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新西兰再次走在了寰球的“最前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响应联合国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号召,总理Jacinda Ardern今早宣布,新的海上油气许可禁令即日起生效!除了现在已经拿到勘探许可的公司外,将不再有人可以在新西兰海域内获得油气资源...
总理说:这一决定是新西兰逐步向零碳排放经济体转化的重要一步,并再次强调了上任时立下的宏伟目标,2035年前新西兰电力将完全转向可再生能源!
17年后
全新西兰上下的电力运行
都依靠可再生能源
听着...有点像科幻片
车子不开了?飞机不飞了?
家里的电灯也都靠自然的力量发电了?
寰球上真的会有
纯靠可再生能源就能过活的国家吗?
全寰球首要个
很高由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国家
真的存在
而且还是新西兰的属地...
(what?新西兰还有属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小伙伴们知道萨摩亚岛有多小吧
对比看看就知道上边的托克劳有多小...
在太平洋中部,有个寰球上国土面积数一数二小的国家,名叫Tokelau(托克劳)。这里是一片由新西兰托管的无政府自治领土,岛上生活的1500多名居民持有的都是新西兰护照。
托克劳说是个“国家”,其实是由三个珊瑚环礁岛:法考福环礁(Fakaofo)、阿塔富环礁(Atafu)、努库诺努环礁(Nukunonu)组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谓环礁岛,意思就是外围是岩石,中心是海水。因此托克劳群岛上,真正可以使用的陆地面积总共也就12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领土的海拔都不超过几米。
只此到达这里的途径,就是乘坐每两周从萨摩亚起航的长型小船(距离托克劳最近的岛就是580公里外的美属萨摩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别看人家小国寡民,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是位居寰球首要,岛上的日常需求完全可以依靠可再生能源满足。
作为寰球人民学习的榜样
赶紧来看一看人家是如何做到
可持续、可再生的绿色生活
食物 -- 靠捕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中的场景,是托克劳群岛上的居民在等待分鱼。
按照“inati”的传统,由法莱村的长辈进行分发。“inati”是一个独特的波利尼西亚社会捕鱼和分配体系,只在托克劳运行,该系统确保所有家庭永远有鱼哒。
村里的所有男人都必须参加这项捕鱼活动,捕获到的鱼将被平分,所有家庭成员都会被计算在内,分享的数量取决于每个家庭的人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至于捕鱼的方式吗,渔网!
据说,新西兰政府曾主动援助他们船只,还有燃料也免费供应,但却被岛上居民搁置在旁成为废物。看来,援助也是要费点心思哒...
当地人更愿意拿着小鱼网,然后在珊瑚礁边坐等鱼儿上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或者直接跳入海里,生擒!8岁的Hetu高举着一条渔民捕获的鲨鱼...
交通--靠电动高尔夫球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照片里是22岁的姑娘Lagi,驾驶着一辆电动高尔夫球车。当地居民除了“腿”这项重要的交通工具外,都是开着电动车辆在岛屿周围行动的。
能源--太阳能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54岁的托克劳全国能源主管John Bosco站在岛上的太阳能发电站控制室内,这里提供着托克劳全部三个环礁的供能任务。
这个太阳能发电站,是由新西兰全资修建完成,提供着岛上90%的能源供给,而其余的电力则来自当地生产的椰子油。因此,托克劳群岛是全寰球当之无愧的首要个,很高由可再生能源供能的国家。
通讯--卫星天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Nukunonu环礁上的卫星天线,为居民提供着高速互联网连接。这里也是寰球上首要个使用很高可再生能源的互联网提供商。
现在说一个非常有趣的知识点:
别看小岛国土面积最小、GDP全球较低,但这里却拥有着全寰球最最最知名而且免费的域名.tk!
据2017年底的新近统计数据,目前全球域名注册排名前10的有名域名,除了.com稳居首要外(1.23亿个网站使用了.com域名),中国国家域名.cn有2140万注册量;德国则有1600万个.de域名,而咱托克劳的域名.tk,则已经被全寰球超过3130万个网站使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托克劳使用了一种目前在互联网上极为流行的“免费增值”商业模式,以.tk注册的网站只享有免费的使用权。若想完全拥有这个域名仍需要支付一笔费用。这些费用占了托克劳年收入的六分之一。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走在寰球最前沿的
可持续、可再生能源国家
也无法抗拒大自然的力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过去十年里,热带风暴曾多次侵袭这块微型陆地。随着海洋水位的上升,托克劳人正眼睁睁看着他们脚下这片狭窄的土地消失在海洋中。
面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压倒性力量,托克劳人正在通过他们掌握的极其有限的资源,努力拯救自己的家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讲真
无论小伙伴们是否相信全球变暖
也不管新西兰总理提出2035年
很高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能否实现...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永远没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无法去海上勘探石油天然气
也造不出太阳能发电站
但还是可以减少垃圾排放
避免人为的环境污染
就先让身边的小环境美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