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刘志彪、张晔发表署名文章,称提高生育率应成为中国新时期的任务,并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具体办法是,40岁以下公民每年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家庭在生育期的短期收入损失。如未生二孩,账户资金则要等到退休时才能取出。无独有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16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言论不但在中国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也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德国之声》刊文质疑中国学者的建议是鼓励生育还是变相罚款。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不敢生”与高企的房价有关。相关阅读:
欧洲国家普遍生育率低,它们为了提高生育率有些什么措施呢?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2018年3月公布的调查,法国人生育率在2016年持续下滑,平均每名妇女生育1.92个孩子。法国生育率虽然目前仍是欧盟国家中较高,但比起2015年的1.96个,呈下降趋势,且预料2017年的生育率还会下滑。
在鼓励生育方面,法国政府提供了不少方便措施:有孩家庭税务优惠及其他津贴;除了产假,法国父母还享有最长可达三年的育儿假;多子女家庭享受更多政策优惠;另外还有各种保护妇女产育期间工作权利的法律条文。在法国,到医院分娩费用完全由社保承担,通常医院还帮助办理出生证明,并在母婴出院时,赠送不少婴儿用品作为礼物,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其人性的一面。另外,许多行业还存在“照顾生病子女”带薪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政府重视托儿所建设:2个月的幼儿就可以送到托儿所,3岁以上进入幼儿园,以方便父母复工或参加培训。托儿所和幼儿园收费标准不是统一金额,而是按百分比数收取,家长收入低、缴纳金额也低。
2017年9月,卫生部长布赞宣布给贫困家庭的孩童看护补助金每月增加138欧元。布赞女士指出:“今天有300万儿童每月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很多生活在单亲家庭”。这些家庭很难进入托儿所,家长因此也很难找到工作。
2019年9月开始,法国义务教育年龄将从现行的6岁提早到3岁,也就是将幼儿园也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主要原因是政府发现,没有上学的3岁儿童大多来自父母社会和经济地位弱势的家庭。马克龙总统称:“我们要给所有的孩子公平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