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中国或停止购买美国国债
是一条令“五毛党”悲伤的假消息
------
近日,美国知名新闻机构“彭博社”发表文章,称根据知情人士爆料,中国部分高官对美国国债进行评估之后,建议暂停购买美国国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彭博社 网页截图
这个消息一出来,引起来不小的市场震动。也引起了一些“五毛党”的欢呼。
一直以来,“五毛党”们对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这件事,耿耿于怀。他们的论调是,中国人辛辛苦苦赚的钱,却拿去借给美国人,中国的老太太在举杠铃,美国的老太太却在海边晒太阳。
于是,经常有人拿美国人欠中国人钱说事。2011年,盛名男主持人质问美国驻华大使:“你坐经济舱,是否在提醒美国欠中国很多钱”?还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我们持有的国债总额除以美国人口数,得出每个美国人欠中国人6.7万美元。
但国家的行为从不会为这些民间论调所改变,十几年来,我们的美国国债越买越多,令一部分人扼腕叹息。
现在连美国自己的媒体都传出中国要暂停购买美国国债的消息了,这当然令这部分人感到振奋。大呼:“支持,有希望了”。
可惜这种振奋美国多久,就被我们外管局的同志浇了一盆冷水。
1月11日,外管局新闻发言人就此事作出回应,称彭博社的报道为 “假消息”,并表示我国投资美债是市场行为,而中国是负责任的投资者。
“市场行为”,就是合理逐利的行为,不会因为民间的某些言论而停止。“负责任的投资者”,就是我们不会突然做出令国际市场动荡的行为。
简单说,就是中国买美国国债这件事,咱还得继续。
2
“中国上了美国国债的床,下不来”?
------
其实,中国买美国国债,不是自己想不想的事情,而是不得不买。
2013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买美国国债的文章,标题很抓人眼球,叫做《中国上了美国国债的床,下不来》。
文章说:中国持有近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会引发美国国债价格下跌,进而导致大量中国财富消失。庞大的外汇储备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这也构成一种财务负担,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虽然文章中有失偏颇的地方,但不得不承认购买美国国债必要性的事实。
除了美国国债风险低,美元是最强势的流通货币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有严格的外汇管控政策。
要买美国国债,当然不能拿着人民币去买,必须先有大量的美元储备。所有外汇投资进入到中国,必须先汇入央行,再由央行按照汇率换成人民币,转给被投资人。
打个比方,中国做了那么久的寰球工厂,每年有大量的产品要出口海外,一家衬衫厂向美国出口了十万美元的产品,美国那边要先向中国的央行汇入十万美元,再由央行换成人民币后转给那家衬衫厂。
几十年来,凭借着这一收一转,央行累积了大量美元,这么多钱,放在国库里贬值吗?当然要拿到外面去投资啊。投资肯定要讲回报率和风险的,除了美国国债,还有哪个金融产品能够风险和回报率兼顾呢?就算有,那么大一笔钱,又是哪个产品能消化得了的?
正因如此,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不仅中国在卖,全寰球很多国家都在买,中国只占到大约百分之十几的份额。真正的大头是美国自己的公司在购买,所以即使像“彭博社”所说的那样,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国债了,也不会对美国国债市场造成多大的影响。
3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
是剩下的两万亿美元
------
目前,除了购买美国国债的1万多亿美元,中国央行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这些钱,本质上都是央行通过一换一转的形式,向老百姓“借”来的。
前面我们已经举过例子,外汇直接进来都要经过央行,换成人民币后才到老百姓的手上。央行是中国大陆只此具有发钞权的银行,它可以用自己印的钱,把老百姓的美元“借到手”。如果央行放水,多印了人民币,就等于向老百姓征了“通货膨胀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以,央行的外汇储备,其实就是老百姓的钱。我们更应该关心的,不是拿去购买美国国债的三分之一,而是剩下的两万亿美元,总归用到了哪里?
近年来,对于这笔巨额外汇储备,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个看法被很多人赞同,那就是“藏汇于民”。
“藏汇于民”,并不是直接把外汇发给大家,那样就乱套了。而是放宽外汇管制,允许老百姓自由购买外汇、去炒国外的股票,而且中国企业要出去收购,换取外汇的时候也一定要大力支持。
企业可以在海外买技术、买设备,让中国制造早日转型为中国智造,有什么不好呢?老百姓拿自己的钱到央行买外汇,出去赚外国人的钱,有什么不好呢?
过去,我们穷,外汇储备很少,中国投资者还不成熟,出去容易吃亏,所以要严格管控起来,这是好意,也是时代的需要。可现在,我们已经有全球较大的外汇储备了,中国人早就走向寰球,吃过见过了,我们还在担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