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出现失效疫苗新闻后,不少妈妈们都宁愿舍近求远到香港注射疫苗,网上更充斥着各种赴港接种疫苗的攻略。
然而,香港卫生署在3月30日就已经叫停非香港本地儿童注射疫苗预约,4月1日起,香港政府的母婴健康院将全面实施非符合资格人士(非属本地居民的儿童)接种疫苗的配额制,每月配额是120个。非符合资格人士只可在服务有余额时预约,并须缴付收回成本的费用。而由于香港本地儿童已经很大需求,部分母婴健康院可以即时停止预约服务。根据香港卫生署网站,香港共有31间母婴健康院(公营医疗所),意味着每间母婴健康院只有不到4个配额,不过各私立的医疗服务中心暂时不受该条款约束。
一名曾经由珠海到香港为孩子接种疫苗的妈妈表示,去年下半年孩子要在香港接种“六合一”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及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找了十几家私家诊所都找不到有诊所有存货,而香港的私立医院也称,会优先把疫苗留给在该医院出生的儿童,说明“疫苗荒”情况确实存在。
随着疫苗中介的增多,越来越多内地儿童有更便捷的途径到香港接种疫苗,香港私立医疗资源的应对能力也将受到挑战。
此外,澳门卫生局也表示,卫生局采购的防疫接种疫苗只免费供应给澳门居民,不会供应给非澳门居民接种。
没办法预约到香港或澳门接种疫苗的家长,就开始考虑出国旅游时给孩子打疫苗。于是,“无在留资格外国人也能定期接种疫苗的”文章截图在朋友圈疯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是一份2016年2月,由日本律师联合会JFBA发行的一份文件,随便谷歌一下可以下载到PDF文档,总共8页,标题是"针对非正规滞在外国人的行政服务”,简而言之,这份文件的服务对象是通过非正规手段长时间滞留在日本的外国人,俗称“黑在日本”的外国人。由于在日外国人不断增加,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小孩如果不打疫苗,其实对当地传染病发生和蔓延有潜在风险,考虑到疫苗的作用,日本政府决定推行这一政策。
那么,拿着旅游签证的外国人可以打疫苗吗?
日本圣路加国际医院内科临床研究院非常勤医师杨阳表示:“打疫苗属于国家计划卫生事业,各个国家有自己的政策,根据各自的国情规定疫苗种类和接种周期。所以中国有的疫苗在日本不一定会打,甚至找不到这种种类,而日本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疫苗种类,比如日本脑炎疫苗与其他国家的疫苗没有互换性。除此之外,还比如乙肝疫苗,因为乙肝在我们国内是一种流行的疾病,所以乙肝疫苗在新生儿的时候就定期规定接种。但是在日本乙肝疫苗接种起初就是选择性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疫苗接种的种类和周期是不一样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疫苗接种小册子之后,很容易发现两国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次数有一些差异。
例如,国内最近风口浪尖上的“百白破”是三种混合疫苗,需要打四次。而在日本,除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之外,还加入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即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为四种混合疫苗。
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内,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疫苗是免费疫苗,二类是属于自费任意选择疫苗。相对应地,在日本,疫苗分类定期接种疫苗和任意接种疫苗,前者是免费的,后者是自费选择。在2017年之前,乙肝疫苗并没有出现在日本定期接种疫苗的行列,属于任意选择疫苗。2017年后,乙肝疫苗才与中国一样成为免费的定期接种疫苗。
日本的疫苗大部分都是国家来购买的,都是按照政府预算来生产的,每年保证本国的小孩使用的量之后,并不会多余生产很多,产生浪费,所以直白地来说的话,针对本国外的需求有多少库存都是未知数。
除了日本以外,新西兰华人的朋友圈也出现了咨询旅游时打疫苗的信息。希望各位家长在行动之前,也多多了解一些具体信息,知道区别和差异是什么。比如,在中国就有狂犬病疫苗,但是新西兰没有狂犬病疫苗,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科学研究机构,有少量的狂犬病疫苗,但仅限于研究,完全不会投入到实际使用中的。
另外,打预防针周期是很长的,即便一定要去国外打针,也一定要看清楚所使用的药有没有互通性,因为有的药可能在别的国家没有互通性,这些都需要提前问好,要找正规的医院,做好长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