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大大加速了选育物种的速度,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制造新的物种,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从转基因生物诞生的那天起,伴随着的就是质疑和反对声,不少人担心这样加速自然选择可能会给生物界带来影响,更多的人则是担心这种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
澳洲是农业大国,又是对食物检疫非常严格的国家,他们是如何对待转基因食物的呢?
1. 重视安全评价
根据澳洲以及新西兰食物安全局的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是会降低食物的营养成分;而食用转基因饲料的动物,其生产的蛋奶肉跟普通的没有区别。但是这并没有降低人们对转基因食物的不信任。尽管如此,所有准备在澳洲出售的转基因食物必须经过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的安全评价(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除非某种转基因食物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否则该局不会批准该种食物上市。所以,一般来说,在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食物其安全性也是值得信赖的。
由于转基因食品是相对较新的食品供应,食品监管机构采取审慎态度评估它们供人食用的安全性。澳新食品标准局在逐个个案基础上进行安全评估,这意味着每一个新的基因改造单项都会接受其潜在的食品安全影响方面的评估。转基因食品会从分子、毒理学、营养和成分等角度与通常吃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找出是否有任何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之间的差异,以决定其是否能被公众放心食用。
早在2000年,当时的澳洲新西兰食品局(Australia New Zealand Food Authority, ANZFA)就出版过一本小册子《转基因食物和消费者》(GM foods and the consumer)给读者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2005年,该局又组织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并且出版了一份评估报告。其首席科学家Marion Healy在这份报告的导言中写道,“我向您推荐转基因食品,我相信澳洲和纽西兰食品标准局(该局在2002年更名)所使用的转基因安全评价流程与寰球上很好的评价体系是一样的。”尽管名称更换之后,该局的功能大大扩展,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和批准方面的职能是始终一贯的。
凡是出现新的研究和讯息,FSANZ都要进行跟踪并实时的发布评估报告。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研究(不管是经过科学界同行评审的论文还是其他的研究)声言发现了转基因食物的负面作用,其他人也拿这些结论作为反对转基因的证据。如果该项研究中针对的是FSANZ已经批准了的转基因食物,FSANZ会重新查看这些新的研究,看有无必要对之前的安全评估进行修订。如果声言的转基因食物还在研究和发展中,或者是一般的食物,FSANZ会查看该项研究发现是否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或者是否与安全评价的程序有关。有时候,在互联网或者媒体中会出现一些研究,但却缺乏有效的细节,这样就很难进行独立的分析。在这种情形下FSANZ也就不太可能就此发表较为细致的评论,如果可能的话,FSANZ会搜寻更详细的信息。
2011年,FSANZ对一些声言转基因具有负面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回应,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均存在着严重错误或者缺陷,这些结论也无法获得承认(详细的报告可登陆该局网站进行查阅)。可以说,直到目前,凡是通过FSANZ食物安全性检验通过的转基因食物,在食物安全性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从2000年至今,澳洲和新西兰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已达55种,包括了大豆、油菜、玉米、土豆、糖用甜菜、棉花、小麦、苜蓿和水稻,其中品种最多的是大豆、玉米和棉花。获得改善的性状主要集中在抗虫害方面,也有一些是抗除草剂、抗旱和改善营养成分。
2. 明白标识转基因,保障消费者较大知情权
为加强对转基因食物的风险管理,保护环境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2000年,澳大利亚总督签署了《联邦基因技术法案2000》。该法案于2001年6月20日正式生效。法案颁布后,很快形成了以联邦基因技术法为基础,各州(领地)基因技术管理法和部门法为补充的综合性法律体系。
根据转基因标识法规定,在澳洲和新西兰销售的转基因加工食物,无论是全食或是作为成分,都遵循一般规定,需要打上转基因的标示和说明,但不需要格外醒目标识,在成分表上注明“转基因”字眼即可。也就是食物本身或者其中所用的佐料以及食物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如果材料来源是转基因生物,而且经过修饰的新的DNA片段或由此产生的蛋白质最终包含在食物中的话,都需要加上“转基因”的文字标识。
