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宁静安长城上重温沙飞经典老照片

来自:Prisca1966 0 0 2018-08-23

我这“伪驴友”居然被忽悠上了野长城,在崇山峻岭之巅沿着古老残破的城砖石墙从宁静安长城关城走向一个个敌台,还要配合着某位真驴友在几个景点摆拍”八路军女战士“,在山上游荡了五六个小时,现在想来还有些不可思议,哈哈!转发我先生”人在旅途的Gao“新近完成的河北涞源孟良城野长城游记。


原作者:人在旅途的Gao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河北省涞源县拥有约100公里长的古长城,完好率比较高,被很多驴友誉为 " 中国很好的野长城 “。但因为涞源县位于太行山中,以前从北京到涞源交通不便,所以虽然向往已久,却难以成行。自从京昆高速河北段与张石高速河北段都通车后,从北京到涞源的车程一下缩短到约2.5小时。这样一来,驴友们从北京到涞源的古长城一日游就得以实现。


古往今来,涞源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太行山北端交通要道上,向北通往张家口和张北草原地区,向西通往大同、太原的山西高原盆地,向东通往石家庄、北京的华北平原地区。 “太行八陉”中的两条:“飞狐陉” 和“蒲阴陉”便在涞源交汇,飞狐陉自涞源向北通向蔚县,蒲阴陉自涞源向西通往易县,这正是如今张石高速(张家口至石家庄)的走向。西汉时期这里便置县广昌,到了唐宋时期改名为飞狐县,明清时期又恢复为广昌县,到了民国初年才改为涞源,取涞水之源的意思。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朝军队遭遇惨败,对蒙古各部落的战争逐渐转为守势,明朝也自此开始了历时100多年时间对长城的大规模修筑。涞源扼守北京地区的西大门,自然也是修筑的重点。涞源境内的明长城为内边长城的一段,从东北斜向西南,在峰峦峡谷间上下腾越,蜿蜒穿行,总长度达100多公里,从东至西设有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安、白石口、插箭岭、独山城、狼牙口七座城堡。

 

