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日子在央视每年的3·15晚会上达到了高潮。
///
昨晚,央视315晚会准时播出,今年又有哪些“名气大”中了枪,又有哪些民生提示值得我们关注?
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被召回
央视报道称,福州、西安、上海等地消费者花费62万元购买的大众途锐,因设计问题导致进气口进水,导致无法启动,而大众4S店居然互相推诿责任,不予处理,消费者购买的大众途锐车在4S店停放长达半年无法使用,更无法解决。
一罐“添加剂料汁”兑出8000瓶饮料
“稳定剂、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 甜蜜素…”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产品类型上跟风模仿,外观设计、包装色调等让人难以分辨……而它们,主要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珠宝店里的抽奖猫腻
买珠宝,还能抽奖获得上千元的礼品?在各地的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乃至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上演。然而消费者却不知,背后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在成都市春熙路的一家珠宝工艺礼品店,记者选购了一件纪念品,并获赠4张奖券。没想到*刮出一等奖,销售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可以免费拿走一到三件珠宝。然而,当记者挑选了一件标价5830元的金和田玉挂件后,销售人员却突然改口,要记者承担18%的鉴定费。
别让孩子穿洞洞鞋乘电梯
洞洞鞋材质柔软,易变形,小朋友活泼好动,如果乘坐扶梯时脚下动来动去,一不留神就容易卷进去,发生事故。最容易夹脚的地方是在电梯的侧面,也就是梯级和裙板的缝隙,被卷入的风险很大。
///
中国总被称为“山寨大国”,假货新闻接二连三地被曝光,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名牌箱包,应有尽有,花样无数。
让中国人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2008年。那是让无数母亲心碎的一年。
当年,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几年之后,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七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于是,在另一个半球,一个不起眼的小国——新西兰,成为了奶粉代购行业的天堂。近几年,甚至出现了奶粉被中国代购抢光,本地的新西兰人都买不到奶粉的情况。
新西兰人满脑子疑问:难道中国不生产奶粉吗?不是不生产,也不是不支持国货,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的产品太不争气,让人不放心……
说到这里,你还记得2013年那次闹得沸沸扬扬的“新西兰奶粉召回事件”吗?
某天清晨,恒天然自曝“家丑”,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消息爆出后,有关部门全面召回两款在新西兰市场出售的婴儿配方奶粉。而此次召回仅仅是“预防性”的,该公司在新西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事情发生后,新西兰政府承认乳品加工监管不足,恒天然不断道歉,并承诺会确保生产安全。事后,有关部门证明,“问题奶粉”所含的肉毒杆菌不具有生成肉毒杆菌毒素的能力,此次召回事件被证实为虚惊一场。但是,它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大肆渲染成了一件天大的事故。
可是,别忘了,当年促使中国政府召回三鹿奶粉,和新西兰时任总理海伦·克拉克,以及新西兰政府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恒天然公司在当年得知三鹿婴儿配方奶粉出了问题,公司决定公开召回所有产品。但是,恒天然公司的召回建议被三鹿公司否决。三鹿公司董事会一共有7名董事,恒天然公司在其中占有3名。作为小股东,恒天然公司无力改变三鹿董事会的决议。收关,海伦·克拉克出面,才让这一事件昭告天下。可见,新西兰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视度有多高!
此外,新西兰对于进口假货的行为,也是无法容忍。很多被新西兰海关截获的假货在进入流通之前就被销毁。前几年,新西兰还曾暗访报道了从中国流入新西兰的假冒电锯的事件。
看到这里,大家自然明白,新西兰是确实讲究诚信和良知的国家。个人关系之间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诚实。在很多城镇的路边,放着一袋一袋的新鲜果蔬,旁边一块破木条上注明多少纽币一袋,无人值守,全凭顾客自觉把钱放到一个类似储蓄罐的盒子里。因为人们相信:没人会不付钱就拿走这些物品,也不会有人使用假币。
新西兰没有3·15,每个公司、每个制造商,都凭着诚信和良知办事。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不乏有不法分子利用新西兰的名气去造假的情况。所以,请消费者还要擦亮眼睛。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坚决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