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要看银行对账单,房东房客总归谁占理?

来自:新西兰中文先驱 0 0 2018-08-1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无论身在何处,

人人都要有片瓦遮顶。

房东和房客,

真是个说不完也辩不清的话题。


日益高企的新西兰房价,

让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租房生活。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这会导致的必然后果,

就是租赁市场的压力上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管你当过房东还是房客,

一定知道在新西兰租房,

需要提供不少材料。

身份证明、工作证明、推荐信都是常规操作,

要求详细银行对账单的房东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

新西兰房东要看对账单的做法,

最近饱受诟病。

这种做法总归是“不道德、侵犯隐私”,

还是房东的“合理做法、无奈之举”?


----------推广----------

----------推广----------


吃快餐=穷人=付不起房租?
▲▲▲


Rachel Kann是一名奥克兰物业经理,

在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7月的调查中,

她表示自己经常向租客索要银行对账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可不想刚帮租客找到房子,马上就出现付不起房租的情况。”


要对账单也就算了,

但她的理由,

不仅让在场的人相当震惊,

也直接挑起了这场“对账单风暴”:


“我遇到过很多低收入人群,账单上一般都是‘肯德基、麦当劳、小卖部、肯德基、麦当劳、法院罚款’,要么就是刚买的卡车,或一些根本无力支付的东西。我见过太多财务管理乱成一团的人了。”


经常吃快餐=低收入人群?

这样的固有印象不仅仅在新西兰存在,

其实整个西方社会,

都把快餐和穷人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美国,

在KFC一类的炸鸡店常常能看到很多非裔美国人,

连肯德基自己的广告都因为用黑人家庭做主角,

而遭到种族歧视投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的肯德基、麦当劳、Burger King等等快餐店,

也常常能看到毛利裔和岛裔的身影,

而且其中胖子居多。


可能在喜欢吃快餐的人群中,

有一部分的确没怎么管理好自己的财务。

但能反过来推测,

爱吃快餐的人都在乱花钱吗?

这是典型的逻辑谬误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也收到了相关投诉,

认为该做法“非常令人忧虑”和“不道德”。

首席执行官Sue Chetwin问道:


“如果花费相同比例的收入在‘优步外卖、健身馆、Ponsonby餐厅、优步外卖、健身馆、精酿啤酒吧’这些地方,难道这就能证明一个人有更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吗?”


如果说快餐和个人财务状况有关,

房东因此而挑剔还有些道理的话,

下面这件事就几乎是完全的歧视了:


惠灵顿一个房东,

在潜在租客的银行对账单中,

发现这名年轻女子在上钢管舞课程


看到这条付费信息,

他就直接告诉这名女子:

“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接受你这种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学钢管舞=品质有问题?

对于这种房东,

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房东:我也要付房贷,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


初到异国打拼,力有不逮,

只得先租房暂住;

来日事业有成,买房买地,

又摇身一变成了房东……


对于很多华人移民来说,

此事谁对谁错,

完全看你站在哪个立场上。


一位华人读者有数套投资房,

都交给物业公司管理。

其中一套南区的投资房租客是一个年轻家庭。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起初一切都好,

也按时交租,

但突然有段时间租客似乎遇到经济困难,

拖了几个月的租金,

导致他拆东墙补西墙,

好不容易才还上贷款。


他对物业经理检查租客银行对账单不仅不反对,

还非常支持。


“我们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有很重的房贷压力,真的很怕遇上不按时交租的房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另一位华人房东并不看好本地人的抗风险能力,

据统计,一半以上新西兰人的银行账户中,

连$1000纽币的存款都没有!

他告诉先驱酱,


“我们很欢迎同胞来住,也有经济上的考虑。华人的经济背景我们是放心的。”


奥克兰一名职业房东Peter Lewis有12套房产,

每天都要朝九晚五地忙,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房客按时交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有几个房客在一周交完房租后口袋里就剩五块钱了,根本没钱买电、买水和买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宁可他们拖一段时间晚交,也不要收关不交。”


事实上,

如果物业公司没有选到“靠谱”的房客,

房东的损失可能很大。

比如房东Ron Goodwin的投资房被租户破坏,

房屋损失高达14万纽币!

当时的物业公司Barfoot&Thompson,

被认为没有尽到详尽调查的责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解决问题的关键:合理限度
▲▲▲


Karen Withers是独立物业经理协会(IPMA)主席,

在她看来,

提供银行对账单这种情况正变得日益普遍。

尤其新移民,

在租房时不用提示就会主动提供对账单,

因为在一些国家这属于惯例。


“物业经理只是将其作为了解和审查租户信息的一件工具,而这样的工具我们有很多。”


事实上,

这种行为并不新鲜。

惠灵顿市议会就有一项审核银行账户的长期政策,

以此保证享受政府公屋福利的确实是低收入人群:


“我们必须要审核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确定对方不存在高收入。这当然会存在隐私问题,可如果不提供账单细节,那申请人就无法证明自己符合条件,就这么简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提供账单细节,

就无法证明自己符合条件。

提供账单细节,

就有隐私受到侵犯、消费习惯受到歧视的风险。

这其中的关键点,

是要画下一条合理的线。


也就是说,

银行对账单只能用于判断用户的财务状况,

不能暴露用户的隐私。


比如,

银行可以提供“资金证明”、“存款证明”,

或类似的文件服务,

只有存款的数额和大概的时间,

不要提供详细的收支情况。


对于租客来说,

其实还有一个规避的办法,

就是把存款放在储蓄账户,

平时的消费通过信用卡或普通账户进行。

储蓄账户的对账单是非常简单明了的,

不会暴露隐私。


对于房东和物业经理来说,

或许只能用“道德绑架”和常识来规避歧视了。

就算内心有其他想法,

至少表面上要表现出“一视同仁”,

因为大多数人是“不患寡,患不均”。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最近有一名太平洋岛裔男子,

去看高端区域Herne Bay的房子。

一起看房的除了他都是白人,

房产中介看了他一眼,

就要他提供银行对账单。

他从手机里找到账单给她看了,

但是心里非常不爽。


“我觉得这很不合适,而且非常恶心。我觉得被歧视了,因为她没有朝其他任何人要账单!”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要租房市场一直“炙手可热”下去,

房东的权力就永远要比房客大,

只有在“有得挑”的时候,

才会有挑选时是否公平合理的问题。


只有增加市场上房源数量,

加强对低质量房源的修缮和监管,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管是房东还是租客,

都要依法签订合同,

各项条款合理合法,

并且严格遵照合同执行。

一旦遇人不淑,则尽快寻求法律援助,

较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若不然,

和租房有关的烦心事,

恐怕永远都少不了。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