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曾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因为塑料袋一般由原油制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能降解,一直留存在自然生态系统、海洋和丛林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极大。禁止使用购物塑料袋,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部分国家都实行了禁塑。但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的澳大利亚还没有实行全国范围的禁塑。
澳大利亚一年用掉的塑料购物袋超过40多亿个,其中的60%被用作垃圾袋,还有大约36%直接被当作垃圾丢弃,只有2.7%的塑料购物袋被送回零售商那里用于回收再利用,而绝大多数塑料袋最终被填埋于地下。在澳大利亚,被填埋掉的塑料袋总重量达到3万吨。
澳大利亚人对塑料袋有害环境早有认识。早在本世纪初,澳大利亚就开始讨论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问题。最早开始自发推行禁止塑料袋使用的是一个名叫考尔斯湾的小镇。2003年4月,在民间环保组织“有所作为”的支持下,该镇开展了“杜绝使用塑料袋”的活动。到2012年,这个小镇已经减少使用塑料袋达200万个之多。这个活动积极地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禁塑”活动。联邦政府曾经与零售商达成了一个逐步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目标,即首先实现减少使用25%的塑料袋、到2007年底达到减少50%的目标。但企业保证减少使用50%塑料购物袋的承诺并没有兑现。2007年联邦工党政府曾誓言禁止塑料袋,但是由于预算需耗费5.78亿澳元,而且遭到很多地方政府的反对而踌躇不前。换句话说,单单是澳洲两家较大连锁超市,一年居然就已经为澳洲垃圾“贡献”了几十亿的垃圾量!澳洲各大超市、市场禁止免费塑料袋,以后还要限制塑料用品的使用,也有经济上的考虑。
不过对于民众来说,真正促使他们去“禁塑”的,还是因为看到了那些被污染的海滩,以及被塑料垃圾所累的生物们。在澳洲,这样垃圾遍地的海滩已经越来越多见。许多澳洲人周末到海滩游玩,都忍不住问:我们的海滩,为什么如今变成了这副模样?更让人心痛的是,许多海滩上的塑料垃圾,随着潮水进入海里,威胁到了10亿海洋生物的安全。
2008年1月,澳大利亚环境部长皮特·盖瑞特表示,在年内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该国在2008年底前逐步禁用塑料购物袋的问题,争取从2009年开始正式推出禁塑政策。事实表明,这一设想化为泡影。2015年3月,继任的联邦环境部长亨特(Greg Hunt)又透露联邦政府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塑料袋。他表示“联邦立法(禁止塑料袋)有点难度,但是可以利用联邦政府的角色来确保废除这些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的使用。”据说,澳大利亚政府曾打算成立一个工作组来制定彻底取缔塑料购物袋的法令,或强化零售商对购物袋收费的机制。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还遥遥无期。目前,一次性塑料袋在澳州各地仍在广泛使用,什么时候能实现全面禁塑,谁也说不清楚。
既然不指望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禁塑,一些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开始行动。南澳大利亚州2009年5月在全国首推“禁塑”活动,打响了首要枪。根据禁塑令,商店被要求向顾客提供可重復使用的购物袋或者淀粉材料制成的对环境无污染的购物袋或纸袋。如发现向顾客提供塑料袋的店员会被罚款315澳元,被发现违法的商家会被处以高达五千澳元的罚款。
接着,首都堪培拉于2011年7月1日开始逐步推行,至11月1日起全面实行禁塑。人们去超市购物需额外缴纳1毛钱购买购物袋,更多人开始习惯于自备购物袋。北领地于2011年5月1日开始推行,2011年9月1日全面实行禁塑。塔斯马尼亚州议会于2013年11月全票通过“禁塑”议题,不久后便开始实行。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自2018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澳大利亚州和维多利亚州将全面禁止大型零售商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虽然新州政府还没有下令限塑,但如果该州的Coles和Woolworths主动提出“限塑”,那么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澳洲开始进入全面限塑的时代。有人预计,不远的将来,不仅是塑料袋,可能吸管、咖啡杯、塑料气球,等等这些一次性的塑料物品,都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甚至连华人常见的餐馆外卖盒也在下一步整治之内!
