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澳洲以来,经常见到澳洲发生自然灾害的报道。最近,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部分地区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有90% 以上的人口处于干旱状态,导致农作物歉收、水资源严重短缺,干草库存不断减少,饲料价格急剧上升,有的农场已开始用枪打死喂不起的牛。政府已拨款大量资金援助农民抗灾。
澳洲地域辽阔,地理、气候等条件差异较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澳洲的自然灾害以气象和水文灾害为主。譬如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森林火灾、热带气旋等。每年11月到4月,昆士兰州、北领地和西澳州要发生热带风暴。由热带风暴带来的强降雨,常常致使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和昆士兰州发生洪水。每年11月到2月的夏季,丛林火灾时有发生。气候变化正在不断侵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未来的自然灾难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和特别。
看到澳洲的灾害使我想起了我的祖国,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如果把中澳两国的灾害相比的话,总体上说,澳洲的自然灾害比中国要少很多。自然灾害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中国幅员更为辽阔,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恶劣,加上生态环境恶化引发许多灾害。因此,中国是寰球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就是在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南宋时期的大诗人陆游面对自然灾害,曾写过一首《大风雨中作》,诗曰:“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诗中描绘的暴风雨灾害造成的凄惨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历史上,中国发生过多次自然灾害,风调雨顺的年份不多。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就有5079年次。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旱灾记载,是距今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伊洛竭而夏亡”。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的统计结果,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旱灾共1074次,平均约每3年4个月便有1次;水灾共1058次,平均3年5个月1次。中国还是一个蝗灾频繁发生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707年至1949年的2700多年,我国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古代的蝗灾,常造成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甚至有“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的悲惨记载。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灾荒最频繁的时期。明代,水、旱灾实际上各发生241、216次以上,其中大水、大旱各30余次。清代除个别年份外,几乎年年有水旱灾,其中大水、大旱各有60、55次以上。大蝗、大疫也多。祟祯十年至十四年(1637~1641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6省连续5年大旱,并波及江、淮,同时并发蝗灾、大疫,河水涸竭,禾苗枯死,“饿殍载道”,“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白骨如山”,一片凄惨景象。
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共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221次。其中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山西、河南、陕西、直隶等受灾各省共饿死病死人口950万至1300万,较高估计多达2000余万人; 1892-1894年晋北大旱,死亡100万人;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河南1省死亡人口约300万人;1943年广东大饥荒,死亡50万人(一说300万人)。1928-1930年20世纪中国最严重的旱灾,涉及华北、西北、西南13省,受灾人口1.2亿,饿死300万以上,人食人不绝于途。1931年长江淮河出现百年未遇洪水,16省洪灾,受灾人口1亿,淹死20万以上,死亡370万。1938年国民党在中牟以北掘开三处黄河堤防,以阻日军西进,受灾人口1250万,淹死89万。
新中国建立后,自然灾害有增无减。1954年长江淮河出现近百年未遇洪水,受淹耕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死亡3.3万。1959-1961年川滇黔三省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死亡率各为3.7%、4.8%、2.5%,比常年死亡率高1-3%,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后来的唐山大地震。1975年3号台风深入华中,使河南局部出现罕见的总降雨量 1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受灾人口820万人,死亡2.6万人。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亡24万人,伤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洪水,1.8亿人受灾,因水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0.9亿元。2008年5月12号下午14点:28分钟左右。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死亡人数8万人,伤37.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两千亿元。(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的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除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可以说,中国的自然灾害频率和危害程度是寰球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自强自立的奋斗历程和顽强精神是值得颂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