在基因技术管理实践中,基因技术管理办公室(OGTR)代表联邦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联邦基因技术法。该机构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审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时,会充分考虑各州(领地)的相关法律规定。除此之外,分别由澳大利亚农药及兽药管理局负责审核转基因作物中具有杀虫能力的基因,并登记为农业化学产品;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负责进口转基因作物的审批;澳新食品标准局负责转基因食品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进口、销售及标识等。
澳大利亚是寰球上只此一个公开所有转基因作物详细信息的国家。其规定任何单位开展任何转基因相关工作,都必须登记。而自2002年12月起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成分或最终食物中含有转基因的添加剂或加工助剂须加贴标签。澳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出于对此类食品的安全性的质疑,而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明白标识的制度保证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举个例子,某种转基因食物中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譬如说某种维生素的含量提高了,或者与常规食品比较烹制的方法有所改变,那么在标签上就需要标识清楚。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可以不用标识的,如最终的食物中比如一些深加工的植物油或糖,本身不含新的DNA和蛋白,就不用标识。不过,如果该种食物有些特性发生改变了,如精炼的油中含有另外的脂肪酸,这样就必须标识清楚。
这个明白标识的规定至少有两点好处:对于不想吃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可以避开它们;对于想尝鲜的食客,可以准确地选择它们。
但是也有一些无须标识的情况,比如一些含有基因改造成分但是已经经过高度精炼过的食品,如食用油、人造黄油、糖、淀粉、巧克力、焙烤食品,许多加工食品都属于这一类。在面包店制作的食物、餐厅制作的食物和外卖食物不需要标识,主要是难以监控和管理。还有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动物,因为间接摄入,不属于直接成分,难以定量,法律也允许不打标识。另外,如果食物中转基因食材的含量加起来不超过1%,食品制造公司也可对此不作标识和说明。最终的食物成品含有新的DNA或者蛋白质的含量不超过0.1%的也可不作标识。
凡是有机食品,都不允许使用转基因材料。食物包装会印有"不含转基因"的声明。有机农场会遵循严格的管理系统,在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都不会使用转基因成分或原料。所以在澳洲市面上销售的有机食物,平均价格比普通食物贵很多。
基因技术已经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似乎基因技术的利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健康和选择的自由。
有一条很明确,澳洲禁售新鲜转基因食品,比如蔬菜和水果。但是一部分植物的转基因试验培植正在澳洲进行,包括有菠萝、木瓜、小麦、大麦和甘蔗。这些转基因试验,主要是增加农作物的抗虫害、增加抗除草剂耐性以及在颜色、产油量、糖分含量、开花和果实发育等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和产出。这些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则还需要通过澳洲的基因技术规划局的调查和审核。此外对香蕉、水稻和玉米的更为深入的基因技术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3. 严格而谨慎地发展
目前在澳洲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油菜籽和棉花。超过90%的棉花作物和大约10%的油菜籽作物是转基因的。
澳大利亚政府从1996年开始小规模引种转基因抗虫棉。由于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效果好,大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因此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2010年为止,澳大利亚种植的棉花98.5%为转基因棉,同时,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了85%。