有分析人士认为,澳洲最近加快禁塑,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理由:其一,中国宣布不接受“洋垃圾”后,澳洲回收垃圾的压力增加;其二,澳洲民众出于对环保的责任感。这个看法虽然不尽全面和客观,但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澳洲禁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地方政府的禁塑行动促进了有关企业的行动。澳大利亚一部分coles和woolworths的门店已经决定,在今年7月1日全面“限塑”之前,率先在自己门店内部停止发放免费塑料袋。这些门店不仅仅是维州门店,新州、昆州、西澳等其他三个州,总共16个区域的门店将开始“全面限塑”。
其实,这两大超市逐步取消免费一次性塑料袋的措施已在内部争论了几十年。在澳洲,德国廉价超市阿尔迪(Aldi)从2001年在澳大利亚开设首要家商店以来,从未向购物者提供免费塑料袋,并表示其支持完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澳洲联邦政府和部分州政府在禁塑方面裹足不前,引起了许多民众和环保组织的担忧,想想每年几十亿个塑料袋垃圾污染环境,且要很多年之后才会降解,让许多人不寒而栗。对此澳大利亚有识之士和环保组织强烈呼吁澳大利亚立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者对一次性塑料袋征收使用税。
现在看来,在禁止使用购物塑料袋方面,澳洲的表现不仅落后于中国、德国等国家,也落后于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索马里等第三寰球国家。澳洲目前只有南澳、塔州、北领地和首都等四个地方政府禁止使用购物塑料袋,虽然其他几个州也在逐步跟进,但全国性的禁止使用塑料袋的局面一直未能形成。
澳大利亚实行全国禁塑为什么这么难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政府高层人士禁塑意识不强。
虽然此前,联邦政府多次讨论过禁塑问题,但一直未达成共识。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也对禁塑认识不足。
新南威尔士州州长贝姬莲就公开表示,不需要在新州颁行限塑令。她说,他们(指Coles、Woolworths和Harris Farm Markets)在新州制造了约80%的塑料袋,从本质上来说,它们自己会禁止使用塑料袋,我身为州长不需要在全州范围内立法禁塑,我不需要为已经发生的事情立法。她还认为,塑料袋对环境来说是个问题,但塑料袋在垃圾总量里占了不到3%的比例。她表示,新州继续与其他司法辖区合作,探讨从全国层面减少塑料袋影响的办法。
这样的言论令环保人士感到失望。他们认为,澳洲大型超市最近的承诺是一个积极的迹象,意味着新州颁行禁塑令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即便Coles、Woolworths和Harris Farm Markets采取了行动,但有数据显示,每年至少都还会有1,000万个塑料袋继续污染新州的环境,” Boomerang Alliance负责人安吉尔(Jeff Angel)说道,“事实在于,零售商的行为是自愿的,不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关键的商业部门呼吁营造公平的氛围,小区希望有彻底的禁令。如果新州未能颁行彻底的禁令,将成为一个国际笑话。”
清洁澳洲(Clean Up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约翰逊(Terrie-Ann Johnson)称,澳洲在禁止塑料袋方面落后于第三寰球国家,“我们应该感到羞愧,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我们在澳洲好像被宠坏了,是我们创造了这个一切都是一次性使用的社会。”
原因之二,人们在禁塑问题上争议颇大。
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决定其政府做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征求民意。
首先,作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实行决策要征求各州政府的意见。在禁塑问题上,各州政府的意见分歧很大。联邦政府无法说服各州政府在禁塑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其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决策要征求民众意见。
在澳大利亚民间,持反对禁塑立场的大有人在。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如果取消塑料袋,就将大量使用纸袋。相比而言,一次性塑料袋比纸袋更环保,因为后者更重、生产运输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在垃圾掩埋场中占据更多空间。如果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布袋,则不安全也“不爱国”,因为可能滋生细菌,而且不少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生产,有损本国制造业工人的利益。另外,对塑料袋强制性征收任何额外费用,最终受损的是穷人。他们还宣称,理论上,塑料袋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主张禁塑的人们认为这些论点完全站不住脚。纸袋虽然消耗木材,却远比塑料袋容易降解,后者完全自然降解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至于“理论上可回收利用”,至少现有的便利回收系统仍无法处理塑料薄膜,商店的塑料袋回收项目也运行得不太成功。即使按照塑料袋制造行业的乐观估计,最多仅有15%的塑料袋被回收利用。
据悉,反对禁塑的人士不少来自杂货店主和塑料支持者团体。
不过,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反对禁塑的人数在不断下降。2014年反对禁令的人数比2012年下降了7%。25%的人表示他们不经常重复使用购物袋。
原因之三,塑料袋的实用性和方便性暂时难以替代。
塑料袋价廉、质轻、容量大、便于收纳、易于携带,上街买菜、超市购物、药店买药等都能够用到,众多优点令消费者“爱不释手”。因此,完全禁塑非常难。禁塑的国家有成功改善环境的,也有搞了半天情况反而变坏的,塑料袋越限越多。令出难行,没有合适替代品是一个重要原因。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方便,市场有需求,一时又没有很好很便捷的替代品,导致了塑料袋使用屡禁不止。
因此,要做好禁塑,首先,从源头断水,用经济杠杆管住生产厂家,自然超市里就少了塑料袋。禁止一种产品使用从供给侧调整比从需求侧着手更加直接有效。其次, 真正限塑或禁塑,要加大研发力度,生产出方便实用、价廉质优的又不影响环境的替代品。澳大利亚应当大力鼓励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并给予有关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加速替代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