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秘娘惹系列一、二中带大家走进了真实的娘惹人家和新加坡侨生博物馆,还给大家秀了一把缤纷艳丽的娘惹装,在系列之三中我再带大家去逛逛新加坡较大的土生华人聚居区——如切,去看看最原汁原味的土生华人民居、店屋和老街区。这篇文章也曾被新加坡的知名中文媒体《南洋视界》发表。
————————————————
如切是位于新加坡东部靠近东海岸的一个独具风貌的地区,2011年成为首先国家遗产保护区。如切的路名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本地富商周如切,他在年轻时只身来到南洋打拼,经营种植园并在加东一带买下大片土地建造房屋,卖给当时富裕的土生华人和其他移民后裔,用现代的语言来讲他就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也由此如切成了新加坡当时数一数二的富人区。
提到土生华人,在这里要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土生华人指的是远至十五世纪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的华人与当地马来人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的后代,生下的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正如他们的身份一样,土生华人的文化与生活习俗也是交融多样又别具一格的,他们所独有的娘惹文化也是一种不同于华族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独特文化。他们的服饰很独特,女人穿着唯美惊艳的娘惹装和做工考究的珠绣拖鞋,他们的生活用品也是独具一种奢华和婉约的美,比如那柔媚艳丽的粉彩瓷器和各样精致讲究的日用品。他们的饮食菜肴叫娘惹餐,他们的菜肴中有猪肉,这也是与穆斯林马来人的不同。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多来自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槟城,且多为富贵人家,我们二零一零年曾在马六甲参观过一户由传统娘惹民居改造的民俗博物馆,那种精致富裕闲适讲究的生活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只可惜那个博物馆不能拍照,那富丽堂皇的场景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娘惹装上身为可峇雅,下身是一片布围起的纱笼,华丽妩媚的娘惹装较大限度的凸显出了女人的婀娜性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现在土生华人散居于新加坡全岛各地,但如切区最完整真实地保留了昔日土生华人的文化印记。曾和老公在2010年2月来过如切路,那时老公的摄影水平还是门外汉,也还没置下那些专业的相机镜头,所以没拍下什么精品。上个星期四的下午再次和老公重游如切,我们下车的巴士站靠近坤成街,一下巴士我就再一次被那些华丽丽的色彩斑斓的土生华人老宅迷倒。坤成街两旁各一排的门前带庭院的土生华人民居可算是如切区民居中的精华,在这些民居的外立面墙面上都装饰着象征福,禄,寿,喜的中国对联,风味独特的古早花瓷砖,彩绘的门柱,精细的窗雕和墙面上繁复华丽精巧柔媚的花朵与动物的浮雕装饰,我感觉这种风格类似于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并风靡欧洲宫廷装饰的洛可可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重走如切,看到街边一些老屋的外墙都重新整修粉刷了,看上去很新,色彩很明艳。流连在如切的窄街小巷,扑面而来的就是那温馨,淳朴,怀旧,恍若时光倒流的迷离之感。那满街低矮的店铺,璀璨优雅的色彩,繁复细腻,雕梁画栋的做工,无声地诉说着那个繁华富庶,优雅别致的土生华人的花样年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坤成街北面有一排色彩缤纷的带前庭院的土生华人民居,在这排房子中色彩最酷的绿屋前留影,屋里的主人安哥(大叔)看到我在他家门前拍照,还热情地跟我招手致意,在我拍照时还怕他自己被拍进镜头里,自觉地躲在了门背后,哈哈,好可爱!
坤成街北面有一排色彩缤纷的带前庭院的土生华人民居, 在这排屋子中色彩最酷的绿屋前留影,屋里的主人安柯(大叔)看到我在他家门前拍照,还热情地跟我招手致意,看我拍照时还怕他自己被拍进镜头里,自觉地躲在了门后,呵呵,好可坤2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切路上还时不常地看到几个昂毛(新加坡土话,指洋人),还看到有昂毛住在上面那排彩色的排屋里,看来人家也是喜欢这淳厚的古风啊! 如切路上还时不常的看到几个“昂毛”(新加坡土话,指洋人),还看到有昂毛住在上面那排彩色排屋里,看来也是喜欢这淳厚的古风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间老店屋色彩艳丽、气质张扬,可算是如切路上比较扎眼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刚刚在微信上学了一个拍照的姿势,叫“牵你的手去看寰球”,就活学活用了,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间店屋看上去很新,应该是翻新不久的,用色好大胆,又很和谐,赞一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切也是吃货的天堂,这里有大大小小众多的餐馆食阁,各种风味独特的娘惹餐、越南餐、马来餐、中餐、西餐一应俱全,满足吃货们的各种需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加坡的老街道旁的店屋都是这种带走廊的骑楼式设计,适合热带多雨的气候,这段走廊富丽堂皇,地面铺着老式的地砖,让我联想到莱佛士酒店的街边回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精致讲究的建筑细部,新加坡人爱干净,比如普通老百姓住的政府组屋,每个月都会有清洁工人来用高压水枪冲洗组屋公共区的墙壁,地面,走廊等处,建筑外墙也是几年一刷,所以有的建于日本占领时期的屋龄七十多年的政府组屋现在看起来还很干净簇新。(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走在如切街头,令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心情也随之悠闲浪漫起来,细细体味并放飞思绪去遥想那曾经繁华似锦的昔日南洋。 走在如切街头,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心情也随之悠闲浪漫起来,细细体味并放飞思绪去遥想那曾经繁花似锦的昔日南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间店屋则走的是经典永恒的黑白屋(黑白屋特指在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南洋出现的一种以白墙黑窗为主配以高敞的红瓦屋顶且专为英军的高官显贵居住使用的高级建筑)的设计风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