另一种就是菜籽油,也有称芥花籽油(canola)。继转基因棉花成功推广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3年批准了转基因油菜的商业化生产。由于担心转基因油菜会提高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导致除草剂用量增加从而对野生物种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各州(领地)对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油菜持谨慎态度。除昆士兰和北领地之外,其他各州都对种植转基因油菜实施了长短不一的暂缓期。暂缓期内,每年由专门的评估小组就转基因油菜对人类及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经过连续4年的评估确认转基因油菜对人类及环境安全无害,市场才能接受。
有一部分属转基因油菜籽,其基因的改造在除草剂耐性方面。2003年转基因油菜籽作物被批准在澳洲商业化种植生产。 但是各州领地允许种植的时间不同。新州和维州是在2008年才允许,目前西澳也已允许。菜籽油常在人造黄油、乳制品混合物以及在一些零食或者罐装食品中使用。而油菜籽粕和棉籽粕也都被用来喂食动物。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特别是涂抹酱料或者薯片一类的零食的原料之一便是菜籽油。售卖的食用油菜籽油中,有的会特别在原料上注明,原料非转基因;有的则没有注明。
除了商业种植的棉花和油菜籽外,澳洲目前还对部分植物进行转基因试验培植,包括木瓜、小麦、大麦和甘蔗。另外还对香蕉、大米和玉米进行更深入的基因技术研究。这些转基因试验,主要是增加农作物的抗虫害、对除草剂的忍耐性,改变其颜色、油脂或糖分含量,开花和结果的改良等。
这些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需要通过澳洲的基因技术规划局的调查和审核。
澳新食品标准局允许食品制造商从国外进口一系列的转基因食品原料进行生产和加工,它们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其中包括转基因大豆、玉米、大米、马铃薯和甜菜品种。在澳洲销售的转基因大豆主要从美国进口,在许多加工食品上使用,比如面包、糕点、巧克力、薯片、人造黄油和蛋黄酱。而大豆卵磷脂(添加剂322 )也常在涂抹酱、蛋糕、饼干和糖果中的乳化剂等使用。豆渣和大豆粉则被用来作为牲口或者家畜的饲料。转基因玉米的产品有玉米油、玉米粉或者玉米糖浆,常用在零食、油炸食品或者糖果饼干中。 转基因马铃薯则多用于制作薯片,但是新鲜的转基因马铃薯不允许在澳洲销售。在一些进口的加工食品中,转基因的甜菜会常作为糖来使用。在澳洲,目前大型猪肉生产商和部分鸡肉生产商尽量避免使用转基因的饲料,但是进口的产品比如火腿或者烟肉则不排除有转基因成分。
澳洲不仅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养殖中同样也运用这种技术。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 )表示,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基因技术来提高动物的生育效率。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合作研究中心联同高校进行合作研究,通过牲畜种群的天然的遗传变异,选择性地繁殖动物,生产更多和更为优质的的肉类、牛奶和纤维。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合作研究中心联同高校进行转基因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研究声称,通过基因改造过的植物,能够对动物有积极作用(例如植物纤维增加,对动物吸收有帮助),通过食用这些植物作为饲料,牛羊能够有更优质的肉,牛产奶更多。
得益于全球转基因作物产量增加,转基因饲料也因为供应增加而价格比普通饲料略低。而且使用转基因饲料不需要像有机农场那样严格记录和标识,也减少管理成本。迫于供求关系和成本压力,不少国家纷纷采用转基因饲料,澳洲在使用转基因饲料上也存在上升趋势。在澳洲,目前大型猪肉生产商和部分鸡肉生产商尽量避免使用转基因饲料,但是进口猪肉则不排除有转基因成分(进口猪肉用于制作腌制肉,例如火腿或培根)。
转基因能够使到一个国家的某种农作物从进口国成为出口国。例如印度在短短7年内,由于大量生产转基因棉花,已经从棉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而澳洲也渐渐由油菜籽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
4. 允许争议
转基因食品对人来说是否安全,这在澳洲科学家、医生和许多民众中一直有争论。不管是禁售还是允许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成分)范围,在澳洲都引起非常大的争议,从未间断。一如其他国家一样,同样有挺"转基因"派和反"转基因" 派,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环境、成本、营养和致敏性等方面。这两大阵营中都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团体、科学家、各领域的专家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证据支持自己论点。
挺"转"派的主要观点是:
(1)转基因食品已经问世10多年,大量的数据和试验都证明对人体无害。且转基因食物拥有多项优势。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食物中某种营养成分或者剔除某种成分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2)转基因植物带来经济优势,相对于传统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更能抗虫害,从而减少农药、除草剂和人力的投入,使农场管理有更高效率。经过基因改造生命力更为顽强的植物能够承受特别天气,产量和营养价值都将更高,保质期更长。
