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南亚小国,却有全球瞩目的教育资源
在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并不算发达的国家,它的国土面积仅有33万平方公里,比云南省的面积还要小上一点;2017年的GDP总量是3000亿美元,和重庆市的GDP不相上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在2017年吸引了超过17万来自全球各国的留学生,而中国在近5年时间里前往该国留学的人数更是直接翻了三倍。
为何一个不发达的小国却能拥有全球瞩目的教育资源,甚至能搞定越来越多“万事以子女教育为先”的中国父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一起讨论各国学区房因为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这个国家有一个传承多年的规矩:凡是要参与竞选该国总理的候选人,都必须有担任教育部长的经历。换句话说,想当国家总理,先到教育部上班,搞懂国家教育再说。
这个国家就是马来西亚。
回顾马来西亚历任总理,除了马来西亚“独立之父”东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因领导大马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虽无出任教育部长的经历,仍然被推举为首要任总理之外。
至今为止的6任国家总理均出任过教育部长一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马来西亚有多种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其中国教伊斯兰教被认为是国家的政治价值所在,是聚拢民心、巩固政治的重要方式。
但即便如此,马来西亚最多的却不是宗教建筑,而是学校。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每走过一个街角,就能看到一所学校。
从这一点上说,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已经高过了政治,将其称之为全球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也不为过。
曾被英国殖民,却学来了发达国家的教育
马来西亚的教育资源丰富到什么程度?
先给大家看一张表格,对马来西亚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上面我们能够看出,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完善,且类型繁多。
从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从国立学校到私立学校,从马来语学校到、华语、英语院校,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不仅完善而且覆盖人群广泛。这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在教育上的开放包容心态,而这种多元化的教育其实传承自英国。
16世纪开始,马来西亚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时,完全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二战时期,不少领土又被日本占领,战后又被英国殖民统治,直到国家独立。
马来西亚在被英国长期统治中,学到了英国的多元文化,并将它应用到了教育上。
因此,马来西亚兴建了大批高质量的国际学校,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仅首都吉隆坡就有32所,而中国首都北京只有10所,广州更是只有4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一起讨论各国学区房同时,马来西亚还高度重视国际语言英语,将英语作为所有小学的必学语言。
有一位中国妈妈把孩子送到马来西亚小学后,惊喜地发现在国内不敢张口说英语的孩子,居然开始中英文混说了。虽然发音不标准但孩子却乐在其中。
于是,这位妈妈立马跟老师反应,结果老师只是跟她反复强调“不要在学校之外给孩子补习英语”。
原来,与国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