首要次来游览涞源古长城,选择了宁静安段长城。一是因为宁静安城堡比较特别,其他的城堡都建立在峡谷或河口处,只有这宁静安城是建立在山顶之处;二是因为1937年秋,摄影家沙飞曾在这里拍下了一组经典照片《战斗在古长城》,发表之后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宣传作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宁静安段长城的位置和走向示意图。以宁静安堡为分界,南边被称为宁静安段长城,敌楼编号为宁字打头;北边被称为浮图峪段长城,敌楼编号为浮字打头。浮图峪堡北边,跨过拒马河到随家庄,接上了乌龙沟段长城,那边的敌楼编号为乌字打头。沙飞1937年10月拍摄的八路军在城楼上胜利欢呼的“欢呼楼”,便是宁字一号楼。沙飞拍摄的另一张经典照片:白求恩大夫在小庙中作手术,是1939年10月拍的,小庙地点也在此处附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8年8月17号,我们早上8点钟出发,从北京北五环到西五环,再向西上西六环,然后向南走京昆高速(G5),到易县附近转到张石高速上向西,进山区穿隧道,过紫荆关到涞源东收费口下高速,然后沿108国道向涞源方向行驶,约上午11点到达了上山地点—亚家庄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的田野里满是生机勃勃的青纱帐,抬头便可以看到山脊上起伏的古长城。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夏季炎热,来登山的驴友比较少,小路几乎被野草覆盖难辨。经过1个来小时的艰难跋涉,来到了宁静安城堡的南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宁静安城南门上的城楼早已坍塌,条石砌就的城门尚完整,城门额上原嵌有石匾,据说上刻“天险”二字,但早已没有了踪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宁静安城南门内部,一颗大榆树遮挡出一片阴凉,我们在此吃过携带的午餐,一餐真正的野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宁静安城内,散落着一些石碾盘、上马石、残碑等,还有几个房屋和院墙基础,不清楚是什么年代的遗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登上宁静安城的北城墙,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全城。宁静安城面积并不大,形状像个月牙,东西长约200米,南北最宽处约50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沿城墙走到宁静安城的西端,长城从这里在山脊向北延伸,属于浮图峪段长城,一直延伸到拒马河畔的浮图峪城堡,城堡的遗迹如今已经不明显,那旁边有个浮图峪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回看宁静安城南侧山下的来路,右边树丛中露出的村庄就是停车处—亚家庄村。宁静安城堡建在山顶,很可能就是因为其观察的视野比较好,西北方向涞源小盆地都在监视的范围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空山幽谷间,除了我们,就只远远地看到另一面山坡上的几只牛儿和孤独的放牛郎。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宁静安城被当地人称为孟良城,百度地图中也标示着这个名称。为什么会用北宋抗辽名将杨延昭(杨六郎)手下一员猛将的名字?大概是杨家将的戏曲故事深入民心,孟良在被杨六郎收服前是个占山为营的绿林好汉,当地人便把山顶的这座城想象成了孟良的山寨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准备前往宁静安城南边那一段长城。这是从城堡的最东端回望整个宁静安城堡,芳草萋萋,荆棘满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站在宁静安城东端的高点处,远处长城向南部山巅爬升上去,LP让我摆个姿势,那就来个“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开宁静安城堡,长城拐个圆弧,从向东拐向南。涞源古长城的城墙基本都是这种毛石经过简单打磨堆砌而成的,不像八达岭长城那种用长条石和城砖垒砌,到底那成本太高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简陋的城墙也是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我们小心翼翼走下身后这段险峻陡峭且已经坍塌的下坡城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了宁静安城南边长城的首要座敌楼,姑且称为宁字一号楼,它已大部分坍塌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敌楼东侧残存的一角。东边山下是杨家庄村,从杨家庄村这边也可以上山,跟我们从西边亚家庄村上山的距离差不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残墙断壁间感悟历史的沧桑巨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宁字一号楼的南侧,这里就是摄影家沙飞拍摄《八路军在古长城上欢呼胜利》的地点,只是敌楼的雄姿已然消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看看原来这张盛名照片。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来到晋东北,初战告捷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后,10月开始准备在晋察冀地区建立敌后根据地。涞源是连通华北地区、张家口地区和山西地区的交通枢纽、日军补给线的重要一环,它成为了日军和八路军的争夺重点,当时115师的杨成武独立团活跃在这一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也振臂欢呼,在相似位置仿拍一张。这座敌楼被驴友们称为“欢呼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欢呼楼往南边,长城走势逐渐升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回望宁静安城和欢呼楼,“战地黄花分外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宁字二号楼,这里是沙飞拍摄的《战后总结会》的地点,同样遗憾的是原来雄伟的敌楼只剩半堵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看看原来的照片。因拍摄过鲁迅的收关时光和葬礼,当时25岁的沙飞在中国摄影界已小有名气。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沙飞意识到摄影对于宣传抗日救亡的作用,提出了盛名的“摄影武器论”,便从上海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作为全民通讯社的摄影记者,他前往八路军115师采访,却刚好错过了平型关战斗,115师政委聂荣臻于是介绍他前往位于涞源地区的杨成武独立团采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也来开个小会,仿拍一张。这座敌楼被驴友们称为“总结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总结楼的南侧再拍一张,远处是宁静安城,这个地方是沙飞拍摄的《八路军机枪阵地》的地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看看原来的照片,远处的宁静安城分外清楚,可以看到宁静安城的南门楼、以及左侧的浮图峪段长城敌楼都还相当完整。那个年代山上的树木几乎很少,因为那时人们还都是用烧柴来做饭取暖。八路军战士们身上的服装也还比较新,因为当时国共合作,红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才不久,来到山西抗日,也获得阎锡山不少装备支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也拿着三脚架作机枪来仿拍一张,远处的宁静安城也很清楚,只是宁静安城的南门楼、以及左侧的浮图峪段长城敌楼都已残缺不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沙飞拍摄的另一张《八路军机枪阵地》,比刚才的位置再往南走一点儿。当时杨成武独立团跟日军争夺涞源,县城几易其手:当日军留下少量部队驻守时,独立团就进攻夺城;当日军大部队来扫荡时,八路军便撤到县城周围的山区中跟敌人周旋。宁静安城因为地势高、视野好,肯定也是八路军退守时选择的一个重要地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在相似位置拍的一张,对比上边沙飞拍的照片,可以看到那时长城上垒砌的单边墙垛还都相当完整,如今长城上光秃秃的,单边墙垛都塌完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继续往南走一点,便来到了沙飞拍摄那张传播最为广泛的经典照片《战斗在古长城》的地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看看这张历史上被广泛印刷传播的经典照片。其拍摄时间也曾有争议,从草的形态来看,肯定是秋天而不是春天;从战士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来看,肯定是抗日战争初期,因为从1938年开始,八路军是自己做军服的;从机枪手瞄准的方向来看,差不多是朝空中瞄准,所以这并不是实际战斗中抓拍的一幕,而是摆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央的敌楼顶端冒出的两个尖状物来看,那绝不是后面远处山峰冒出的两个山尖,而很可能是在敌楼顶部搭出来的两个棚子,这表明八路军可能是住在敌楼中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也在同样的位置仿拍一张,后面的两座敌楼顶部虽已坍塌,但整个墙体还算基本完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沙飞在相同位置拍的另一张。以上这几张沙飞拍的照片,看起来都是同一日之内在这段长城上摆拍的。我们应该理解,因为沙飞这个时候还是下到部队采访的报社记者,作为南方人初次来到北方看见长城,他有意识地把长城这个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符号与眼前的八路军战士组合在一起,拍下这组具有象征意义的照片,同时作为一个摄影师,他也考虑了构图、光影等艺术元素。同一时期,他在涞源插箭岭长城,也拍下了一组八路军与长城组合的照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37年12月,沙飞回到115师总部,参加了八路军,被聂荣臻破格提拔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辑科科长兼抗敌报社副主任;1939年政治部设立摄影科,沙飞任科长,成立了共产党首要只新闻摄影队伍;1942年《解放军画报》的前身《晋察冀画报》社成立,沙飞任社长,他的这些“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的系列照片开始发表,流向全国,成为了鼓舞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精神武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宁字三号楼,楼顶坍塌了有三分之一,楼顶的墙垛也都没有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站在这座敌楼门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4窗回字形敌楼,内部的西侧拱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敌楼箭窗望向南部,长城爬上山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到这座敌楼的南侧,这边好像有一条下山的小路,但是夏天灌木野草茂盛,小路寻找起来非常困难,收关不得不放弃,还是原路返回。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回到“总结楼”的北侧,这边似乎也有一条下山小路,不过走走就没有踪迹了,收关只好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我们自己在荆棘灌木丛中自己开了一条路下山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下午5点半下到山脚,回望山脊上的长城。6点半离开了亚家庄村,前往白求恩小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7点多来到白求恩小庙所在沟口的王安镇,发现道路已经被当地拉砂石的大车破坏得面目全非,加上天色已晚,随放弃了前往,从涞源东收费口上张石高速返回北京。这里贴一张沙飞拍摄的白求恩在小庙做手术的经典照片。沙飞是白求恩大夫的好朋友,他拍摄了很多白求恩生前以及逝世前后的照片,他还拍了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的照片,这些都成了留给后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那段峥嵘岁月的宝贵历史回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