(3)转基因食品对环境来说更好。利用基因工程作物的抗虫害或疾病发作(抗虫或红外),农民和基层生产者不必运用大量的农药和化学品,这减少了周围环境的农药残留水平。
(4)转基因食物是解决全球人口膨胀的最终出路。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食物中某种营养成分,或移除某种成分,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例如转基因金大米因加入了水仙花的维生素A的基因,能够令大米色泽雪白,而且富含维生素A,能够解决某些缺乏维生素A的地区需要。又例如对坚果中容易引起过敏的蛋白基因进行移除,可以造福对果仁过敏的人群。
(5)转基因食物的生产相对便宜,因为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管理更加方便。从全球范围来看,从1996年至2008年,转基因农作物产生519亿美元的经济收入,减少8.4%的农药施放。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能够减少对土地的耕作和翻土,可以增加土壤固碳量。在2008年,有人作过估算,发现一年被土壤“捕捉”住的二氧化碳,相当于抵消了700万辆小车的二氧化碳排放。
反"转基因"派的主要观点是:
(1)转基因植物的虫害在减少的同时,也打破了环境生态平衡,导致非转基因植物虫害的增加。违反自然规律的基因改造的深远后果将如何是他们关注的话题。他们担心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旧的过敏原移除了,但新的过敏原有可能在不经意中产生。
(2)社会和伦理问题。利用从动物、植物基因食品可能造成的道德、哲学或宗教问题。动物福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比如更有效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可能让牛遭受到健康、生长或新陈代谢的问题。
(3)动物食用有问题或有潜在问题的转基因植物,人们如果再食用这种肉类,人体是否会有负面影响。
(4)目前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试验没有达到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证实安全的研究的数据由转基因作物公司提供,没有独立的研究去说服大众给予信任。他们认为这些企业的受益远远超过消费者的受益。
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同样坚定。那么,政府的态度呢?
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界对转基因农业技术的态度并不统一。其中持支持态度的一方,比较突出的措施包括2005年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曾委托“农业及食品政策咨询小组”就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农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调研报告中指出:澳大利亚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在农业及食品业中应用带来的益处,州政府应立即取消对有些转基因作物实行的暂缓期,并与联邦政府、工业界及研究人员一起,制定统一协调的、可索源的、包容的协议,清除利用转基因农作物及食品的障碍。
经过广泛咨询后,2006年一份基因技术立法评估报告提交给了澳议会。报告认为,有关州禁止转基因农作物生产,违反了基因技术联邦协调委员会的决定,破坏了全国协调一致的政策体系;而且国外转基因农业的发展证明,转基因作物未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禁止在澳大利亚种植转基因作物弊大于利。2007年,澳大利亚粮食工业协会发布报告认为应尽快允许种植转基因油菜。该报告得到了29个行业组织的支持。
与之相对,2008年发表的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评估报告却指出:全球应建立可持续农业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和措施,帮助当地农民优化利用土地和水资源,而转基因农作物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消灭饥饿和贫困人口方面,作用不大。
另有澳大利亚“基因伦理”协会主任在2011年4月发表文章认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自1996年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寰球饥饿人口的数量仍然不断上升。2008年全球生产的粮食已足够满足120亿人口的需求,是商人逐利、地缘政治的影响和浪费等因素才导致寰球饥饿人口数量的增加。这是不赞成澳大利亚对转基因农业发展日趋接纳的声音中,较有代表性的。
挺"转基因"和反"转基因"双方的阵营都不乏社会各界的名人或者专家。但对于更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众多学术术语或者研究数据并不了解。他们所想要的是透明度和知情权,由此而能够自由地作出选择。
一些立场中立的人士,他们主张谨慎对待和发展转基因食物,希望看到更多独立的研究,做出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的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