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月圆时!

来自: 0 0 2017-10-04

 转眼中秋节又到了,时光匆匆、山水迢迢。每到中秋十五如水的月色里,一片清辉播撒人间。月圆月缺,叶生叶落,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轮回。此刻,举头望明月,万里之外家乡的一切刹那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漂泊在太平洋此岸的我,伫立在窗前。世事从此减去,感悟逐渐侵来,思绪已飞越太平洋,回到万里之外彼岸的儿是的故乡。与亲人共享无边的月色,共叙心中无尽相思。

  少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小时候每逢中秋夜晚,一家人都会坐在院子里,吃着当时简朴而又美味的芝麻、花生月饼。唱着“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听着大人们讲述着月宫的故事: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尺高,树下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又马上合拢,几千年来,周而复此。这个人叫吴刚,曾经跟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夜夜做这种徒劳无功的差使,以示惩处。后来知道李白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佳句。另外也有传说月宫中住着美丽的嫦娥姐姐,她的身边的有一只可爱的玉兔,那只玉兔时刻陪伴在嫦娥的周围,陪伴着嫦娥每一个寂寞的夜晚。虽然此时回想,这些故事是多么的幼稚,但是却陪着我们度过了美妙的童年,让我们对月亮有无知无尽的遐思。

  长大后求学、工作,离家越来越远,但思乡的情绪是越来越深切。每到中秋时节,脑海中不经意地想同一个问题:母亲在做什么呢?是在稻田忙着收割金黄的稻谷?还是在喂养牲畜?或是与父亲守清冷的饭桌吃饭。口中异口同声在念叨同一句话:儿女们在外面吃了月饼吗?

  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在这个团圆的季节,古今多少欢乐、多少惆怅、多少思念融入它的泪光,化作一缕淡淡的银光洒向大地;人生多少沧桑写在它溢彩流光的眼眸里,岁月多少悲欢淹没在它消逝的清辉中。我纵然没有唐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雄浑壮濶的胸襟,也没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爽。只能在键盘输入许美静的《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他身旁,若有一日之内能重逢,让幸福洒满整个夜晚。。。。。。。耳边传来伤感而熟悉的旋律。歌声汩汩划破空气,静谧中,似乎听得格外分明,一丝柔柔的情愫抚动心中最柔弱处,顿时便撩拨得酸楚和伤感飞溅似花,踟躇碎步心飘逸,涌动思念无数,宁静中,仿佛一切都了无声息。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天空中的云块,犹如漂泊在远方的游子。此时,写满相思的泪滴像脱疆的野马奔眶而出。。。。。

  起身站在窗前,望着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明明知道这颗明月就是小时候在家乡看到的白玉盘,可我还是倔强是认为:月是故乡明!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