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一个周六,在忙忙碌碌了五天之后,St John救护中心总部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平静。可是在一间会议室内,却有十来个人围坐桌前,紧锣密鼓商量着什么事情。
放眼望去,他们大多是华人面孔,有男有女,年龄各异。每个人在发言时都聚精会神,目光如炬。不难看出,对于眼下正在讨论的事情,所有人都异常投入。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如此专注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揭开谜底以前,或许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St John。
说起来,St John的历史居然比新西兰建国还早,早在1099年便已在耶路撒冷地区成立,而后随着大英帝国的海外扩张又逐渐散播到寰球各地,并于1885年在新西兰建立。作为一家医疗慈善救护机构,St John的前身是中世纪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向来以救苦扶难为己任。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如今St John已成为一个跨越种族、阶级和信仰的慈善救援组织。
Andrew Zhu博士是St John新西兰历史上首要位亚裔董事。尽管身居要职,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位年轻80后。他曾经在奥克兰大学任过教,为英文和中文媒体机构进行过新西兰政治大选民意调查。在教育、政治、商业等领域历练多年,颇有建树。几经兜转,因着一颗热衷公益的心选择进入到St John董事会。据他介绍,目前寰球上只有两个国家的医疗救护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机构提供。一个是马耳他,而另一个就是新西兰。
在新西兰,我们经常能看到黄绿相间的救护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它们永远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随时准备疾驰在熙熙攘攘的车流里。因为在危急时刻,争抢的每一分一秒,都有可能是转瞬即逝的宝贵生命。而这些救护车,正来自St John。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很多人已经不自觉把St John等同于急救服务时,却不知道St John对社会的慈善关怀远不止于此。这群主动放弃周末的华人大概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刻,他们正在思考如何让有社交障碍的人群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社交障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会有社交障碍?
事实上,社交障碍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与背景无关。上到年过花甲的独居老人,下到正值青葱的花季少年,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愿出户,或不能出户,从而陷入自我封闭。
很多人把新西兰视为地球上收关一片人间净土。只是鲜有人知净土之上生活的众人却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般快乐。一份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西兰已经居高不下的自杀率还在持续上升。其中,青少年自杀率在发达国家中位列较高。
而在华人社会,随着年轻一代的新移民逐渐增多,很多上了年纪的父母也跟随子女移居海外。当老人斩断过往的社交关系,移植到一片异质文化的土壤。面对语言、文化、交通等各种陌生,内心又唯恐成为牵绊子女的负担,没人知道他们内心到底有过怎样的挣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这,就是St John关怀电访(Caring Caller)华人团队的成立原因。
在St John,关怀电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1994年起就开始为新西兰社会提供电话友谊服务。直到去年底,St John找到有17年志愿服务经验的Kenneth Sham,希望他能牵头组织一个华人电访团队。Kenneth立马意识到这将是一桩造福华人社会的好事,于是义不容辞揽下重任,开始招募团队骨干。
尽管是一件不拿酬劳的工作,Kenneth的号召却在华人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者云集。很快,10名团队leader就选拔出来了。而眼下,他们正在商议的就是如何扩充关怀电访的志愿者队伍。
在leader团队中,阿珍算是老移民。上个世纪末,她从广东来到新西兰,没想到这一住就是20年,硬是把异乡过成了故乡。20年间,阿珍接触过无数华人,她清楚知道在新西兰平静祥和的社会环境下,依然有众多人在经历各种文化震撼。当最初的新鲜好奇退却以后,只剩下对自我认知的怀疑。通过关怀电访,阿珍希望可以帮助华人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拥有充实关爱的生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这一点上,刚来奥克兰不久的Ivy可以说感受颇深。移民之前,Ivy在深圳的一家金融机构从事管理工作。为了给女儿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两年前她辞职来到奥克兰,做起了全职妈妈。很多国内的亲友都关心她是否适应海外环境,但Ivy发现,青壮年由于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学习能力快,还是能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反倒是那些随子女过来的老年人,语言不通就像给生活套上一把无形的枷锁,处处制肘他们的行动。任你昔日何等辉煌,到了新西兰,只能是浑身有劲使不出的无奈。
在所有leader中,有一位老者特别显眼。她面容清瘦,却精神矍铄。交谈中得知,她就是新西兰荣誉市民及英女皇服务勋章获得者林爽老师。会议中,林爽积极献言献策,尤为活跃。大概谁也想不到,二十多天前,她才刚刚遭遇丈夫离世的悲痛。林老师的丈夫卧病已久,十年间都是她在病榻前相守相依。而这一段经历也让她意识到家人围聚身边尚已如此不易,那些常年独居生活的老人怕是更需要关爱。正是这样一种信念,让林老师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
据 Andrew Zhu博士介绍,St John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慈善机构,一直都在给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关爱。只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这些关爱大多只局限于洋人群体。他选择加入St John董事会,也是希望能为华人社会打开一扇窗口,让当地华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并积极地去回馈社会。
目前,St John的华人电访团队在短短数周内已招募到65名义工。所有义工都需要经过St John人力资源的初审,面试,警方审核,及背景调查。只有通过了这层层关卡,才能成为St John关怀电访团队的一员。
Andrew Zhu 博士强调:“不管是电访员还是关怀对象,St John都必须保证双方的确实信息安全,所以设置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制定一系列电访规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好消息是,义工团队的招募仍在继续中。如果你想通过一种别样的方式更多了解新西兰当地社会,只需访问以下链接就有机会加入。
志愿者招募传送门:https://www.stjohn.org.nz/About-St-John/Join-St-John/Volunteer/
此外,St John还接受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正因为有大家支持,慈善的基业才能长青。捐赠无关大小,点滴汇聚爱心。
善款捐赠传送门:https://www.stjohn.org.nz/Support-us/donate/june-appeal-2018
慈善伙伴联系人:Hazel Munro, [email protected]
收关,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果您身边有朋友需要一个倾诉交谈的对象,欢迎拨打St John的Caring Caller免费关怀热线021-5908721(中文)或0800-780780(英文),一大波关怀义工已经准备就绪哦!
你的一通电话,或许就能改变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