失智症等的复健治疗,因此学习乐器启发智力永远不会“太晚”。


美国西北大学听觉神经科学专家Nina Kraus教授在论述一项相关研究时认为:“阅读需要有良好的工作记忆力,以及消除话语歧义、并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上述能力都在投入地演奏乐器时得到了真正的加强。”

 

(欧洲时报/ 来米 编译报道)


编辑:小C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